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促教研 共听共评共成长-县教研室到中村中心小学送教活动

Perseverance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发挥以研促学,推进以研促教成效的作用,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课堂施教能力,3月14日县教研室教研员汪春蓉老师及刘彩云老师带领麻州小学和第三小学教师到中村中心小学组织会昌县小学名师工作室送教暨教学视导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课堂展示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县第三小学的钟海燕老师执教三(2)班《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中,钟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对于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重视引导学生找出问题背后蕴含的规律和方法,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当学生初步感悟“用小棒搭正方形,如果有余数,余数只能是1,2,3”时,启发学生提炼其数学模型;当学生用小棒摆出不同的图形,剩余的小棒根数发生变化时,启发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感受分类思考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麻州小学的刘涓老师执教二(1)班《一匹出色的马》。<span style="color: rgb(38, 38, 38);">刘老师选择了导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感悟文章的主旨。通过对比发现妹妹前后不同的心情变化,从而深化主旨。课堂上,刘老师利用各种优美、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又在教师范读、配乐朗读,让感悟与情感得到表达与升华。自然的教态,流畅的语言,有意义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县第三小学的叶浓清老师执教五(1)班《红楼春趣》。在学习古文时,叶老师抓住难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透;随后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去朗读,体会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性格;变换方式的读;单元导语页的“惜”联系地很好,真正做到了前后贯通。读书不能读小了,再最后读通、读懂、爱读的基础上,发散开去,映射到整本书的阅读。</p> 交流研讨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彩的课堂展示之后,各位名师和老师们认真讨论课的设计,他们或深入浅出,或旁征博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实际案例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p> 常规检查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交流研讨后,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对学校部分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教师对作业的批阅情况等进行了常规检查评估。通过本次常规检查,督促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改进,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以查促教,力促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送教活动,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城乡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的提升。相信我们的老师们一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日有所进,在教书育人之道上不断成长,共研谋发展,一起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胡淯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沈明开</p>

老师

学生

教学

送教

余数

课堂

小学

感悟

常规

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