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class="ql-block"><li><i style="color: rgb(237, 35, 8);"><u>题记:</u></i><i style="color: rgb(25, 25, 25);"><u>谁给村庄起了一个有耳朵的名字,声音向上,我听到松涛拍岸。</u></i></li></ul>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从县城出发,环山绕水,一路北上,到达阳城口向东折进,两山漫延之间,一条宛转的路,一条清静的河,水、路傍行,不离不弃;水、路、山如影相随,千回百转。沿着这样一条路去永和,耳目所及,一切安好, 我只能这么说,因为我的内心除了平静就是祥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位于沁源县中部、郭道镇东部的永和村,在山下,在路边,在水旁,坐北向南,东与闫家庄隔山相邻,南与东、西阳城接壤,西与兴盛村隔山相背。村子背靠大山龙掌岭,依山而建、环山而行的阳景线公路从村前经过,自北向南的景凤河环村流过,村前有大片的庄稼地与茂盛的南山相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永和村在历史上曾有两个名字,先叫青龙沟,后叫松耳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据村民讲,永和村最早叫青龙沟,是在永和村庙院的大钟上发现的,现大钟被毁,证据遗失。但很奇怪,在沁源县东南部的法中乡有青龙沟、青龙山、青龙河、青龙庙等,皆以“青龙”命名,历史上还有一个村叫青龙沟,也就是现在的马西村,这在万历版沁源县志上有记载。而且县志封域之 “里甲”记载:当时全县三乡四都十五里,其中永丰乡阳城都郭道里管辖的8个村里,有一个“孙二沟”,雍正版县志记载到崇祯八年(1635)全县归并七里,其中平定里(系郭道里、韩洪里并入),也有“孙二沟”,这是否就是后来改名为“松耳沟”的谐音,如果是这样的话,志书记载就与村人所说有时间上的误差,村人讲是在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39)青龙沟改名为松耳沟,然,早在明代出现的“孙二沟”如何解释?民国版县志(1933)记载,民国初全县分三个区,归二区管辖的闫家庄附村里有“孙耳沟”。至此“孙二沟”“孙耳沟”“松耳沟”似乎有了指向和脉络,误差在于笔误和时间,但都不重要了,因为久远才模糊,因为模糊才珍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村里人讲,之所以改名为松耳沟,是因为村中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一棵古松,古松高龄形状奇特,树冠圆似头颅,两侧分枝松毛簇拥披下,远看酷似人的两只耳朵,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赏,惊叹不已,故将青龙沟改名为松耳沟。沁源为油松之乡,万山环列的大山上,松涛荡漾,松香弥漫,有油松之王“九杆旗”、一炉香、二仙传道、龙母松、十八罗汉、五子登科等奇松古树,奇形怪状者比比皆是,迎客松、长耳松、倒挂钟、招手松、伞盖松、不老松等天意巧成,寓意深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松耳沟因为人少村小,曾经是附近闫家庄的一个自然村,但一直以来,两村在种地交公粮派任务等事项上总有矛盾,松耳沟人认为闫家庄以强欺弱,主村欺负附村,主村土地多派的任务少,而松耳沟土地少却分的任务多,因此村民气愤不过闹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了青杨湾。1937年冬,当时沁源县抗日民主政府驻扎在青杨湾,松耳沟武先生(武学纯)带领20多人,顶风冒雪大闹闫家庄,然后又闹到青杨湾找县长要求分村减粮减税,县政府派工作队到村了解情况后,同意减粮减税的要求,并协助处理分村事宜。1938年春,经协调松耳沟从闫家庄分出,并经村里德高望重的“文圪筒”们多次协商改村名为永和,寄予永远和平、永保祥和之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无论传说还是志书记载,以及大钟佐证,永和村立村时间都已久远,据说最早由郝姓立村,而且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天上老龙王,地上郝万良”典故流传,扬名在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一个山野鄙夫竟然与天上的老龙王相提并论,可见这个“郝万良”非同一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传说,在永和村后有一道梁叫龙掌岭,龙掌岭下住着一个大地主,名叫郝万良,他有四个儿子,一大家子靠苦干实干,终于家大业大购买了附近方圆几百亩良田。因为郝万良地多富足,当时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三年护三村,大旱三年饿不死郝万良。最初郝万良对身边的邻居还算友善厚道,他曾大放豪言:“阳城家,郭道家,赊来吧,借来吧,我家的黄米麦子垫圈哩,好面圪搓搓顶门哩。”可以看出他虽是炫富,但还愿意接济穷人,方圆邻近村也不例外。富足的日子过久了,郝家就变得飞扬跋扈起来。有一天,村里来了两个外地人到他家门口讨饭吃,郝万良的老婆出言不逊,骂骂咧咧,说:你来晚了,刚才剩下的好面饼子还要给孩子擦屁股呢!意思是宁愿拿饼子擦屁股也不给人吃,两外地人气愤不已转身而去。此事件很快传开,郝家的名声越来越坏。他的豪横骄纵传到老龙王的耳朵里,龙王决定惩罚一下他。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郝万良的儿子到井上担水,正好看见两只肥羊在牴角打架,郝家儿子上下端量一番,发现不是自己家的羊,就跑回家告给郝万良。郝万良不分青红皂白把两只羊拉回家杀羊,他先用砍刀用力砍下羊角,只见两只羊角汩汩冒血,冒着冒着鲜血变成了红水,水流如注,源源不断,霎时间,就形成了滚滚洪水,把郝万良的家冲了个干干净净,而且硬生生把龙掌岭冲开一道豁口,这就是后山的龙掌豁。洪水倾泻而下,郝家家毁人亡,随着水流,郝家的东西冲到哪儿,那儿就成为现在叫的地名,比如桑树坪、席子疙瘩、斜枕头地、鳖盖子等,据村里人讲郝家的东西多,一直沿沁河冲到了河南,至今有河南人见到山西人还会说起 “天上老龙王,地上郝万良”这个典故,但只知道是山西的故事,却不知道就发生在永和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根据传说,以及坟茔推算,郝姓应该是永和最早开村立户的人家,繁衍了二十多代,只是一百多年前就断了香火。郝姓之后,人们在一张保存完好的地契上发现了宋、武、张三姓,时间是乾隆四十九年。其后又有王、贾、冀、史、姚、崔、胡、范、赵等18个姓氏人家先后迁来,如今的永和村是一个杂姓混居的村,现有130户,368口人,常住人口也就100人左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在永和村,不仅因树起名松耳村,而且人们迷信这棵奇松,以前医疗卫生条件差,人们头疼脑热就到这棵松下烧香祭拜,以求奇松显灵,迷信更加剧了人类的弱小和卑微。村前的景凤河在汇聚了沿途的河流之后,到永和村时已经浩浩荡荡了,而且距离村庄很近,因此古时永和村人都住在北山高处,居高临下,即便这样也常有大水冲毁良田道路的灾害发生,因此典故里发大水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永和村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1938年春天到1940年11月期间,沁源县抗日政府驻扎在东阳城,共产党员胡奋之和妻子就一直住在永和村,还有25团团长胡兆祺等也先后在永和村指挥抗战。住在永和的革命领导人经过考察,发现永和村群众思想基础好,村民和谐相处,邻里互帮互助,同时在村前下河槽一带有一片开阔地,一尺多厚的细沙是做手榴弹、地雷的辅助原材料,于是决定把村里的10间羊房进行改造建成了兵工厂,为了隐蔽对外叫“永和油坊”。很快兵工厂修械所就从不远的西沟(现向阳村)搬来,兵工厂在永和村先后四年间生产了大量手榴弹和地雷运往各地,后来因为抗战的需要,兵工厂又转移到了留神峪、上舍、泽山、韩洪等地。战争是残酷的,当年太岳抗日党委、行署、军区司令部进驻沁源,就是依托沁源山大沟深利于隐蔽便于转移的优势,部队的驻扎,随之而建立起来的兵工厂、战地医院等也都面临着随时转移的不稳定状态,因此在沁源的大多数村都曾有过大大小小的兵工厂和战地医院等。也正因为这些兵工厂和医院的设立,成为日军扫荡的重点对象,永和也不例外。抗战期间,村里200多间房屋几乎全被烧毁,民兵和群众多有死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日军在沁源犯下滔天罪行,“三光政策”可谓灭绝人性,家家有血债,户户有伤亡,在所有中国人心底留下最阴暗最痛苦的记忆。也许是为了赎罪,1999年,日本友好人士榊川嘉子牵头筹资,经山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批准,在永和创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之所以在永和创建友好学校,就因为“永和”这个寓意永远和平、永保太平的村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水,聚气生财,润泽万物。水,刚柔相济,包容大度。水,生命之源,灵气所在。沁源万山环列,千泉喷涌,汇集而成的沁河水一路南下,出太行,奔黄河。为更好利用水资源,福泽两岸生民,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水库,经过调查考察,最后确定的地点在永和村上游闫家庄村所在地,并于2012年破土动工修建永和水库,也用了“永和”两个字,永和水库是迄今为止沁源县蓄水量最大、面积最大的水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如今的永和水库已经成为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蓝盈盈的水域澄明辽远,水面如镜,波澜不惊,水质优良,水鸟翩跹,鱼虾满池。看来“永和”的美好寓意不仅福泽着永和村人,更福佑着左邻右舍,永和水库的水被引进到了县城,成为县城人的饮用水、生命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青山依旧在,永和水长流,惟愿永和村人永保祥和,永远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程庆莲 2022年11月25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