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百岁健康老人研究成果(遗传、心里、民俗文化因素篇)

健康是福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遗传因素</p><p class="ql-block"> 在巴马,相当部分百岁老人的先辈是长寿者。东山乡陈氏家族的族谱中记载,至2005年之前的85年间,在全族的186人中,有6位上百岁,15位在90岁以上。东</p><p class="ql-block">山乡巴布屯的龙氏家族族谱中记载,前后50年间,有7位百岁寿星。这些现象说明,巴马人的长寿与遗传因素有关联。十几年来,有关专家对巴马人长寿与遗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p><p class="ql-block"> 国家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杨泽、广西江滨医院吕泽平等七位专家对巴马人长寿与人类线,立体基因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mtDNA4824与衰老相关的老年疾病有密切关系,这一研究进一步提示mtDNA4824可能与人类的衰老和长寿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国家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杨泽、广西江滨医院郑陈光、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超等专家对巴马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D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现象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是,aPD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老人高血压发生有关联。较低的aPDE4基因频率可能是巴马长寿老人高血压发病率较低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志勇等对巴马长寿人群与一般地区人群的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进行比较,以探讨长寿与DNA总体甲基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论是,巴马人群长寿与与其DNA总体甲基化水平较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潘尚领、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超等专家对巴马长寿老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一DQAI、DQBI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以探讨HLA与长寿的关系。结论是,在巴马的壮族人群中,HLA—DQAI※0102为长寿的有利因子,而DQAI0101及DQBI※0301为长寿的不利因子。</p><p class="ql-block"> 潘尚领、陈进超等专家还对巴马壮族长寿老人HLA—A基因座位的多态性进行研究,探讨HLA与长寿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巴马长寿人群的HLA—A11和—A26</p><p class="ql-block">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是,HLA—A11和HLA—A26可能在巴马壮族人群的长寿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即是长寿的有利因子之一。</p><p class="ql-block"> 广西江滨医院胡才友、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杨泽、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超等专家对巴马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I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是,巴马长寿人群中APOEε3/3为最常见的基因型,而ε4/4最少。APO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老人认知功能改变有关联。</p><p class="ql-block">APOEε4基因仍然是长寿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子,较低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可能是巴马长寿认知功能保存较好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心理因素</p><p class="ql-block">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多年来,有关的专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巴马长寿现象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巴马人的健康长寿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p><p class="ql-block"> 广西江滨医院的吕泽平等专家在巴马对96位85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的认知功能及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与国内一些调查资料报告“85—90岁老人有74.19%认知能力下降”比较,巴马长寿老人的认知水平较高,与森下敬一主持的中日联合考察结果相似。森下敬一对巴马72例百岁老人的记忆进行了调查,其中对各种提问记忆准确的有67人,轻微健忘者仅2人。虽然绝大多数老人是文盲、农民,属于痴呆高发人群之一,但他们的痴呆发生率很低。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伍业光等专家在巴马对318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老人的认知功能保持相当好,有轻微认知功能保障者仅为14.5%。专家们认为,巴马长寿老人总体认知功能、自理能力较其他地区老年人群保持得好,这可能是巴马老人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伍业光等专家对318位巴马长寿老人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还发现,73.6%的老人近两周几乎没有或相当少精神压力,仅0.9%过去一年精神压力对健康造成很大</p><p class="ql-block">影响:93.8%的老人自我心理感觉良好,感到孤独者只占10.4%。抑郁自评统计结果,318位老人总体上无抑郁情绪。巴马长寿老人性格从容温和、乐观、开朗,很少急躁易怒和孤僻忧郁。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黄尚茂到巴马长屯巴盘调查发现,早年追随韦拔群闹革命的长寿老人,在战争年代都有过功劳,但解放后没有向政府伸手要什么待遇,而是无求无欲,安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几十年来生活虽不算富裕,但他们无怨无悔,乐观豁达,日子过得舒心平静。黄尚茂认为,这些老人的健康长寿与他们的仁者心态是分不开的。广西中医学院的唐振宇、覃绍峰等专家到巴马考察后认为,巴马少数民族长寿老人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的人生理念为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恬淡和谐,对生活没有过高的欲望和要求,他们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生活愉快、笑口常开,他们与自然同轨相谐,日出而作沐自然,日落而息享宁静,时常沉浸于一种怡然自得的愉悦心境之中。这样的情态心态,无疑是老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因素</p><p class="ql-block"> 广西社会科学院过竹等专家经调研发现,巴马盘阳河流域各民族一些优良的社会文化与生活习俗十分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独特的婚育习俗巴马土瑶、番瑶的“浪希结”恋爱风俗很有特色。“浪希结”即合种“爱情地”,将恋爱活动溶于生产生活之中。“浪希结”时间有长有短,种玉米的“浪希结”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二至七月十四,种黄豆的“浪希结”的时间是农历四月二十至九月初九,种棉花的“浪希结”的时间是农历三月初四至八月十五。“浪希结”这天,男女青年相互邀约,派出代表订立“浪希结”盟约:参加活动的男女青年,心诚意诚,自始自终,白天上山种地,晚上唱歌连情,男女双方往来,须热情接待,不许讲下流话,唱伤情歌,若成员有病或受伤,大家都主动关照,出钱送治。参加活动的男女双方人数均等,头一</p><p class="ql-block">天挖地下种尤为神圣,参加者衣着盛装,女的提饭、扛锄头,男的背刀、带肉菜,结队上山,边劳动边唱歌,每下一样种子都对歌问答,吃午饭时,姑娘摆出糯米饭,小伙子端上肉菜,边吃边唱,一个上午的劳累此刻已烟消云散。每到除草、培土、施肥的时间,小伙子、姑娘们相互邀约,早晨结队上山,傍晚相伴回归,在劳动中增进了友谊,添加了感情。每每到了收割时节,爱情之花也盛开艳丽了。一对又一对恩爱夫妻在“浪希结”中产生,一个又一个和睦家庭在“浪希结”后建立。</p><p class="ql-block"> 巴马壮族的女子“初婚不落夫家”和“夫妻分床而眠”的习俗也很特别。壮族青年新婚庆典期间,由伴娘与新娘同处一室,新婚之夜夫妻不同宿。这一习俗使当时因</p><p class="ql-block">婚礼已身心很疲惫的夫妇避免因房事而过份劳累,有利于健康。婚后,有女方“不落夫家”之俗,时间少则两三年,多则七八年,期间只有在节日或农忙时节,由男方派小姑子去接女方到男方家小聚,三几天后,女方又返回娘家住,直到怀上孩子后期才到男方家长住。男女青年一般22岁</p><p class="ql-block">到25岁结婚,女方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造成了事实上晚婚晚育,使男女双方生理心理都成熟之后才生儿育女,这对夫妇双方和孩子的健康大有好处。壮族“男女分床”而眠的习俗是,结婚时就配置两个床铺,一人一个。男女双方平时分床睡觉,有小孩以后,一般男孩同父亲睡一床,</p><p class="ql-block">女孩同母亲睡一床。这一习俗,能抑制过度性欲,调节房事,也互不影响睡眠休息,很符合养身长寿的“欲不可绝”、“欲不可纵”的房室养生之法。</p><p class="ql-block"> “补粮”续寿“补粮”是巴马壮族中一种为老人祈求健康长寿的民俗活动。人上了年纪,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差,感到体弱力衰,本是寻常事,但老人们却认为上夭安排给他(她)一生的“粮食”快要吃完了,人生之路也快要走到尽头了。因此,子女们就张罗给老人“补粮”,为老人祈求延年益寿。“补粮”要选择吉日举行,请道公根据老人的“生辰八字”,按五行生克的原理确定补粮日期。择定吉日后,孝主(即老人的子女)即通知相关的宗亲,包括已出嫁的女子,届时要全部参加补粮仪式。已嫁的女儿、孙女要给老人准备好新衣、新鞋等寿礼,女婿、孙女婿要给老人准备好题有“寿比南山”、“寿享遐龄”等祝词的锦旗。“补粮”之日,孝主在房屋的中堂置一张祭桌,摆上三碗大米作香炉,分别插上奉请诸神牌位及受“补粮”老人的“奏文”,祭桌的四个脚上绑上四根去枝留顶的青竹竿,每根竹竿分别挂上谷穗和布匹。祭桌边备有一箩筐大米。孝主所杀的牲头煮熟后全部端上祭桌供奉。道公宣布仪式开始后,孝主面对祭桌下跪,道公一</p><p class="ql-block">边敲击小锣,一边念诵祷词。在道公念诵祷词过程中,孝主分三次给诸神位献酒献茶。当第三次献酒献茶结束后,受“补粮”的老人进入卧室坐在床沿上,双手拿着一个红布袋。孝主手执黑色布匹,把一头放在祭桌旁的大米筐中,一头放在老人的怀里。当道公宣布给老人“补粮”时,到</p><p class="ql-block">场的孝男孝女排好队依次到祭桌旁下跪,双手接过道公从米筐中盛上的一碗米后,再拿出各自准备好的钱币(数量不限)放在米碗里,顺着黑布走到老人跟前,恭恭敬敬地把米和钱装进老人的红布袋,并说上祝老人健康长寿的彩话,然后退出卧室。众人给老人补完粮后,道公切上几块</p><p class="ql-block">已煮熟了的肉和一碗饭送到老人床前,做上一段法事后,由孝主给老人喂食。最后,道公将一条事先准备好的红布带系在老人腰上,再把祭桌的四根青竹竿放到老人的床头或蚊帐上,封灯、放鞭炮,仪式至此结束。所有参加人员上桌就餐,举杯共祝老人康宁长寿。子孙们补上的粮钱,</p><p class="ql-block">日后由老人自行安排享用,不能送给第二者共享。四根青竹竿之所以不能去顶,寓喻着老人的生命没有终点,所挂的谷穗寓意着一年四季不断粮,快乐平安、无灾无难、健康长寿。这种“补粮”习俗,是壮族原始宗教在生活中的缩影,不免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也体现了壮民族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通过“补粮”使老人不仅得到子孙在物质上的补充,感受到子孙们的孝心爱心,在心理上增强了幸福感,还认为,上天给自己的生命之粮已得到补充,寿命</p><p class="ql-block">已得到延续,从而无忧无虑,愉快生活,极有益于身心健康。从科学的角看,“补粮”实际上是起到精神疗法的作用,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很有益处。</p><p class="ql-block"> 备棺习俗 在巴马农村,凡有年过花甲以上老人的家庭,晚辈就要为老人准备好一副棺材,而且堂堂正正地摆放在厅堂两侧或大门边上。这种备棺习俗有几层含义:一是为老人排除后顾之忧,备有了寿棺,老人觉得死后有安身之所而无忧无虑,这种心态有利于身心健康从而延年益</p><p class="ql-block">寿。二是说明老人的子女有孝心,想老人之所想,从而使老人感到满足与幸福。三是避邪,认为家中有棺材,妖魔鬼怪不敢入室作弄,家人安全无灾,同时寓意儿孙能升官发财,家道兴旺。这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显然极有好处。平日里,村民常聚到老人家里和老人聊天,有时人多板凳不</p><p class="ql-block">够用时自然坐在棺材上,久而久之,棺材的面板就会磨得光亮可鉴。老人平时喜欢坐在棺材上和众人拉家常,有时就干脆在棺材上伸个懒腰。天天和自己的棺材打交道,习以为常,忘记生与死的界限,视阴阳为一理,生则坐在棺上说笑,死则躺在棺里长眠,这种豁达的态度、乐观的心</p><p class="ql-block">态应该是一剂健康长寿的秘方。</p> <p class="ql-block">文/源于《长寿巴马志》</p> <p class="ql-block">本文资料收集者:巴马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医院 黄庆谋(高级推拿师;广西中国一东盟医疗保健养生协会常务委员、中医导引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