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景区,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西部,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核心区域面积1.09平方千米,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建成的惠山寺,唐代和明清时期在寺旁建有园林、祠堂,形成惠山古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发建设锡惠公园。2017年,锡惠公园与原惠山古镇合并,组成惠山古镇景区。</p><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景区从区域功能上划分为文物古迹区、锡惠名胜区(锡惠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无锡惠山老街)、山林保护区(惠山)四个游览区。</p> <p class="ql-block">横街入口处的"惠麓钟灵"牌坊,意为坐落在惠山脚下,聚集了诸多灵秀之景。为原北大校长、著名学者马寅初于民国十九年来锡时书写。</p> <p class="ql-block">无锡惠山古镇通惠路入口处,有一家无锡老酒(玉祁酒坊)。古色古香的建筑,酒字红灯笼装饰在檐下,门口放着极大的酒缸,以及酒壶酒樽非常有特色。让人不得不多看两眼,很多游客会驻足留影。</p> <p class="ql-block">玉祁是黄酒原发地之一,可追溯到1816年清嘉庆年间的玉祁双套黄酒,酒体丰满,琥珀郁金色,春香馥郁,浓香甘醇,酸甜可口,回味悠长,一直是黄酒中的佳酿。</p><p class="ql-block">玉祁双套酒始酿于清嘉庆年间,首创复式酿酒法,即用陈年黄酒代替酷水,不加生水,不加酒药,以酒酿酒,故称"双套"。所采用的"大酵法"工艺流程,是黄酒酿造业中仅存的传统酿造法,需经三十余道工序,入坛露天存放发酵60天,再经压榨煎酒后入库储存三年以上。玉祁双套是无锡地区酒文化的典型代表,继获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后亦被列为无锡名优土特产代表。</p> <p class="ql-block">无锡老酒(玉祁酒坊)原以为就是一家卖酒的酒坊,走进去后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一踏进大门就扑面而来一股酒香,古朴别致的仿古建筑。大厅墙壁上雕刻着古时与酒有关的故事。正当中一个制酒的木器具在不停的流着黄酒,其中正是招牌的双套酒,可以供顾客品尝。恰逢天气转阴,淅沥小雨,大厅天井中点点雨滴,品一两口小酒,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在无锡,玉祁老酒也算是百年品牌了。除却日常饮酒,很多无锡本地居民做菜用的也是玉祁黄酒,酒香浓郁,做出来的菜特别鲜美。走进酒坊,酒香扑鼻,其实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酒坊,而是一种黄酒文化。类似这样的酒坊巡塘、荡口古镇也有,想品一品双套原浆压榨美酒的可以去瞧上瞧,不会让你失望。</p> <p class="ql-block">泥塑(惠山泥人),江苏省无锡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惠山泥人是一种产于无锡惠北的彩色泥塑人像,它创始于明代,发达于清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其造型简练饱满、线条流畅明快、色彩鲜艳夺目、构思巧妙细致,作品多为儿童玩具和摆设陈品,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手捏戏文》《大阿福》等。</p> <p class="ql-block">无锡惠山泥人传于人间,传说五百年前惠山脚下出现了一种青毛狮专食儿童,百姓为平安幸福拜神求仙,神仙化为金童玉女施法降伏。人们为感念神仙捏塑像取名阿福,阿喜,经历代名家创作形态各异的阿福。阿福,阿喜,是路路平安,家家幸福的吉祥象征,它们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收藏或赠友,将带去一份平安祝福。</p> <p class="ql-block">卖个糕点不仅来了个“百年顺心 手工御点”,而且还弄个“清初百年老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唬人,可好像生意不咋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惠山古镇后,稍往左看就能注意到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这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张载后人于清代为其而建的祠堂-﹣张明公祠。</p><p class="ql-block">张明公祠建于道光年间,整体建筑以平房为主,门阔五间三造,砖木结构,歇山顶样式建筑。祠堂的匾额后、屋檐下,四处都是精致的木雕,石墙上嵌着一些碑刻,大多是后人对他的赞言与认可。</p><p class="ql-block">张载博览群书,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教育思想,在关中兴教,使"关学"大盛,以德育人,使学者辈出,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张明公祠的建成,也证明了后人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祠堂内,书画是沉默的,屋宇是沉默的,达人圣贤的题碑亦是沉默的,唯有庭院中的碧绿的爬山虎等植被,生机盎然,绿叶盈盈,伴随轻风飒飒而动。</p> <p class="ql-block">惠山的许文懿公祠在惠山横街37号,文懿公即柱国显谟阁学士许德之,文懿是他的谥号。</p><p class="ql-block">此祠堂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许德之后裔许岱崧奉建的。主祠者许德之,配祠者是许德之的后代许培元。</p> <p class="ql-block">寄畅园,又名风谷行窝、凤谷山庄、秦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区内[8],地处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毗邻惠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无锡市唯一的明代古典园林,与瞻园、留园、拙政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p> <p class="ql-block">寄畅园主要由门厅、法帖碑廊、秉礼堂、庭院、碑墙、含贞斋、九狮台、八音涧、案墩、梅亭、嘉树堂、大石山房、涵碧亭、七星桥、锦汇漪、鹤步滩、知鱼槛、凌虚阁等建筑景观组成;是江南私家园林的集大成者,对于研究江南园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秉礼堂,位于寄畅园门厅檐廊西墙的月门后,共有厅屋三间,占地面积667平方米,既有整洁精雅的厅堂、碑廊,又有自然得体的水池、花木和太湖石峰。</p> <p class="ql-block">九狮台位于含贞斋对面,又名"九狮图石",是用太湖石叠成的大型假山,高数丈,突兀峻峭;置有若干狮形湖石,整座假山构成一只巨大的雄狮,俯伏于青翠欲滴的绿树丛中,静中寓动,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含贞斋是寄畅园第三代园主秦耀的书房,四周多植古松,秦耀曾有"盘恒抚古松,千载怀渊明"之吟;斋内悬联:"池含林采明于缬;山贻台华媚若细"。</p> <p class="ql-block">寄畅园属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总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南北长,东西狭,主要由门厅,法帖碑廊,凤谷行窝,秉礼堂及庭院,碑墙,含贞斋,九狮台,八音涧,案墩,梅亭,嘉树堂,大石山房,清药,涵碧亭,七星桥,清响,锦汇漪,鹤步滩,知鱼槛,幻石,郁盘及观景廊、凌虚阁、先月榭及廊、卧云堂、美人石、镜池、介如峰刻石及碑亭、邻梵阁等28景、碑刻244方组成。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融入自然。将园外景色借入园中,园内池水引惠山之泉,采用本地的黄石叠砌假山,假山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增加了园景的深度。</p> <p class="ql-block">街头艺人在寄畅园门口卖艺。</p> <p class="ql-block">清代朝房位于寄畅园东门对面。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江南,每次抵锡必到惠山寄畅园,此房为当时地方官员迎候皇帝,提前集中在此恭候之处。故借用"朝房"名称,称"寄畅园朝房"。</p> <p class="ql-block">秦氏双孝苑为近年新建,其历史渊源是原来位于寄畅园内的秦氏双孝祠。秦氏双孝祠由北宋著名大词人秦观的后人秦道然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以秦氏家训"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而得"双孝"之名,寄畅园由此成为祠园,亦称孝园。该祠于抗战时期毁记,现在的祠堂为利用这里的原建改造而成。</p><p class="ql-block">在秦氏双孝苑大门旁的墙壁上,镶嵌着一方石雕匾额"孝友传家"。匾额当中的红色"乾隆御笔"印章告诉我们,这是乾隆帝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南巡驻寄畅园时为秦氏题写的。但匾额上的字体显然不是乾隆帝风格,应该是今人依词模写。</p> <p class="ql-block">无锡第一牌坊:惠山的"人杰地灵"牌坊。竖立在惠山古镇上直街与横街交叉口处的"人杰地灵"牌坊,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雄伟与精美。</p><p class="ql-block">这座牌坊除了本身高大精美,其上面的书法也非常有特色,正面上书写着"人杰地灵"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出自无锡人"邹二痴"邹德基之手。</p><p class="ql-block">二、"人杰地灵"4字出于无锡人"邹二痴"邹德基之手,流芳千古。邹德基与牌坊上"人杰地灵"4个字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佳话。邹德基的父亲是明万历二年进士、后任湖广提学副使的无锡人邹迪光,邹迪光也是诗人和书法家,但他的书法与儿子邹德基还有那么一点点差距。</p><p class="ql-block">牌坊修建之时,邹迪光就儿子叫邹德基题写"人杰地灵"四个大字。但是因修建这座牌坊时毁墓无数,邹德基心生不满,他不仅不写"人杰地灵",反而提笔写下了"万鬼含冤"四字。这让邹迪光哭笑不得。怎么办呢?有一天邹迪光忽然心生一计,他在厅堂中央放上书桌,每天自己挥毫练习"人杰地灵"四个字。</p><p class="ql-block">牌坊修建之时,邹迪光就儿子叫邹德基题写"人杰地灵"四个大字。但是因修建这座牌坊时毁墓无数,邹德基心生不满,他不仅不写"人杰地灵",反而提笔写下了"万鬼含冤"四字。这让邹迪光哭笑不得。怎么办呢?有一天邹迪光忽然心生一计,他在厅堂中央放上书桌,每天自己挥毫练习"人杰地灵"四个字。</p> <p class="ql-block">同一座牌坊,背面雕刻有“岩壑夔龙”四字,字写得同样好,作者也是有名的。“岩壑夔龙”这4个字,庄严厚重,很有大家气象,可惜出自奸人之手。据考证,这4个字是明朝权奸严世蕃所题(奸臣严嵩之子),严氏父子都是明朝末年的书法大家,但因为他们是奸臣,无锡人就很讳言这四字是严世蕃所题,所以故意不署他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一辈子六下江南,只对一个地方情有独钟,"惟惠山优雅闲静"说的就是惠山;而且康熙皇也曾对惠山这个灵秀的地方依恋不舍,御赐"山色溪光"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这家“惠山豆腐花”始是吃客满座,去了几次都是如此,一份小小的豆腐花的生意能做成这样,不得不让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青稞烤馍﹣一位于惠山古镇秦园街上,店面不大,却有着古镇上排的最长的队,很吸引眼球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糖画和面人是不会缺席古镇的。</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的钱武肃王祠,可以说是无锡钱氏家族的主要宗祠。虽然钱武肃王的主祠在杭州,但无锡的这座祠堂,也是无锡地区钱氏的主祠,祠堂内有完整的无锡钱氏的两大渊流"湖头钱氏"、"埃山钱氏"的宗谱世系图,著名的钱氏家训,以及钱氏宗谱。无锡钱氏名人钱穆、钱伟长、钱学森、钱钟书等都在这座祠堂里有史料反应。</p> <p class="ql-block">钱王祠为惠山古镇118座祠堂中最高规格的王祠,祀主五代十国吴越国王,武肃王钱缪五位钱王。祠堂中陈列着国家唯一家训类非遗《钱氏家训》,这部家训从个人,国家,社会,家庭对钱氏子孙一一做了详尽要求。</p> <p class="ql-block">了解无锡的朋友,一定知道无锡有个大家族:钱氏家族。这个家族人才辈出,在当代涌现出钱钟书、钱伟长、钱穆等大批学术大家和科学泰斗。这个家族为何世代延绵不息,人才济济?也许你可以去惠山古镇的钱王祠那里找答案。</p> <p class="ql-block">溪山第一楼,位于惠山古镇宝善桥附近。楼体临河部分为架空的,其下为通行道路,楼前下方是亲水平台。第一楼外观漂亮大气,临河面挂有"溪山第一楼的牌匾,通道两侧的楼面上则一边挂着"出则忠",另一边挂着"入则孝"。三块匾额均是朱熹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绣嶂阁位于绣嶂街和秦园街交汇口,是一座典型的阁式建筑,上层设隔扇和栏杆回廊,两重飞檐翼然。楼阁下方是一个古戏台,戏台额悬吴昌硕所题"天然神均"匾,经常有一些票友在此进行戏曲表演。</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邻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p> <p class="ql-block">这处宅子的主人是范仲淹的后人,祠堂较大,有股浓厚的书卷气质,主祠宋朝宰相范仲淹,建有敦叙堂,后乐堂,报本堂,先忧阁等。</p> <p class="ql-block">后乐堂,和先忧阁的名字都取自与范文正最为著名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 <p class="ql-block">白墙上取自与范文正最为著名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 <p class="ql-block">倪云林祠位于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城西五里惠山古镇核心区绣璋街,建筑坐北朝南。始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系裔孙倪凤来等奉檄在原明王大益之园而建。祀元代著名画家倪攒。</p> <p class="ql-block">倪云林祠,主要是为了纪念倪云林修建的。这是一位元代画家,也是无锡人,据了解,倪云林在元顺帝的时候散尽家财,之后在太湖一带浪迹,非常擅长山水画以及墨竹画,早年的画风十分清润,晚年的画风清单,整个画风可以说是俊秀飘逸,其中更是有自己的代表作。只要进入祠堂内部,正对门的就是影壁,影壁上面是倪云林的画,这是倪云林的《六君子图》,主要画的是江南的秋色,整幅画也是用笔更加的简洁,是倪云林著名的画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祠堂为三开间,四进,硬山顶,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104.548平方米,建筑面积523.44平方米,主体结构为砖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陆宣公指的是唐代中书侍郎陆贽,字敬舆,浙江嘉兴人,谥号为"宣"。唐大历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政勇革弊政,于贞元十年罢相。到宋代,其后裔陆实"提举京畿常平,迁居无锡陶墅,建祠惠麓,明季毁,康熙四十七年裔孙慧玉等奉敕复建"。</p><p class="ql-block">陆宣公祠始建于宋朝,明代陆祠毁坏,至清康熙年间,裔孙陆慧玉奉檄复建,嘉庆年间又修。现修复的祠堂四开间,三进,祠门是中式石库门,内有戏楼、池沼,是惠山古镇祠堂群中6个宰相祠堂之一,祠堂级别高,建筑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白墙上书"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充分体现了陆贽的广阔胸襟。</p> <p class="ql-block">走进第一厅堂,"学为帝师"四字悬挂中间,堂前楹联:"世上几百年舊家无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说明了陆家以积善读书传家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进入第二进厅堂仰贤堂,是陆家后辈纪念祖辈的场所,"仰贤堂"三个大字乃著名书法家陆修伯所书。</p> <p class="ql-block">在陆宣公祠对面,有一座两柱一间的"龙图阁学士"牌坊,上面有竖写的"圣恩"两字,四周有立体的龙纹,刻得很精细。坊后是一间茶楼之类的营业场所,背面没有刻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