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好书,共思共享】——全园共读一本好书《班本化课程》(第八期)

遵义市新蒲新区实验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发现幼儿生活,构建生活中的课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以素材点“蛋”为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缪苗</b></p> <p class="ql-block">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之中,便是“一日生活皆课程”。那何为“生活中的课程”呢?即:寻找和发现生活中有用的素材,积累对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等的理解,在进行一定选择和取舍的基础上,罗列和制定各种方案;同时,以幼儿需求为第一,敢于创新,能够进行适度的推翻和跨界。</p> <p class="ql-block"><b>  一、关注时事和热点,善于发现与运用</b></p> <p class="ql-block">  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到,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p><p class="ql-block">观察周围事物”,同样地,作为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时事和热点,并且有意识地在课程实施中尝试运用。正所谓“教师的视野是孩子们的世界”,教师视野的宽广度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对于我个人而言,平日里,我喜欢给孩子们介绍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事情,或是一个改良的小游戏,或是一个当下热点的分享,或是一个有趣的生活自然现象的讨论等等,都可决策成为孩子们课程内容的素材点。活动“蛋宝宝站起来”,正是在这样的课程意识下形成的“无意发现”而“有意运用”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b>  教师的记录</b></p><p class="ql-block"> 五年前的春分。春分到,蛋儿俏,“春分竖蛋”这个有趣的科学现象一直流传至今,这也是我第一次关注到这一热点。 那一天,我在新闻、微信朋友圈等很多媒体平台上都看到了大家对于“竖蛋”这一行为的跃跃欲试。 我想,这么好玩,还有一定的挑战,孩子们是不是也会喜欢? 于是,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在班级里开始了尝试。 当时的我只是对游戏做了简单的迁移,并没有多做思考,而孩子们也只是停留在“好玩,蛮难的”游戏体验上。 游戏结果时,很多孩子们在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下,多次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这一热点分享在零散尝试之后也只能随之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  结合节气或热点话题,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引发幼儿个体、小组的尝试,积累相关体验和经验的做法是可行的。但还必须改变思路,需将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能力、活动的持久性等因素同时纳人决策判断的依据中,并在此基础上步步推进。</p> <p class="ql-block">  <b>教师的记录</b></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春分。“竖蛋”这一话题又在朋友圈“刷屏”,回忆起上一次的经历,加上幼儿园班本化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再次唤醒了我对竖蛋活动的热情。 首先,我提醒自己做的是,基于“孩子在心,课程随行”的课程理念,在活动设计之初我还要做什么? 于是,我尝试运用幼儿园提供的《班本化课程实践指引》中的每一项操作要求来核对实施该活动的教师、幼儿、资源等基础。 比对结果显示,竖蛋这一行为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意义,也值得定夺。 因为春分竖蛋涉及到一定的地理知识,而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这是难以理解的。 怎样使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他们的思考,成为我深思的重要内容。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共同探讨、在网上了解更多关于“竖蛋”这一行为的信息和背后的教育点等途径后,我改变思路,将无辅助物的“竖蛋”挑战改为“增加辅助物后帮助蛋宝宝竖立起来”,从关注蛋宝宝如何竖立转变为“哪些辅助物可以帮助蛋宝宝竖起来”。 这一次的活动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  从五年前的春分到今年的春分,从第一次尝试后的戛然而止到这一次的改变思路再次尝试,其中最重要的转变就是从主要关注活动本身的兴趣转而关注活动与幼儿年龄、幼儿发展所需的适切性等,并且学会在整个过程中有效运用幼儿园提供的各项工具等资源。简而言之,即在开展课程决策判断之时,拥有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课程观,并由此而科学有效地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b>  二、积累研究幼儿的经验,做好选择和取舍</b></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基于幼儿的学习能力提出的,对幼儿的了解程度也往往是决策是否合理、科学的关键。但是,是不是只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核心经验,对幼儿有挑战和发展的素材都可以随时被用进课堂呢?教师做何种选择和取舍才能真正实现“一日生活皆课程”呢?</p> <p class="ql-block">  <b>教师的记录</b></p><p class="ql-block">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到达人秀节目有演员在表演影子的艺术,通过肢体的合作,组合变化出各种造型。 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想当然地以为大班的孩子有过影子的主题经验了,协商合作、空间想象、肢体表达等对他们来说肯定既新鲜有趣又富有挑战! 于是,我打算在实践中试一试。 本以为会是一场热闹的科学探索,可活动中,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疑感的脸,听到的是一句句抱怨声,“这个造型也太难摆了吧”“老师,我根本猜不出他们做的是什么”……整整5分钟的活动,孩子们几乎没有感受到喜悦。</p> <p class="ql-block">  多次的教育实践表明,有时候用成人的标准作为衡量素材的唯一标准是不可行的。即使教师认为这是完美的素材,如果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核心经验和能力发展,设计得再好也只是“表面热闹”而脱离幼儿的发展水平。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进入活动之前就带有自身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不同的烙印,所以,尊重幼儿的原有经验水平并不仅仅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幼儿经验”,而是教师在日常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幼儿的认识、对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等的研究。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又该如何进行选择和取舍呢?</p> <p class="ql-block">  再以集体活动“蛋宝宝站起来”为例。 我开始走进幼儿,开始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关于“蛋”,幼儿现有的经验有哪些呢? 最近发展区又是哪块呢? 思考如下:</p><p class="ql-block"> 第一,基于主题活动“学本领”开展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发现幼儿对于动物是如何出生的(蛋生、胎生、卵生)有疑感、有争执、有经验上的空白点。</p><p class="ql-block"> 第二,基于幼儿对美食的需求--幼儿园餐点时间,蛋的美食会引发幼儿的关注,常常会把“吃蛋有营养”“吃蛋会长高”挂在嘴边,却发现有的幼儿不喜欢吃蛋黄,有的不爱吃蛋白,不同烧法的蛋,幼儿的食欲也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基于幼儿的兴趣--家委会前不久组织的彩蛋游戏,让群里热闹非凡,回到教室的幼儿,对彩蛋的各种游戏念念不忘,常常在角色游戏中出现和蛋有关的游戏内容。</p><p class="ql-block"> 鉴于此,我将学习活动“蛋宝宝站起来”定位于小班主题活动“学本领”的分支主题“蛋宝宝”下的一个具体性的科探活动,而“竖蛋”游戏正好是班本化活动开展至中期幼儿对蛋已经有了一些认知经验,但又不满足于此,从外观认知慢慢过渡到科学探究的一个活动! 因此,学习活动“蛋宝宝站起来”的设计也正是应用而生的。活动现场的效果也表明幼儿喜欢这个活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探索活动慢慢有了更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素材都是有用的,也不是所有决策都是完美的。只有贴近幼儿核心经验,对幼儿有挑战和发展的素材,并且建立在教师足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所做的决策,才是最适合的。“了解幼儿”这四个字,简单却又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b>  三、以幼儿需求为第一,敢于推翻和跨界</b></p> <p class="ql-block">  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在增加一定教育经验的同时,也正逐步踏入教育的“舒适圈”,即教师心目中对活动素材、幼儿可能对该素材产生的兴趣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面对新一轮的幼儿时,教师往往还会用以往或是上一届同年龄段幼儿的表现以一概之,或是运用惯常的教学方法开展惯常的活动等。</p> <p class="ql-block">  <b>教师的记录</b></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教研。绘本《这是谁的蛋》被选作小班年级组进行同课异构的素材,在第一次的年级组教研中,作为年级组长的我,刚抛出这个话题,大家便热烈地讨论着: 长数学领域的教师提出挖掘绘本的点数元素;擅长语言领域的教师则提出对绘本中朗朗上口的文字进行精加;艺术领域有特长的教师,对于活动可能适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是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由上述教研现场情况可知,对于同一素材,不同教师会因自身领域兴趣或特长在第一时间即有不同的思考。因此,教师的个体经历、领域偏好等都是响其进行课堂教学决策的重要因素。由此,我开始深思:教师的领域偏好如此明显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否会存在一定的弊端?</p> <p class="ql-block"><b>  教师的记录</b></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的教研。一周后,组员们再次相聚,大家就课堂效果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不过这一次我却没有看到老师们第一次教研时侃侃而谈的自信。 于是,我开始追问大家,“活动设计为什么和预期的效果相差很多,问题出在哪里?”组员们自省出多个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我们只考虑自己有什么,没有考虑孩子需要什么!”</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专业领域偏好,挖掘并凸显自身的领域特长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教师的偏好不应该是首要因素,更不应是决定性因素,更为重要的还是“孩子在心”:应以幼儿的需求为第一,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活动素材本身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思考,并敢于实现自我专业领域偏好的“跨界”。此外,若教师能够更多基于幼儿立场、素材本身特点等进行思考,尝试不同的学科领域,岂不是能够促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全面型教师?</p><p class="ql-block">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面对“蛋”这个主题,我没有急于按照我的喜好来设计活动。在活动设计之初,我采取了如下措施:提出“蛋”的话题,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现孩子们对话中的需求,罗列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对不同的蛋的外形、蛋的烹饪等话题);分析整理出孩子们最感兴趣且适合的点(蛋的烹饪),最终生成了一个亲子活动方案--生活体验课“好吃的蛋”。</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意识决策的转变需要沉淀、源于经验、与生活同步,但不变的是需要我们去做一个有心人,去做一个有教师课程意识决策力的教师,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甄选素材、剖析素材,最后做出你认为的最有价值的教学决策,来构建生活中课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吧,厚积自身的教学经验,在转变中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决策力,让课程与“生活”同步,与“高效”并肩!</p>

幼儿

教师

活动

素材

课程

决策

生活

经验

孩子

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