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为教育注入新鲜活水,也给处于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带来新的思考。为切实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落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23年3月16日,我校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分享与检测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教导处李红副主任主持。她在活动前就新课标方面谈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李主任从新旧课标的对比,谈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核心素养必定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新课标,我们要明白四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习任务群”的研究等。李老师以她在教学四上《西门豹治邺》为例,讲述了自己把握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设置三个学习任务一步步如何落实学习任务群。总而言之,道阻且长,我们一定要持续研究新课标、践行新理念。</p> <p class="ql-block"> 此次新课标分享与检测活动分两部分进行,一边是分享交流形式,一边是试卷检测形式。分享交流环节大家都纷纷发言,各个年级的老师都有不同精彩内容的分享。</p> 交流分享篇 <p class="ql-block"> 罗满凤老师以“同一语文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的探究”的精彩发言,把老师们带入深刻的思考之中。她以识字与写字中的写字为具体例子,和大家一起探讨这部分内容。罗老师分别从三大块,一知理论,二解教材,三抓落实来分享她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做法。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罗老师就是在研究新课标的路上愈明愈笃。</p> <p class="ql-block"> 刘海英老师谈到研读新课标,把握风向标。她从新课标作业设计的挑战性与开放性谈到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腊八粥》,她在班里布置了“美食晒晒”活动,教学课堂习作《我眼里的春天》时,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春天,积累素材。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这些不正是新课标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力体现吗?</p> <p class="ql-block"> 刘爱华老师仔细研读了年段要求这一版块,刘老师对比发现,对于“初步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这一要求新课标已放置第二学段,这样的新课标改变,把难度适当降低,有利于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式地掌握默读这种重要的阅读方式。</p> <p class="ql-block"> 郭秋琳老师则重点谈了她对学习任务群的理解。郭老师认为学习任务群就是用语文来做事,以任务来驱动,落实任务群的情境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她谈到面对“大单元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如她所言,改革必然伴随阵痛,但阵痛之后,定会迎来新生。</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老师也纷纷进行了分享交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目标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新课标的解读,在一起碰撞思维的火花。</p> 检测促学篇 <p class="ql-block"> 在交流分享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李小青副校长正带领一群年轻的教师在检测活动室里安静地进行测试。试卷从课程特点、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评价标准、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查。题型有填空题和论述题,对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情况进行测试。</p> <p class="ql-block"> 面对“新课标”,守正初心、创新教法,是每一位教师坚定不移的信念!掌握“新课标”非一朝一夕之功,海尔小学的教师们将会不断学习、实践新课标,在教学实践的路上酝酿一路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