胡建立手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书信选集》三部手抄本欣赏

无逸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1998—2000年,本人历时三年手抄的107万字、分8册装订的《毛泽东选集》宣纸手抄本,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永久收藏。该工程完成之后,紧接着又手抄了《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书信选集》。其中,诗词集分两册装订,书信集分三册装订,共五册。这样,加上八册《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共计十三册手抄本、153万字。</p><p class="ql-block"> 鉴于许多朋友只知道我毛笔手抄《毛泽东选集》,却不知道我曾用钢笔抄过将近一卷;只知道我手抄《毛泽东选集》,却没见过《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只知道《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却没有见过《毛泽东诗词集》手抄本和《毛泽东书信选集》手抄本;只知道我手抄《毛泽东诗词集》,却不知道我在小楷手书主席诗词的同时,又临摹主席诗词手迹;只知道有这几部手抄本,却没有见过我抄写用过的毛笔、钢笔、墨水瓶、压书条、衬纸、影格、“成文”专用夹、“日记”专用夹等情况,时过二十三载,特意对以上三部毛泽东主席系列手抄本,予以仔细梳理,并精心拍照,撰写图解文字,配上相关照片,前后贯穿起来,制成一个系统美篇,整体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胡建立</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7日</p> <p class="ql-block">  一、八册《毛泽东选集》手抄本</p> <p class="ql-block">上图:《毛泽东选集》四卷本原著</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共中央1991年6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四卷本原著,收录毛泽东著作159篇,共107万字。本人正是依据这一版本,历经三个冬夏,手书毛泽东主席雄文四卷,2000年,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永久收藏。由于天天取出这部《毛泽东选集》伏案抄写,全套书的封面已严重磨损。</p> <p class="ql-block">上图:《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钢笔手抄本原本)</p><p class="ql-block"> 这是本人从1997年4月5日开始,用钢笔抄写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大半卷原本。1998年4月26日,即第一卷抄剩下69页的时候,改换毛笔,重新从第一卷第一篇抄写。</p><p class="ql-block"> 一年多的钢笔抄写,像一块基石,奠定了我后来毛笔抄写的基础,虽然用这两种不同的书写工具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书写效果。在这一实践中,我初步学会了在工作、家务、社交等事务堆中合理地摆布和调节时间;知道了利用一切空隙进行抄写是完全可能的。只不过是改用毛笔抄写以后,抄写难度和工作量增大,付出也随之增大罢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全套八册小楷宣纸《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复印本)</p><p class="ql-block"> 这是本人于1998年4月26日至2000年11月29日,历经三个冬夏,以小楷、宣纸手抄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每卷分上、下两册装订,全套共八册,正文部分2412页。</p><p class="ql-block"> 这部手抄本的宣纸原本,2000年已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这套复印本我已珍藏了23年。复印本仍按原本字号大小复印,竖排,简体,加注标点,题解和注释字体,压到手写最小号。朋友们到韶山主席纪念馆可以见到原本,在这里只有看复印本了。</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选集》全四卷抄写次数测算</p><p class="ql-block"> 这项抄写工程是硬凭时间磨出来的,时间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有的抄写,全靠早晨跑步回到家、下班回家饭前饭后和星期天、节假日这些间隙进行。一日之中,基本上要伏案抄写三、四次,大约能抄一页半至两页。每次抄写,连手抄本每页排版的四百零五个字也常常抄不完,对应到原著上也就是半页或半页多一点。《毛泽东选集》全四卷原著正文达 1517 页,即由 3034 个半页组成。按每次抄写半页计算,显然要抄上 3000 多次。</p> <p class="ql-block">  上图:1998年4月,本人抄写第一年照片,时年35岁。</p> <p class="ql-block"> 三伏天抄写情形</p><p class="ql-block"> 三伏天抄写,我的屁股磨出血泡,血泡烂了,皮子贴在裤子上揭不下来。每坐下抄写一次,起身时就要揭一次, 每揭一次就咬一次牙、噙两眼生泪。屁股溃烂坐不下时,就双膝跪在椅子上抄写,膝盖又被跪红跪肿。抄写的头两年盛夏,我家里连个电扇也没有。在抄写过程中,为了不让字体显出停滞迹象,总是舍不得放下毛笔擦汗。但到面部的汗水钻入眼里、酸涩难忍、不得不擦时,即便用毛巾擦一把,顶多也只能抄写两行多,等不到三行抄完,就又是汗如雨注。因此,只要眼睛还能够睁开,我就索性不擦,任汗水流淌,只把握住让它浸入事先垫好的纸内,而不滴落在抄写的正文上就是了。时常眼睁睁看着手背、手腕上浸出汗水,眼睁睁看着汗水形成汗珠,眼睁睁看着汗珠落下。</p> <p class="ql-block"> 抄写《毛泽东选集》的全部收获</p><p class="ql-block"> 抄写《毛泽东选集》的全部收获,我总结了四句话:心因文而开窍,性因字而熏陶。文因字而再现,字因文而提高。</p><p class="ql-block"> 心因文而开窍——抄着毛泽东159篇著作,使我茅塞顿开、悟出真谛的方面和领域是非常之多的。终日聆听毛泽东的教诲,不断在他的伟大思想中解去自己的许多迷惑,从他那里找到精神问题的答案,滋润着我贫瘠而又干燥的心田。头脑里原先不正确的观点,他老人家的道理已经和正在给我以矫正,头脑里原本没有的,现在渐渐地得以充实。 </p><p class="ql-block"> 性因字而熏陶——长期练习书法的氛围,着实陶冶了我的性情,给了我一种平静的心态,使我意志得以充分磨炼,耐心得以进一步养成。同时,它也教我学会了怎样以极大的耐心去赢得时间,又怎样以点点滴滴的时间服务于洋洋百万字的抄写。依此,战胜了抄写中的重重困难,超越了抄写中的种种障碍,从而统筹兼顾、不躁不怠、抄写有序、常抄常新。</p><p class="ql-block"> 文因字而再现——两年零七个月的光阴中,我驱动笔墨纸砚,驰骋于《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字里行间。毛笔秃了又换,换了又秃;墨汁从冬流到夏,又从夏流到冬。乐此不疲,伏案笔耕,用秃狼毫数十支,自铸八册手抄本。终于以小楷手写体再现了一代伟人的传世作品。</p><p class="ql-block"> 字因文而提高——这一点,从手抄本日益变化的字体中显而易见。没有这百万字的抄写,连我现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楷书写水平也是难以达到的。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书法艺术有着无穷的魅力,欲求进步和提高,除了潜心苦练,别无他途。</p> <p class="ql-block">上图:1999年3月,抄写第二年照片,时年36岁。</p> <p class="ql-block"> 三九天抄写情形</p><p class="ql-block"> 三九天抄写,尤其是早晨抄写下来吃饭时,握笔的右手冻得僵硬、发麻发困,捏不住筷子。我只好先用双手捧住饭碗喝一阵,稍微暖和、手指能伸了,再拿筷用餐。这种时候,只图饭菜热一点,全然不顾饭菜的味道了。隆冬里,我双脚冻得红肿,每天晚上总是在写字台下放个水盆,用温盐水一边淤脚,一边抄写。桌案下,盆里的水凉了,爱人就在一旁帮我把事先备好的热水一次又一次地倒入加温;桌案上,那蝇头小楷也于此同时一行又一行地向前延伸。</p> <p class="ql-block"> 抄写《毛泽东选集》得到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从抄写《毛泽东选集》这项工程中,得到以下启示:</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工程,与其说是干出来的,不如说是凭着时间磨出来的。而解决时间问题,要牢牢把握“挤、抓、抢”三个字。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动词,但其词性一个比一个强烈。“挤”,只需大拇指、食指适当用力即可,不需用大力,尚不太难;“抓”,则要调动五个手指的力量方可完成,这里面不单单是五个手指共同发力,更重要的是五个手指之间的密切配合;“抢”,其词性最为强烈,单凭几个手指的力量是不行的,而要投入全身心的力量方可奏效。我们平时说的“抢险、抢救、抢购”等等,都要眼疾手快,都要全身心投入进去。即便如此,往往还有“抢不到、抢不着、抢不来”之憾。实践证明,时间最不好“抢”,但是“抢”来的时间最宝贵,在宝贵时间里从事的工作也就最难得、最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二</p><p class="ql-block"> 人生不但要学会干事,而且还要学会记事。将自己所干之事,借助文字、图片等资料记录下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三</p><p class="ql-block"> 要想得到沉甸甸的劳动果实,就要出别人出不了的力,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流别人流不了的汗。一个人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凭自己诚实的劳动,干点对人、对己、对社会有益的事来,上不辱先,下能启后,万万不可虚度,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四</p><p class="ql-block"> 这部手抄本已经不属于我个人,它将永远地属于社会、属于人类了。只要手抄本有个完美的归宿,只要更多的人知道河南洛阳嵩县有这样一个人,干了这样一件事,只要他们能从这件事中或多或少地悟出一些道理,给他们以精神的启迪,我的心里也就坦然了、踏实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五</p><p class="ql-block"> 抄完主席的雄文四卷,仅仅是一次学习过程的结束。而单凭一次学习,无论学习什么,所得知识也都是有限的。何况面对博大精深的《毛选》四卷,虽令我开窍,但真正吸收到的就更有限了。这充分说明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接受能力低下,更充分体现出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的魅力。从书法角度来看,按说已经抄了一百多万字,小楷技艺也该进一大步了,而我虽有提高,却进步不大。这又充分说明自己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也更充分体现出书法艺术的魅力。对于四卷中的著作,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学到终老;对于书法,只有苦练、苦练、再苦练,练到发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六</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所引起的轰动,再由这些影响和轰动引发出人们心中的喜悦与自豪,表明我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不能有半点的自满和骄傲。如果被录像机的光环遮住双目,冲昏头脑,自己不知道上了多高而沾沾自喜,不求进取,甚至停滞不前,那是十分危险的,是万不可取的。居功自傲,往往是取得一定成绩后的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通病。因此,这一点我认为必须这样清醒地想出来,再用它时时勉励自己才是。正如毛泽东他老人家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人们的那句话:“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p> <p class="ql-block">上图:2000年11月,本人抄写第三年照片,时年37岁(抄写结束时存照)。</p> <p class="ql-block">上图:三册《〈毛泽东选集〉抄写日记》</p><p class="ql-block"> 为了知道上一次抄到何处,新的一次抄写又将从哪里开始,我从抄写的第一天起,就以记日记的形式,用钢笔、十六开光纸记下了当天抄写的天气、原著的页码和篇目。这便是这部《抄写日记》的由来。应当指出的是,这些日记,当初只是打算记录上述几点内容的,可是伴随着全过程的抄写,毛泽东飞动的文字,催起我飞扬的抄写激情,使我情不自禁地记入了自己许多的感想和体会。收获的这部日记长达772页,二十七万字,分三册装订。这些日记,真实地记录着我在抄写过程中大自然的寒暑交替和风雨阴晴,记录着领袖的不朽言语和我的随思随想,记录着我抄写的全部轨迹。这是领袖著作开启我心扉的即兴表述,是我全部抄写情感的吐与呼,里面升腾着一颗火热的心!</p><p class="ql-block"> 这部日记,已于2020年整理出版。</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选集〉抄写日记》配诗</p><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时过20年后,我从当年千天千篇《毛泽东选集》抄写日记中,遴选出374篇结集出版,并凭借自己的诗词写作功底,给172篇日记配了诗,将自己的万千感慨寓于诗中。</p><p class="ql-block">一、“三伏”天抄写,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征购当头煞费神,骑车往返抗高温。</p><p class="ql-block">家中考验抄书者,库里砥磨收粮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头瓶墨水“一得阁”,洇浸雄文一卷多。赤日炎炎何所惧,心中四季有清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三九”天抄写,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干冬大降温,伊水止流奔。</p><p class="ql-block">抄本直增厚,雄文似火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天抄写响寒风,上水石缸冰未融。</p><p class="ql-block">牢记主席警策语,成功尽在“坚持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日挥毫钻冷斋,身寒不肯晒阳台。</p><p class="ql-block">劳多逸少时时记,成果全从清苦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写自己平凡的小家庭、家人,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妻子经商风雨行,本人从艺力求精。</p><p class="ql-block">克勤克俭传家远,日子平凡别趣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女年差四岁多,初中小一远相隔。</p><p class="ql-block">清贫父母殷殷意,好好学习善养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抄本张张血汗盈,篇篇日记载痴情。</p><p class="ql-block">将来子女人生路,给点精神助力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深夜抄写,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夜伴孤灯走笔忙,砚台墨味弥书房。</p><p class="ql-block">窗外微风摇兰动,二者难分谁最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夜抄完《矛盾论》,抬头看表近零时。阳台伸展疲乏臂,眨眼星星笑我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筹备小弟婚事,唯一一次把抄写工具带回老家抄写,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土墙青瓦沐冬阳,庭院清新腊梅黄。</p><p class="ql-block">故里挥毫熬静夜,入笺水墨散奇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写退下来的毛笔,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洗清余墨后,舒适入盒中。</p><p class="ql-block">“退役”皆标码,常思赫赫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狼毫制作本精良,终日勤书自损伤。</p><p class="ql-block">“退役”荣归专柜里,秃锋最可鉴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右手无名指指甲被笔管压陷,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四卷行间催笔行,星移斗转暑寒更。</p><p class="ql-block">无名指甲半边陷,负重殷殷不作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屁股磨烂,有诗为记:</p><p class="ql-block">屁股磨烂酷暑天,起身揭裤咬牙关。</p><p class="ql-block">“劳吾筋骨苦心志”,大任担当效前贤。</p> <p class="ql-block">上图:1998年12月7日,嵩县县委副书记高维勋(左二)带领宣传部副部长申建光(左一)及县电视台记者,特意到胡建立家看望、采访抄写情况。</p> <p class="ql-block">上图:1998年12月7日,高维勋书记看望胡建立抄写时,专门带来了宣纸、毛笔和墨汁。图为高书记把宣纸递到胡建立手中。</p> <p class="ql-block">  上图:嵩县县委宣传部、粮食局欢送赴韶捐书仪式</p><p class="ql-block"> 2000年12月24日,在嵩县县委宣传部、粮食局党委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宣传部副部长王平安(左)、粮食局党委书记屈敏生敬搬手抄本,送我上车赴韶捐书。</p> <p class="ql-block">上图: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仪式</p><p class="ql-block"> 2000年12月26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为我举行了隆重的手抄本收藏仪式,张战武馆长为我颁发了《收藏证》。</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恰逢毛泽东主席诞辰107周年,捐赠的全套八册小楷、宣纸《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正好107万字。</p><p class="ql-block">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于1964年建馆。这套《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在该馆馆史上,是唯一的一部。</p> <p class="ql-block">上图:当年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上图:胡建立同纪念馆书记刘斌珍、馆长张战武、副馆长萧国梁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图:胡建立一行同该馆领导班子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图:胡建立同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沈立冬(现任该馆副馆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图:毛泽东侄女毛小青观看手抄本</p><p class="ql-block"> 2012年12月,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在洛阳观看《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对我此举予以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上图:毛泽东孙子毛新宇观看《〈毛泽东选集〉手抄本》</p><p class="ql-block"> 2013年4月,毛泽东孙子毛新宇在嵩县天池山观看《〈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并代表主席家人向我致以由衷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上图: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贺信》</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纪念日,也是本人捐献《毛泽东选集》手抄本20周年的日子。按照“捐献每十年召开一次座谈会”的总体思路,这一天,我特邀洛阳、嵩县等地文艺界的主要领导、老师、同仁,组织召开了手抄本捐献20周年座谈会。</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0年12月26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给本次座谈会发来的《贺信》。《贺信》中说:胡老师手抄并捐献《〈毛泽东选集〉手抄本》,是对毛主席深厚感情的真实体现,是用心血写成的。我们要保管、利用好馆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好毛泽东思想,真正用党的光辉照亮人们的心路历程,用伟人的思想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上图:抄写用的墨水瓶</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抄写用的墨水瓶。其实是个小塑料药瓶,为防止瓶子倒歪,特意在瓶底安上一块泡沫,上写“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启用”,永远记下了这项抄写工程的开工时间。这个瓶口右侧明显被毛笔磨低,瓶盖上的竖纹也被手指几乎磨平了。</p><p class="ql-block"> 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墨水瓶,有两大好处:一是塑料材质,不咋磨毛笔,可以延长毛笔的使用寿命;二是写完盖紧,墨汁不蒸发。实践证明,比各类砚台方便、实用。</p> <p class="ql-block">  上图:用秃的毛笔</p><p class="ql-block"> 这是手抄107万字《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用秃的58支小楷毛笔。 </p><p class="ql-block"> 我在抄写日记中对每支毛笔的使用天数都有详细记载,并将退下来的毛笔清洗干净、标上序号,存入这个专用盒子里。</p><p class="ql-block"> 此外,这个盛放毛笔的盒子旁边,是三年间写《抄写日记》用过的8支钢笔及黑芯笔。</p> <p class="ql-block">  上图:抄写时用的压书条</p><p class="ql-block"> 这是抄写时用的压书条。其实是一块白色大理石,用布包裹着。</p><p class="ql-block"> 这个用布包着的大理石条,一头写着:“为不磨书、冬季手摸不凉,布包于1999(年)3月”。另一头写着:“1984年在庄科小学曾用,1998(年)4月抄毛选继用”(庄科小学,即我老家的小学,曾在该校教书5年。)。这个压书条上面包的布,已经磨烂。</p> <p class="ql-block">上图:抄写用的衬纸</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粘合两三层的牛皮纸,是当年抄写的衬纸。一张张宣纸、小楷《毛泽东选集》内文,就是放在它上面书写的。天长日久,这张厚实的牛皮纸也布满了磨损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上图:“成文”专用夹</p><p class="ql-block"> 手抄本的每页宣纸,放在牛皮纸衬纸上写好以后,就转存到这个“成文”专用夹中,并用大书夹子夹住。待每本原著抄到一半的时候(即手抄本达到一册的时候),把这个专用夹里的“成文”全部取出来,以待校对、装订。这个腾出来的“成文”专用夹,接着又将夹存后面新抄出来的“成文”了......</p> <p class="ql-block"> 上图:“日记”专用夹</p><p class="ql-block"> 每次抄写下来所写的日记,暂存这个专用夹里,用书夹子夹好。写出的日记厚了,就从中取下来;腾出的专用夹,再重新夹存新的日记。同“成文”专用夹一样,上面已明显有磨损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上图:抄写影格</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抄写《毛泽东选集》用过的双面影格。全套八册、2500多页的《毛泽东选集》手抄本,就是一页页铺在它上面写出来的。每面竖排,15行,每行27字,计405字。</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天把裁好的宣纸铺在它上面抄写,格子内明显留下了墨痕。</p> <p class="ql-block">上图:《毛泽东选集》抄写随笔手稿</p><p class="ql-block"> 这是本人手抄《毛泽东选集》接近尾声时,构思、起草的《毛泽东选集》抄写随笔原稿。经过三个冬夏的抄写,尽管手抄107万字《毛泽东选集》工程接近了尾声,也跟踪记录了27万字的抄写日记,但是,如何比较系统地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又如何使感兴趣的读者从中领悟到点东西、受到些启迪,我可谓深思熟虑,绞尽脑汁,字斟句酌,最终写出了《毛泽东选集》抄写随笔。这篇文章共3900字,对抄写初衷、抄写艰辛、重要情节、抄写收获、所得启示以及捐赠意向、日后学习态度等,都作了系统总结和清楚交代。满满一盒子资料,就是当年写这篇文章的原始手稿、打印校对清样及相关内容。</p><p class="ql-block"> 这篇抄写随笔,先是在“扫花文学网”上发表,随后编入该网站出版的嵩县100位本土作家文集。2020年,被录入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抄写日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全套两册《毛泽东诗词集》手抄本</p> <p class="ql-block">  上图:《毛泽东诗词集》原著</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收录毛泽东诗词67首,15万字。</p><p class="ql-block">这部诗词集原著,由于封面覆膜,基本没有磨损。</p> <p class="ql-block">上图:全套两册《毛泽东诗词集》手抄本</p><p class="ql-block"> 这是本人继手书《毛泽东选集》之后,于2000年12月12日至2001年5月18日,手书的两册《毛泽东诗词集》手抄本。</p><p class="ql-block"> 在这部手抄本中,除了小楷手书主席67首诗词的正文、注释以外,还特意临摹出绝大部分主席诗词手迹,附在相对应的诗词后面。从而,也成了这部主席诗词手抄本的一大看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全套三册《毛泽东书信选集》手抄本</p> <p class="ql-block">上图:《毛泽东书信选集》原著</p><p class="ql-block"> 这是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毛泽东书信选集》,共收录毛泽东书信372封,31万字。</p><p class="ql-block"> 这部书信集原著的封面,已布满磨损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上图:全套三册《毛泽东书信选集》手抄本</p><p class="ql-block"> 这是本人于2000年12月12日至2003年7月19日,手书的全套三册《毛泽东书信选集》手抄本。 </p><p class="ql-block"> 这部主席书信手抄本与主席诗词手抄本,是本人完成手书《毛泽东选集》之后,作为毛泽东著作系列,紧接着同时启动的两个手抄工程。当时,一边手书主席书信内容,一边手书主席诗词、临摹主席诗词手迹。两部手抄本交替书写,互为调整,相得益彰。至此,终于完成了毛泽东主席著作集、诗词集、书信集三个领域共153万字、分13册手抄本装订的手抄工程。</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胡建立艺术简介 </p><p class="ql-block"> 胡建立,河南洛阳嵩县人,河南省书协会员、教育部“九级书法证书”获得者、洛阳市作协及洛阳诗词协会、河南诗词学会会员。 </p><p class="ql-block"> 曾历时三年,小楷手书107万字《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创作、出版200首《全国“双百”人物诗咏》,被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收藏。手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小楷册页,被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收藏。创作240米优秀歌曲歌词长卷,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p><p class="ql-block"> 此外,为不少中小学校书法教师、学生及书法爱好者义务讲授书法,将红色文化、艺术人生融入课堂,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传统文化,启迪更多心灵。 </p><p class="ql-block"> 手机号码:13673904006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