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乘着山西博物院“盘之典”相关教育活动的东风,我们全班一起参与其中,走近历史,了解青铜文化!</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视频来了解晋公盘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看完视频,同学们对晋公盘的功用,价值,历史背景以及铸造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具有青铜盘元素的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盘,大多是是浅而敞口的盛物器具、器皿。 郭沫若《卜辞通纂》:“乃凡字,盘之初文也,象形,前片作,即后来之般字。”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凡’字象侧立之盘形,‘凡’、‘皿’古是一字,即盘。” 商周时期,青铜盘是一种盛水器。贵族们在祭祀、宴饮等场合,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 《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盘常与匜配合使用,是贵族们行“沃盥之礼”的重要器皿。”</p> <p class="ql-block">老师先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金文“盘”字,既而在投影仪下一笔一笔示范书写,先了解毛笔,再讲解如何用笔,最后从基本笔画:横、竖开始练习。</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孩子第一次使用毛笔,握笔姿势需要手把手地教!</p> <p class="ql-block">瞧,孩子们,一个个练习的多认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看老师的作品,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说说作品纸的来历:首先从公众号上下载图片,其次将五大张生宣纸统一裁剪成A4纸大小的纸张,然后拿回家用电熨斗一张张熨平展,再用厚厚的书籍压几天,最后请学校老师帮忙一张纸打印出来!</p> <p class="ql-block">因此,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再反复多次练习书写后,再正式完成作品!</p> <p class="ql-block">来吧!为自己第一次独立完成书法作品,点个大大的赞吧!</p> <p class="ql-block">“盘之典”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希望能借这次小小的书法课,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p><p class="ql-block">生活本就多姿多彩,把有限的时间放到去体验无限的生活乐趣之中,远离手机,不要只拘泥于光怪陆离的声光电中,闹市中觅得一方乐土,即在每个人安宁的内心里!</p><p class="ql-block">安静读书,静心写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