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思共享,聚力成长——李海务老韩幼儿园教研活动

turbo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学领域教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指导</p> <p class="ql-block">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中“探究”应该是核心点,它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其重点是要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幼儿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验证猜想、记录信息、交流表达等五个环节与步骤。在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指令,语言表达等方面是直接导致幼儿探究过程是否有效的核心。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引导的有效性策略有哪些呢?</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应给于幼儿足够时间,让其进行充分探索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作为教师,总会不自觉地进行讲解、示范,从而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的意愿,削弱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欲望。在幼儿对某一内容产生疑问或思考时,教师切忌急于告之答案,或道出自己的观点,而应是先仔细观察幼儿对此内容的兴趣,再给予适当的支持,让幼儿自己主动提出问题。</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进行大胆猜测,深度猜想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会在对某一现象产生疑问时,依据己有经验,心中产生对此现象的主观认识。教师此时应在幼儿的原有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幼儿的简单猜测引向深入猜想。</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尽量让幼儿在思考后独立完成实验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很多教师习惯于自己先示范实验。这样的行为直接会导致幼儿照着教师做,或是随着教师的想法洪行实验。教师应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实验,让幼儿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以形成新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在活动中让幼儿养成“记录”的习惯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会发现,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一般都是零散、粗浅、模糊的。这正是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从操作活动中得出比较完整、准确的知识经验。为此,教师应该引导他仁界自己的方式,如图画。符号、表格、简单文字、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记录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p> <p class="ql-block">  教师需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要采用让不同年龄段幼儿看得懂的记录方式,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和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在活动后期让幼儿进行充分交流、分享科学实验过程中,幼儿的大脑是在不断地接收、处理大量信息的。当活动越加深入时,幼儿的思维也越加清晰。</p> <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引导幼儿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且多与同伴交流,依据客观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再与事先的猜测进行对比,形成新的经验,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如《指南》在关于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所说: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教师一味的知识传递,而是注重幼儿进行科学探充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幼儿科学活动不仅应成为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还应成为实现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p>

幼儿

教师

科学

探究

教师应

活动

过程

引导

进行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