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和风拂暖树 教研盛庭绽芳华——武汉市第六届小学“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新洲区分会场报道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好春光,正当扬帆起航时。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锤炼研究成果,锻造武汉市小学教研品牌,武汉市教科院特组织开展第六届“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此次活动采取主会场与分会场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p><p class="ql-block"> 3月15日上午,“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新洲区分会场设在了邾城街第六小学,来自全区12个街镇的200多名语文教师代表齐聚六小的阶梯教室,观摩学习,聆听记录,且学且思,共享了一场武汉小语界的顶级盛宴!</p> <p class="ql-block">  新洲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燕老师作为新洲区分会场语文学科的负责人,积极组织并全程参与此次活动,邾城街教育总支汪创勋副干事、徐古街教育总支徐育林主任、邾城六小刘畅英书记,也全程与全区2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一起观摩了此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上午9:00,“名特优”教学展示活动举行了简短的开幕仪式,9:30正式进入“语文专场”的教学展示活动:两节“名特优”课堂教学展示课+专家课例点评。</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由武汉市育才小学特级教师贺敬执教《杨氏之子》。贺老师的课自然流畅,犹如清风拂面,细雨润心,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评价方法也具有浓厚的人文特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营造了灵动的课堂,回归经典名著,课堂以《新世说语》简介开篇,以《世说新语》和比较阅读结束,整节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读语句,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的魅力,体现一名特级教师高超的课堂智慧,深厚的人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由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向晓鸣老师执教四年级的习作《游——》。向老师在作前指导时,充分发挥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着眼于单元进行整体梳理与回顾,提炼出写游记的方法与重点内容。在回顾梳理中引出方法支架,并指导学生运用支架进行习作。在讲评环节,针对学生的问题用微课的方式,指导修改习作的方法:“留、删、补、换”。学生用微课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二次修改和完善。方法支架的运用使学生构思水到渠成。她充分发掘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精心设计,有效利用习作方法支架,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拾级而上,最终指向习作成果。</p><p class="ql-block"> 全场观摩的老师们沉浸式地参与其中,不停地记录,也不住地赞叹!老师们都被极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极富魅力的教学智慧、极强感染力的名师课堂所深深吸引和折服!她们都纷纷感叹:这样的活动如及时的春雨,滋润心灵,让人流连其中,沉醉而不知归路!</p> <p class="ql-block">  随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张艳萍对她们的授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张校长说:贺老师妙用课堂,巧设情境,体现在个三方面:以“语言运用”为基,促进思维发展之智,例如“禽”字教学,从形入手,引导古今意义不同,“设”字体现了杨氏子懂规矩,讲礼仪,两处小追问:既然同样,为何是“夫子家”?既然是同样,为何是“未闻”?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之意,洞察语言之准,玩味语言之趣,感受语言之智。二是以“语言运用为”翼,助“审美创造”之能,理解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对风趣语言的审美应对,章法推进有序,动静结合。三是以“语言运用”为根,铸“文化自信”之魂,体会“夫子”之意,想象“设果”之景,品味应答之巧。</p><p class="ql-block"> 向老师依托单元优势整体框架,紧扣语文要素关照联系,改进助力系统整合优化。紧扣单元习作的核心,有效搭建习作方法支架,为学生确定这一次习作写什么,如何写,提供必要的合适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任务,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完成习作方法的策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专家的点评立于高位,着眼于语文新课标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向于语文学科独特的价值追求,为老师们清晰地解读了两节展示课的匠心所在,让我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我们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更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实践指引了方向,更是值得我们深学深思深悟!</p> <p class="ql-block">  观摩了名师们的课堂和专家的点评后,老师们都感觉意犹未尽,不虚此行!许多老师都感慨万千:这样的学习机会太难得了,如此近距离地观摩名师课堂太值得了!邾城六小语文教师张娟表示,这样的课堂让人受益匪浅,尤其是习作支架的妙用,向老师依据语文要素和学生的学情,灵活确定方法,支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教学全过程服务,后期她也会尝试使用这些教学方法策略。</p><p class="ql-block"> 邾城六小刘晓平老师也谈了自己的学习感受:“两位老师展示的精彩课堂,带给了我不一样的启发。他们新奇的、独到的,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让我对教材的理解更加的透彻,我们平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尝试运用方法,跳出传统束缚,能够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不负春光,向上生长。这是小语界的一次盛会,代表了武汉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同时也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努力践行新课标的探索与实践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在学习,在进步,在成长,相信在这样扎实而有效的活动中,我们追求小语春天的步伐会走得越来越坚!未来已来,行之将至,唯有深耕课堂,才能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撰写:邾城街第六小学 赵静 李海萍</p><p class="ql-block">审核:新洲区教研室张燕</p>

习作

语文

学生

课堂

老师

新洲区

教学

名特优

支架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