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在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民居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都在东街口附近而已,南后街是其主干道。</p> <p class="ql-block">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衣锦坊</p> <p class="ql-block"> 福州人没人不知道三坊七巷,1000多年的休养生息,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位居南后街的西侧是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为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匠艺奇巧。</p> <p class="ql-block"> 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宫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塔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安民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郎官巷</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p> <p class="ql-block">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三坊七巷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p> <p class="ql-block"> 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将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 "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花灯等百年老字号都在古街上被逐一恢复,现在,在南后街的经营商业业态规划上,出现了酒吧咖啡、顶尖奢侈品等"新面孔"。</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内,坊坊相连,巷巷相通。迤逦在坊巷间,我有些恍然,仿佛走在时空的隧道中,穿越了上千年的时空,从古走到今。曾经有多少的历史古城在风雨飘摇中灰飞烟灭,而三坊七巷却从晋、唐走来了,历史的风云在这里的上空云聚云散,变幻莫测了上千年,它在生生灭灭中,几经沧海桑田的沉浮变幻,但它却走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 林觉民•冰心故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后街北口西侧与杨桥巷交汇处,杨桥路17号,现辟《林觉民生平史迹》展和《冰心与福州》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