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GT 从小学跨入初中,正逢“打到资产阶级当权派”的十年动乱。学校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很少认真上课。他闲得无聊在家翻看父亲书柜里的旧书,在一本封面泛黄的散文选中看到了篇幅很小的散文“匆匆”。他读了,然后坐在那里,很久很久。他不知道朱自清是谁,只是感受到一个读书人对时光不可追回的无奈、惆怅和对自身的怜惜。多年后的今天,提到这篇散文,他仍旧立刻就能回忆起文章的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日子为何会一去不复返呢?如果可以的话,GT多想回到大学刚毕业时,回到那段洋溢着青春和热情的欢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他携带着简单的行李,从苏州经镇江回Y 城。出了站,叫上一辆三轮,他坐在狭窄的木椅上,双手扶着贴在身边的行李箱,一路晃晃荡荡回到家。Y 在信中说要来接站,他坚持说不用,也没告诉她回家的具体时间。那时没有动车,车船到站常常误点,犯不着让她等候多时。他这次带回了毕业证书和大学生毕业分配派遣单,也就是说回来就不再走了。其实他挺想留在苏州工作,他忒喜欢那座古城。他与Y商量过如能留在苏州,他先去上班,慢慢帮她找合适的工作。可人家教育主管部门有规定,近年师范大学中从苏北来的学生,必须无条件分配回家乡,以振兴苏北教育事业。人家考虑问题是大格局,他们这批苏北学子当然得服从,也就不需考虑Y的工作问题了。大四的寒假,他已经以朋友身份去Y 家去过,彼此都没直接说是见家长,其实都心知肚明。Y 的父母很客气,GT 也挺喜欢他们。他去Y 家其实有些紧张,但丑女婿总得见泰山面,为了掩饰,他故意与平日一样衣着,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走进院子。Y 家住在单元楼的最里面,他感受到身后一束束热辣辣的目光,这使他有点手足无措。要不是与Y说定这天下午登门拜访,他真想回头一走了之。他硬着头皮走进最里面一家,用夸张的声调通报自己。Y 正心不在焉地和两个闺蜜闲聊,他一眼看穿这是她请的两大恋爱顾问。他显出一副懵懵懂懂的样纸,随着Y 的介绍胡乱点着头。幸好两个闺蜜很快走了。未来的岳父母礼节性客套了几句,也都离开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掏出手帕擦掉额头上的汗珠,对Y 咧开嘴笑。Y 后来告诉GT,见面后她也大大松了一口气,她一直害怕老爸老妈和GT 互相不喜欢。这天晚上,老爸与Y 说了两个问题,一是这小伙子在外地读大学,毕业后不回来工作怎办;二是小伙子留着一撮小胡子,有点显老。第二天约会时,Y 委婉地将两点最高指示传达给GT 。GT 哈哈一笑,第一个问题不算问题,到外地工作的机会约等于零,”就是真的到外地,那就委屈你打起背包跟我走呗。第二个问题更不是问题,当年许多爱国之士,不赶走敌寇绝不剃须,如今小鬼子早就被赶走了,明天我就买剃须刀去。多年后,GT 再想起这两个问题,细思极恐,岳父是智者,他提示女儿的是恋爱中的两大问题,异地恋和年龄差。幸好老婆的领悟力不是太高,否则她纠结一下,还不知他俩是不是大团圆结局呢。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正在谈恋爱,请您记住我这句话,防火防盗防岳父!</p><p class="ql-block"> Y 的两个闺蜜怎么评价他,吐槽多还是点赞多,GT 并不知道。他只是知道这两大闺蜜对Y 有影响力。闺蜜小W 是本市一高校的教师,父亲是一名职务不高却有点实权的官员。GT 早听Y 谈起过她,说她正在谈恋爱。男友长得帅,个头高,模样很man 。她对GT 的看法如何呢?不及她男朋友帅?听说她性格比较温和,也许会说不错不错。另一闺蜜小B 生性直率,老爸是一公司领导,她自己在一效益不错的单位做文秘。估计他对GT 的看法不会太好,她与Y说过,她找对象不会找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那些人,酸。GT读的就是师范中文专业,毕业分配十之八九是做教师。B的这些话有在和尚面前骂秃子的嫌疑。她也许会笑着说,勉强及格,接着加上一句,要不再看看?两位闺蜜究竟怎么参谋的,GT 并不知晓,他没有太在意她们的想法,他相信自己在Y 心中的分量。当年的T哥,自信着呢!除了两个闺蜜,Y 在幼儿园有两个同事兼朋友,其中数D 关系最铁。D 与Y 同龄,生活经历相似,两人都特喜欢唱歌,也都唱得不错。D在情感上属于先知先觉一类,两年前就有了男友,已计划着结婚。她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帮Y 把把关。与她见面,GT有了一点进考场的感觉,当然,他也没有去打探自己的得分。一段时间后,在一次约会时,Y 对GT 说,今天你在路上遇见D了?GT说是啊怎么啦?Y说你把她笑坏了,她说你在路对面眯起眼睛好半天,才认出她来。GT本就是个脸盲,读大一时又把眼睛给读近视了,且除了听课看黑板,他坚持不戴眼镜,这使他在路上对不少熟人视而不见,这次又让D 碰上了。幸好,Y 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她知道GT 不是故意不搭理她的朋友。同类事件,连她本人也碰上过。</p><p class="ql-block"> 回到 GT 毕业回家那天下午,他刚坐下来喝杯茶,Y 到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了。看得出她很开心,是啊,男朋友再也不离开这座城市,换个说法,是再也不离开她了。她挨着GT 坐下,接着又帮他整理行李。GT家人已习惯他们的亲密状态了。在见家长这件事上,Y 轻松多了。丑媳妇也罢,俊媳妇也好,她在还不是媳妇时,已经与未来公婆多次见面了。连GT 几个要好的朋友,她也都熟悉了。这不,GT回家没几天,她就与他一起,蹬着自行车,去10多公里外的小镇看L了。GT与Y是 发小,两人情同手足。L 父母见GT带女朋友来家,非常热情,L妈为他们做了好吃的葱油饼,L爸亲自钓回几条野生鲫鱼。GT他们吃得可开心了。门前菜园里有各种时蔬瓜果,尤其是院子里有一棵硕大的梨树,黄澄澄的圆梨紧挨着挂满枝头,摘下一个,就着衣袖蹭蹭,咯嘣一口咬下去,脆嫩甜爽,满嘴生津。Y 尽管生活在不算大的城市,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城里孩子。她从没见过挂满梨的果树,甚至第一次知道西瓜是贴着地面长大的,这让熟悉瓜果菜蔬的GT 很是惊讶。他耐心地为她解答相关“小儿科”的问题。晚饭后,他们仨在油灯下天南地海北地神聊。有时也会披着月光,沿着田埂散步。他们走在散发着稻穗清香的小路上,体验着后来被称为“农家乐”的悠闲生活,为日后留下了一段令人怀念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Y也已经与GT的另一朋友S熟悉了。S是GT曾经的邻居,为人低调谦和,在一所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在一国企做技术员。刚知道GT与Y走到一起时,他有点懵,觉得这两人的年龄差距有点大。后来想想也就五六岁,还算可以,这才表示祝福。他的工作单位与Y的幼儿园相距不远,有时,GT去接女友下班,他也顺道在幼儿园停一下,与他们一起蹬车回家。后来发现自己的灯泡身份,才慢慢结束了三人行。有一天,Y不经意地对GT说,S前天下班后顺道到她幼儿园看过她。GT听了微微皱了邹眉,说他一个人去看你了?Y看出GT的心思,立马将事情经过和盘托出。S的访问确实有目的。他一见钟情上了Y的一个同事。性格内向的他,既不敢直接表白,又不肯告诉GT这件事。纠结了好几天,才鼓足勇气独自去幼儿园找Y,寻求她的帮助。他坐在幼儿园院子里一张小方凳上,面对着Y,低着头红着脸,双手搅在一起,半晌说不出话。Y不明就里,追问发生了什么事。他慢慢抬起头,吞吞吐吐说了两个“我”字,又低下了头。这可把Y吓坏了,根据S的神态,她以为这哥们避开男友单独来看她,是有了其他想法。一看快到下班时间,她赶紧岔开话题,整理教室准备离开。S情急之下终于憋出一句完整的话,告诉Y他喜欢上了她的一个同事。Y这才松了一口气。GT听到这里,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他想想好笑,再想想好气,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喜欢一个异性,至于这样怂吗?他与Y商量好,既然S不与他说,他还是着无知状,但Y可以帮着试探一下那妹子,看她有没有心思与S交往。过了几天,Y告诉GT,那妹子已有男朋友,也不打算改弦易辙,S根本没戏。她还告诉GT,幼儿园同事们以为她有了新的追求者,个别喜欢看热闹的已经露出看一场好戏的神情。GT听了哭笑不得,自此与S的来往渐渐少了,慢慢竟断了音讯。多年后,偶遇一共同的朋友谈起S,才得知他已因病英年早逝。GT怔了半天,回家告知Y,两人不胜唏嘘,发出两声叹息。</p><p class="ql-block"> GT被分配到市教师进修学院函授科。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提前两天就去报到,很快在学校的集体的宿舍安顿好自己。宿舍是一间平房,还住着另一位同事,属于他的是半间。这同事是外地人。GT后来发现,他很少在宿舍住,常住地是正热恋着的女朋友的家。Y帮着GT整理好了床铺等,从这天起,他们约会有了新的场所。Y有时上班比较迟,便在去幼儿园前来GT宿舍,顺路会带些大饼油条或包子,与GT共进早餐。GT起得早的话,也会去教工餐厅买些稀饭馍头之类。下班后,Y有时也会先来他这看看。他们有时一起读书,有时一起聊天,有时GT读书,Y织毛衣,有时Y织毛衣,GT看她织毛衣。饿了就到食堂打点饭,有时玩得比较迟,GT便送Y回家,学校离家不近,有时太晚了,GT干脆在Y家贮藏室的行军床上对付一夜。不知不觉,一个学期过去了。GT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个寒假,学校发了些奖金,他买了些礼物给未来的岳父母,又买了些年货回家。反正他和Y都不会忙年,两人开始了悠闲的假日生活。他们常去市区唯一的一座公园游览, 这公园有一管理得不错的盆景园,园子里有大气端庄的迎客松,有细腻冷峻的大铁树,有雍容华贵的牡丹王,也有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他俩挺喜欢。公园里有一动物园,里面有一只垂头丧气的小猴,独自居住在一小房间里,见到游人要么耷拉着脑袋,要么尖叫着上蹿下跳,张牙舞爪。公园里还有一烈士陵园,园中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有毛体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后是几排水泥铸就的烈士墓。GT他们呆得最多的地方,是公园右侧的小土坡上。土坡旁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串场河,在这片曾经以煮海晒盐为主业的土地上,流淌着这条串起一个个盐场的河流。他们喜欢黄昏临近时坐在河边,看蓝天白云,看云卷云舒,看西下的夕阳,看河中缓缓驶过的小船,看船上静默不语的白帆,直到对岸的农家小屋升起袅袅炊烟。年三十前两天,按惯例GT在家参与做肉圆。说是做肉圆,其实就是帮着搅搅肉糜。家里人多,过年得做一脸盆的肉圆,搅肉糜是力气活,男子汉理应当仁不让。这年过年,Y第一次在GT家吃年夜饭,家中更是热闹。送Y回家后,GT独自漫步在人烟稀少的小城主干道上,听着稀稀拉拉的鞭炮声,看着一座座闪烁着温馨灯火的小屋,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该娶过Y,与她一起组建一个属于他俩的小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