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月春光明媚,迎风踏新程。为进一步加强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控,3月14日下午,七年段举行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大会。我校校长张统焰、副校长林森、工会主席陈家光、教务处主任陈荔丹、德育处副主任谢元波、七年级年段长陈永清以及年段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质量分析会。</p> <p class="ql-block">会议开始,段长陈永清对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结果作了详细数据分析,纵向比对了各学科数据,横向比较各班级全科数据,让在场教师对自己的学科、自己所教的班级情况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精确的数据能辅助教师找准各自学科在班级的定位,在年段的定位,为之后教学调整提供了依据。</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教师代表发言。首先发言的是七年级语文集备组长原林老师。她指出,面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可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导的方法,做好课堂观测,在过程性评价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设计辅导方案。对于基础弱的学生,做好谈话鼓励,发掘学生能力所及限度,循序渐近;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用好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学会识题、解题,理解阅读思维和作文要素。</p> <p class="ql-block">七年级历史郑超老师,就目前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他认为,首先要认清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明确学生定位,尽量做到对学情了然于心。其次,在整体适应情况不佳的学生群体中,应需适当放慢课堂进度,敦促学生多动笔、多思考。再者,要增加质量检测频率,落实课课练课课清,增强学生的学科信心。</p> <p class="ql-block">七年级生物陈榕老师指出,当前在生物学科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副科的态度出现偏差。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而导致了学习效率堪忧,直接影响学生在本科目的最终学业成绩。应对此现象,陈榕老师认为,应以积极表扬的方式,在课堂学习中,在课后检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持续激励学生的正确学习行为,以激发其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和重视。</p> <p class="ql-block">好的班风是优良学风的保障。德育处副主任谢元波分析指出,现阶段要分清班级管理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客观条件没有办法协调的情况下,作为主观条件的各班班主任、各科任老师们应该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互帮互助,共创班级发展。让班风带动学风,让学风助力班风,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教务处主任陈荔丹从学情、教情、优等生、后进生等方面对年段工作做了深入的指导,让老师们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荔丹主任特别强调,对待后进生,首先要解决基础问题,基础是命脉,是根基,必须严抓严守。其次,是为后进生提供“技术”支持,让优生与后进生结对子,促进后进生学习的同时,提升优生的综合素养。再者,要有意识的对后进生“掘”其所长,扬其所长,唤醒其内驱力,增强其自我认同感。最后,还要注意与后进生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入户家访,随时了解其生活动态,从生活上关爱学生。</p> <p class="ql-block">初一下学期是学生适应初中的攻坚阶段,林森校长强调要对教学现状有清晰的认识。在“双减”背景下,要想提高学生成绩,课堂观测必不可少,认真做好课堂观察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各教师、各集备组,要落实学情,调整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有层级性的开展课堂观测和课后检测,稳扎稳打,为稳步初二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会议最后,张统焰校长做最后的总结性讲话。他表示,初一阶段的学生,要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是行为规范,段风、班风、教风、学风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定要将好的行为习惯自上而下的贯彻年段始终,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另外,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法宝,好的学习习惯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统焰校长肯定了初一年段是一个有活力、有潜力的团队,他鼓励大家保持对教育的热忱,毕力同心,戮力致远。</p> <p class="ql-block">“踔力奋发,笃行不怠。”振奋精神,不懈前行。这次质量分析会切实求真,让全体初一年段教师受益良多。教师们一定能在新学期找准方针,明确方向,制定方略,设计方案,在为学而教、为教而学的成长与反思中取得进步。</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七年段还举行了初中第一次家长会,各班主任、各任课老师积极参与,与家长们展开面对面交流。构建家校沟通桥梁,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撰稿人:彭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