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真正认识鲁微及其妻子雅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9月8日晚,游完北山公园回到宿舍,洗漱完毕,我坐在床上,听着四川电视台播放的大型歌舞晚会的乐曲,翻阅着文友送给我的报纸、刊物、书籍,那会心的话语让我感到踏实、幸福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当我读到鲁微的诗集《守望》最后一篇时,才真正认识了鲁微及其妻子雅晶。这篇《坦荡的人生之路》是雅晶写的,读完使我对鲁微和雅晶的品德和操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雅晶和鲁微既是夫妻,又是文学事业上的知音。</p><p class="ql-block"> 雅晶是幸福和满足的。文中写到:“与鲁微相识是在收获的秋天,也因此收获了我人生最珍贵的‘宝藏’。作为妻子,他那不寻常的经历深深打动着我,他那真挚坦诚的情义吸引着我,他那喷薄的才华激励着我。”</p><p class="ql-block"> 知夫莫过妻,她是那么理解鲁微。文中写到:“鲁微的少年时代,为了跟随父母来大兴安岭而被迫离开了校门,十几岁的孩子那充满稚气的脚步,不得不穿行于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之中,可以想象,当时鲁微的样子,一个尚未成人的少年,在茫茫的大森林里穿行。白天巡视山野,夜晚篝火为灯,不说林中的飞禽走兽,就是这白天黑夜风雨无遮的处境,需要多么大的胆识和惊人的毅力,才能从那样的逆境中走出来。走上创作道路,展示瑰丽想象,完善生命。”</p><p class="ql-block"> 雅晶能听懂鲁微心灵深处的呼唤。文中写到:“正是这一生中黄金的八年,让万里林海以一种比教科书更雄厚更渊博的影响,比父母更慈爱更广阔的宽容,把天地间美好的天性融进鲁微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这种无声息的、无语言的影响,像血液一样在他的体内奔涌。也正是这非常人的经历,既让他历练了生活的艰辛,又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情,伴随鲁微身体成长的不是传统教育模式,而是森林的歌声,这使他的作品处处洋溢着对森林的热爱与深情,忧患与责任。如:“再次走进茫茫的森林/磷火、水珠/无限的晶莹/让我想起/大北方这古老的凝重/啊,大岭/你是广阔海洋的代称/我多么希望/你绿色的浓荫/蔓延、扩展/覆盖永恒的大山。’”</p><p class="ql-block"> 雅晶对文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文中写到:“他的另一部诗集叫《阵地》,在商潮涌动的经济社会,文学是突兀的一方净土,文学是内心尊贵而质朴人的圣地,膜拜圣地,坚守阵地。鲁微舍弃了高度发展的喧嚣,以语言文字为外形,与这有着黑色的沃土,茂密森林的大千世界交流,不追求现实的享乐而探求精神的需求,关键在于他的内心世界是文人的内心世界,在于他无比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鲁微还是位热心、仁爱、助人为乐的人。文中写到:“无论是文学创作方面,还是工作当中,对周围的人给予无条件的热心帮助,在鲁微来说是一件‘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事情’,有的文学爱好者因条件所限,连写作用的正规稿纸都用不起,鲁微就把朋友送他的稿纸给更需要的人,朋友开玩笑地说他是在‘杀富济贫’,还有两个都是行动不便的残疾文学作者。鲁微就亲自上门给他们送报刊杂志,帮助修改他们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文如其人。“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我想,只有品德好的人,才能写出耐人寻味的作品来吧。</p><p class="ql-block"> 在此,愿雅晶和鲁微永远相濡以沫,在生活的海洋上同舟共济,在文学的天空中比翼双飞。</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