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贵照片 记录精彩人生(第二十五集)

福全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著名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握手</p><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宴请荣毅仁在内的部分党外人士,这也是荣毅仁作为工商界代表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宴会期间,荣毅仁身边的潘汉年把荣毅仁介绍给毛主席,毛主席握住了荣毅仁的手,亲切地说:“荣先生,你是大资本家呀!”周总理在一旁打趣地说:“他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少壮派’。(荣毅仁当时34岁)”荣毅仁虽沉浮商界多年,或许是被毛主席热情感染或者折服于主席的魅力,荣毅仁毕恭毕敬的回复毛主席:“哪里,哪里。”毛主席看到荣毅仁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微笑着又补充一句说:“你来了,很好。”</p><p class="ql-block">1950年12月14日,荣毅仁代表申新职工捐献10架战斗机以支持在朝鲜作战的志愿军,荣毅仁感念上海解放后受到的各项照顾政策,最终实际捐献了12架战斗机和大量的战略物资。</p><p class="ql-block">1956年,荣毅仁积极响应“公私合营”制度,把自己的企业全部捐献给了国家。他的这一举动让很多持观望态度的商人主动接受“公私合营”,促进了“公私合营”工作的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称赞荣毅仁:“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 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子。”</p><p class="ql-block">荣毅仁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响应国家政策,为国家建设散尽家财,被誉为新中国“红色资本家”第一人。</p><p class="ql-block">为荣先生点赞,为祖国建设贡献的人点赞。</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56年2月,茅以升(左二)陪同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出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科技组委员。</p><p class="ql-block">3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之后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p><p class="ql-block">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他著作的《桥梁远景图》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桥,毛主席称赞他:“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个文学家。”</p><p class="ql-block">致敬为国家重大建筑贡献了技术、经验和智慧的科学家–茅以升。</p> <p class="ql-block">50年代,毛主席和宋庆龄等在北京机场迎接外宾的珍贵留影。宋庆龄是一名伟大的女性,她淡泊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20岁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献身革命。她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解放后为了国家的事务鞠躬尽瘁。</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毛主席和身边几位工作人员,一张罕见的留影,相信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日理万机,但仍然非常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思想状况,他常常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多加留神,防微杜渐。</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4年,毛主席和李先念,一张罕见的留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先念也是一个老革命,他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担任过红三十军政委,解放战争的时候又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一生战功赫赫,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他参加首次的授衔,起码也是大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三年五月三十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百忙中抽出时间在有关人员陪同下领着两个宝贝女儿到北京玉泉山游览散步。</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起:叶子龙(毛主席秘书)、李敏(长女)、毛泽东、李讷(次女)、刘思齐(毛岸英烈士爱人),李讷身后为公安部长罗瑞卿。</p> <p class="ql-block">1956年6月的一天,一群小孩正围着毛主席有说有笑的样子,甚是新奇。</p><p class="ql-block">当时毛主席刚刚畅游完湘江,领先登上了橘子洲头,身上还是泥泞,闲坐在一农户前休息,和孩子们谈笑着。其中一较小的孩子笑嘻嘻的对主席说到:你是不是毛主席?我在画中看到过你。众人才恍然大悟,眼前人原来是毛主席,也是如此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四月,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视察武汉并入住东湖宾馆。毛主席对武汉情有独钟。从一九五三年二月至一九七四年十月,毛主席先后四十八次来武汉并入住东湖宾馆,其中最长一次居住一百七十八天,累计居住时间仅次于北京。</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武汉期间,做出过一批影响后世的重大决策,如邓小平复出。第一次喊出"人民万岁"的口号。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战略决策。拍板了诸如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钢铁厂等重大项目。</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身穿他一身钟爱的灰色中山装,面带微笑、心情放松,到背双手健步地走在东湖岸边。站在身后不远的便是毛主席的卫士兼理发师周福明。</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六年九月三十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应邀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到机场迎接时的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50年毛主席和李讷、警卫员等人的珍贵合影,女儿李讷模仿爸爸手叉腰,看起来十分有趣。</p><p class="ql-block">这张富有生活气息的照片拍摄于1950年的中南海。毛主席带着自己的女儿李讷一同站在湖边看风景,旁边正在仰着头面向着毛主席讲话的女孩是毛主席的得力秘书叶子龙的女儿叶燕燕。后面穿着一身素色衣服的男性则是毛主席的警卫员。</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眼睛看向远方,双手叉腰站在湖旁。旁边的小李讷穿着白衬衫灰裤子,留着学生头,见着父亲双手叉腰,自己也跟着有样学样,手也放在腰旁,撑着腰,低头看自己的姿势是否和父亲的一致。这一幕很是富有生活气息,让我们看见了毛主席在生活中和女儿的相处状况。</p><p class="ql-block">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也是毛主席众多子女当中,跟着毛主席时间最长的一个女儿。在李讷的成长环境当中,毛主席很是注意她的成长,小时候就亲自为其启蒙,为其编写的教材内容均是从名著中节选精华,辅以自己的感悟,深入浅出地为女儿传授大道理。</p><p class="ql-block">除了读书方面,毛主席更加注重子女的思想教育。对于子女,毛主席时常把“不要矫娇”这四个字拎出来重点强调,更是让子女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搞特殊。</p> <p class="ql-block">1956年1月中旬,北京市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庆祝北京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照片拍摄地点为天安门城楼。北京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作为北京市工商业的代表,向毛主席敬献全面公私合营的特大号喜报。照片中毛主席笑容灿烂,亲切慈祥;周总理、彭真(右一)、乐松生(左一)等人也都是面带微笑,喜气洋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夫人</p> <p class="ql-block">1967年,毛主席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散步的时候,与工作人员一张珍贵的合影,当时的他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了,但看上去仍然精神矍铄,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待人处事没有架子,讲话很风趣,一举一动都带有诙谐的成分,非常平易近人,大家在他身边工作也非常快乐。</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2年9月,毛主席在中南海书房,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一张罕见的留影,这次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离别之际,毛主席从书架上拿过一套《楚辞》,赠给田中,两人握着手,留下了这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0年毛岸英和外婆一家人的珍贵合影,拍摄完这张照片后不久,不幸牺牲在朝鲜战场。</p><p class="ql-block">这张合照拍摄于1950年的湖南长沙。照片上共有五人,站位分前后两排,站在前排正中间的是向振熙,旁边的小孩叫作杨瑛。站在后排的两男一女,从左到右分别是杨崇德、杨开智和毛岸英。这是毛岸英和自己的舅舅一家合影的照片,拍完这张照片之后不久,毛岸英不幸牺牲于朝鲜战场。</p><p class="ql-block">毛岸英是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的长子,曾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战争中牺牲,牺牲时候十分年轻,仅28岁。这个噩耗对于从小疼爱他到大的向振熙来说,无疑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同时也是一次非常沉重的打击。</p><p class="ql-block">向振熙是毛岸英的外婆。1930年,毛岸英和自己的母亲杨开慧一同被湖南军阀逮捕,杨开慧被捕后和军阀进行了斗争,遗憾惨遭敌人的残忍杀害。</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毛岸英才八岁,亲眼目睹了自己母亲与敌人斗争乃至牺牲的全过程。小小年纪的他对抗争有了鲜明的印象。母亲牺牲以后,毛岸英被人保释,离开了监狱。</p><p class="ql-block">白色恐怖的那段时期,毛岸英被向振熙保护得很好,一起度过了一段困难岁月。后来,向振熙为了自己外孙的前途着想,将毛岸英带到上海,交给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982年,12岁的毛新宇和59岁的毛岸青拍了这张珍贵的照片!</p><p class="ql-block">父子俩笑得很开心!</p><p class="ql-block">毛岸青是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生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于1923年,7岁时失出母亲,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在苏联生活,还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p><p class="ql-block">1960年5月,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并在1970年生下儿子毛新宇。</p><p class="ql-block">由于身体不好,毛岸青很多时间都是在家疗养,毛新宇就经常让父亲陪着他玩。</p><p class="ql-block">在毛新宇出版的作品中,讲到了他和父亲的关系。他说人家是严父慈母,他家呢?是慈父严母。</p><p class="ql-block">毛新宇还说:我的父亲多才多艺。不但会唱很多流行的苏联歌曲,还会下国际象棋,而且棋艺高。还很吹奏很多乐器呢。</p> <p class="ql-block">1994年10月,毛岸青和夫人邵华一同游览洞庭湖时在君山柳毅井前手牵着手合影,真的是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伉俪情深,羡煞旁人。</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接见石油战线先进代表时与王进喜握手(1966年10月)</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56年,拍摄地点是北京某地。照片中,周总理正在接见汉剧《柜中缘》的演职人员。</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位还没卸妆的女子,就是陈伯华。陈伯华是汉剧旦角,有汉剧艺术大师的称号。</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陈伯华,两手相扶而笑,看起来就像个小姑娘。其实,当时她已经37岁了。她之所以显得害羞,大概是因为初次见到总理而觉得紧张的缘故。</p><p class="ql-block">另外,陈柏华演的就是个小姑娘。在汉剧《柜中缘》中,她饰演少女刘玉莲。</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周总理,笑得非常开心,连眼睛都眯了起来。他看起来那么亲切,就像一位邻家和蔼可亲的大叔。</p><p class="ql-block">后面的那些演职人员,全都笑得合不拢嘴,又忍不住鼓起掌来。看的出来,他们打心眼里喜欢周总理。</p><p class="ql-block">周总理在群众面前,总是满面春风,笑容可掬,没有一点架子。他显得那么亲切,就像春天的风,抚摸在脸上一般。</p><p class="ql-block">什么叫与民同乐?看了这张照片,你就知道了。什么叫接地气?和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就叫做接地气。什么叫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叫做群众路线。</p><p class="ql-block">周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经47年,但每当看到他的照片,心里都会升起一股暖流、一种感动、一种思念。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周总理一直活在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九七零年五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大姐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与警卫战士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夫妇都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典范,时常对身边工作人员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非常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个人成长,深得他们的尊敬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9日,周总理接在中南海接见了清华大学的师生,并听取了微型汽车研制情况汇报,周总理非常高兴地乘坐和试骑了中国第一辆自己设计的微型汽车,并鼓励大家:“你们做的很好!”</p><p class="ql-block">周总理此次亲自体验了清华大学师生设计的微型轿车,让清华大学师生受到极大的鼓舞,满怀豪情投身于祖国科研事业。</p> <p class="ql-block">这是70年代初,晚年的周总理外出考察时,一张罕见的留影,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胸前佩带着那枚“为人民服务”的像章非常显眼,当时他身患癌症,仍然争分夺秒带着病痛坚持工作,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 <p class="ql-block">1973年6月9日,陕北延安,周总理陪同外宾参观杨家岭窑洞时,一张罕见的留影,看着眼前的一切,又勾起了他对往事的许多回忆,他站在曾经住过的窑洞前,沉思良久,这是他1947年离开延安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延安,没过多久他就住进了医院。</p> <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1日周恩来最后一次视察大寨</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10月,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前往河南洛阳,在龙门石窟前,一张罕见的留影,这一张照片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因为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外出视察,不久之后他住进三〇五医院,虽然当时无法外出考察了,但是只要条件允许,他就接见外宾或找人谈话。</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8月毛主席和周总理,在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张罕见的留影,当时的毛主席身体很差,已经难以站起,周总理因为身患癌症,看起来也特别的消瘦,大会闭幕后,代表们久久不愿离去,毛主席坐在座位上,说出了“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这句话,让人感到非常难受。</p> <p class="ql-block">1973年周恩来在机场送别贵宾</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4年9月30日,周总理抱病主持建国二十五周年国庆招待会时,一张罕见的留影,当时的他刚做完手术不久,身体非常虚弱,虽然说话比较费力,但是仍然坚持做完了报告,此时此刻病魔不停地向周总理进攻,威胁着他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非常罕见的照片,拍摄于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这一天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以雄浑有力的声音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p><p class="ql-block">在后来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共有6位元帅参加了开国大典,彭德怀、林彪和叶剑英正在率部追击歼敌,徐向前因病休养,他们4人没有出席。这样,参加开国大典的元帅就只有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和聂荣臻,而聂荣臻并未出现在这张照片上,他是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当时不在城楼上面。</p><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5位元帅同框,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这张照片十分珍贵。</p><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朱德总司令,和其他4位元帅一样,戎装在身,军容严整。朱老总戴着老花镜,正在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全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总司令用他略带四川口音的声音发布命令,激起全场阵阵欢呼。</p><p class="ql-block">站在朱老总旁边的就是罗荣桓,他是四野的代表。当时罗荣桓身体并不太好,已经处于半休养状态,但照片上的罗荣桓仍显得气色不错,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缓解了他的病情。</p><p class="ql-block">罗荣桓旁边的是我们熟悉的陈毅元帅,这位以才气和综合能力著称的元帅正望向台下,脸色严肃。开国大典进行的时候,陈老总麾下的三野还在江南作战,追歼残敌。</p><p class="ql-block">陈毅的旁边站着有“川中军神”称号的刘伯承,他率领的二野是解放大西南的主力,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的主力精力就放在了军事教育上。照片上的刘伯承身材高大魁梧,一脸的自信。</p><p class="ql-block">照片最边上的是传奇元帅贺龙,开国大典之后,贺龙立即重返前线,和刘邓一起进军大西南,解放成都。</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八月,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左一)、邓小平(左二)、国务院副总理陶铸(右三)、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右一)一同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共同出席检阅全国各地来京的人民群众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九年五月,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应邀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p><p class="ql-block">这是彭德怀元帅(右二)在罗马尼亚军方人员陪同下访问该国军事学院,听取罗军方人员关于罗军发展、建设的有关情况介绍。</p> <p class="ql-block">1961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携妻子韩芝俊及四个孩子在湖南拍下了一张罕见的全家福。照片中的四个孩子分别叫苏华、苏斌、苏玲、苏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非常罕见的照片,拍摄于1980年1月1日的全国政协元旦茶话会,三位革命老人邓小平、邓颖超和宋庆龄在一起谈笑风生,摄影师不失时机地挥动快门,拍下了这个难得的瞬间。</p><p class="ql-block">照片上,邓颖超大姐站在两人中间,他穿一身黑衣服,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平同志。她和小平同志同岁,但比他大半岁。邓大姐享有崇高威望,大家都以“大姐”呼之,甚至主席有时候也管她叫大姐。</p><p class="ql-block">小平同志坐在桌旁,桌子上是水果和茶点。小平同志还像平时那样烟不离手,他正和邓大姐以及庆龄先生交谈。他是老资格的革命家,但一直视总理和邓大姐如兄嫂。</p><p class="ql-block">坐在小平同志对面的是庆龄先生,她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比小平同志和邓大姐要大11岁。但总理夫妇、小平同志和庆龄先生却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战斗情谊。1981年5月15日,宋庆龄被批准入党,可以正式称其为宋庆龄同志,半个月之后,她就永远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期间,邓小平在大会间隙,抽空接见了著名数学陈景润,而此次会面也是二人唯一的一次会面。</p><p class="ql-block">当邓小平向陈景润走来,微笑着向他伸出了手时,陈景润佝偻着背急步上前,用双手紧紧握住了邓小平的右手,他深深鞠了一躬,嘴里念叨着:“谢谢邓副主席,谢谢、谢谢……”。</p><p class="ql-block">邓小平为了支持科技人员专心搞科研,他甘愿当大家的“后勤部长”,而陈景润有幸感受到了邓小平这位“后勤部长”的直接的、细致入微的关怀。</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95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景润与妻子由昆、儿子陈由伟拍摄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由昆是一位女军医,陈景润一次生病住院的时候认识了由昆。因为陈景润比由昆大18岁,陈景润追求由昆时都被拒绝。最后,陈景润说如果你不同意我就一辈子不结婚,这才将由昆深深的打动。1996年,年仅63岁的陈景润逝世。</p><p class="ql-block">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陈景润的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可以说:“陈景润是他所处时代中最伟大的数学家。”</p> <p class="ql-block">牢记领袖重托</p><p class="ql-block">撒播科学种子</p><p class="ql-block">1952年,在政协会议上,与会代表被邀请到怀仁堂观看晚上的文艺演出。华罗庚因为起草一篇发言稿耽误了时间,来到大厅时,演出已经开始,灯光昏暗,他拄着拐杖,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正在不知所措之时,忽见远处座位上有人朝他招手,他立即朝招手的地方走去。当他在空位子上坐下之后定睛一看,不禁惊喜交集:原来冲他招手的人是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笑着向他点头问好,华罗庚顿觉泪水模糊了视线。毛泽东和他一面看戏一面交谈,并且拍着他的肩膀说:“华罗庚同志,你也是苦出身,希望你为我们培养出些好学生来!”</p><p class="ql-block">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电讯网络研究室被撤销。原研究室主任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专家闵乃大教授,另外两名成员一个是电机系毕业生王传英,一个是刚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夏培肃。华罗庚便表示愿请这3个人到数学研究所搞电子计算机。华罗庚将他们请到家中,兴致勃勃地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1956年春,由毛泽东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发展科学的十二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事业等项目列入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了以“先集中,后分散”作为拟定新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划的原则,并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如今,我国计算机事业蓬勃发展,而华罗庚堪称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第一奠基人。</p><p class="ql-block">1957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首次颁布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现已改称“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颁发面向全国的科学奖金。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科学家分别是钱学森、华罗庚、吴文俊。</p><p class="ql-block">1957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关于“我国首次颁发科学奖金”的相关报道</p><p class="ql-block">得奖后的华罗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获奖感言:“在我接受了这崇高的奖励之后,我只有益自奋发,做出更多更好的工作来报答祖国,只有用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青年来报答人民。”</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56年,北京,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边抽着烟,一边深深地思考着数学问题。镜头中的他西装笔挺,眉头紧锁,让人不忍打扰。</p><p class="ql-block">华罗庚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数学事业,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神”。他还被列为当今世界八十八位数学伟人之一。不仅如此,华罗庚还为我国培养出众多的优秀青年。他的学生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与华罗庚握手</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展列了人类历史上88位最重要的数学伟人,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就是其中之一。有位著名数学史家曾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p><p class="ql-block">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28日,“华罗庚星”命名仪式在常州金坛举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64875号小行星,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以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院士的名字命名。此后,天上多了一颗华罗庚星。</p> <p class="ql-block">华罗庚生前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1983年9月,粟裕将军与家人在北京的家中拍下了这张合影,照片中每个人都满面笑容、其乐融融。没有人会想到,这竟是粟裕将军生前最后一张照片。仅仅过了5个月,粟裕不幸逝世,这位戎马一生,在历史上书写了传奇篇章的大将走完了自己77年的精彩人生。</p> <p class="ql-block">1940年,八路军115师教五旅首长在临沂郯城马头镇合影留念,右起:旅长梁兴初,政委罗华生,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李梓斌,教五旅的前身是115师685团一部分,1939年初,685团与山东纵队挺进纵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1940年初在郯城扩编为东进支队,1940年11月,改编为教五旅。</p> <p class="ql-block">这是1947年,龙云在南京一张罕见的全家福,照片中的人是他的儿子龙绳德、龙绳武等人,抗战期间龙云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赴抗战前线,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拍这一张照片的前不久,他被迫离开了云南昆明,被任命为“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虚职,后来还是在陈纳德等人帮助下,他从南京出走香港,正式宣布起义。</p> <p class="ql-block">1914年,照片中的3岁孩童是吴越国王太祖武肃王钱镠33代孙,这个孩童就是我们熟知的“两弹一勋”科学家钱学森,旁边端庄而坐的是他的母亲章兰娟。</p><p class="ql-block">钱学森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到了父母的优良文化熏陶。他出国留学深造后立志回国效力,期间经历了一波三折,在祖国的帮助下最终顺利回国。他为我国的尖端科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