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在主持人李道强老师的统筹安排下,连续参加两场高端在线学习活动,围绕“案例教学”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两大主题,汲取专家智慧,交流学习心得,明晰行走路径,砥砺前行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活动一:探析案例教学真谛,助力课堂提质增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案例教学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的重要教育教学形式,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本期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论坛初中专场,由课标修订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领衔,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展示——专家点评——问题回应”的方式,分享了来自陕西、浙江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一案到底”式案例教学和本真案例教学,为广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正确理解案例教学,落实案例教学要求提供了参考和借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微论坛环节,李晓东教授提出“四大问题”“八个困惑”,剖砖引玉,让所有参会教师带着问题观课例、听评课,潜移默化中开展了一次“目标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梁寅子老师,以“黄文秀”的故事为主线,一案到底,让我们对《活出生命的精彩》有了全新的解读。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夏波老师则以《优化案例教学 提升教学效益》为题,遵循“走进案例——分析案例——跳出案例——回归教材”的案例教学路径,对梁老师作了细腻的点评,为我们实施案例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浙江省温岭市温中实验学校王玲老师,按照“真情境,设疑导入——真任务,循序渐进——真体悟,收获素养”三大板块,充分挖掘地方素材案例,生动呈现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课堂设计。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夏凤老师,以《本·真:案例教学的实施与感悟》为题,从“拟定指向核心素养的真目标(案例教学的基点)、创设指向目标的真情境(案例教学的起点)、探索指向目标的真任务(案例教学的触点)、事实指向目标的真评价(案例教学的悟点)”四个方面,向我们详细阐释了本·真式案例教学的实施要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论坛的最后环节,李晓东教授针对会前提出的“四大问题”“八个困惑”进行了针对性作答,如拨云见日,让我们对案例教学的许多困惑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积极参会,聆听、记录、反思、交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问题·路径·目标,助力案例教学提质增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论坛初中专场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兴县纯化镇中学 刘培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在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李道强老师的统筹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研修网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论坛初中专场。本次研修活动围绕“案例教学”这一主题,既有专家引领,也有名师说课分享和名家点评,或一案到底,或本真教学,为我们正确理解案例教学,落实案例教学要求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主要有以下四点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案例是故事,但是带有教育性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案例展示、名家点评和专家引领,对于案例的选择我有了更为坚定的认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案例,也不是师生喜闻乐观的故事就能成为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坚持“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典型性、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案例也必须具备“思政课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案例是载体,但问题才是案例教学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则好案例如何能够发挥出好的效果,关键是基于案例的设问。对于设问的要求,我们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教学目标以及素养要求,设置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言之有物又具备可议、可谈,又直指素养靶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案例是素材,但路径是案例教学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无论是一案到底案例教学还是本真案例教学,我觉得“走进案例——分析案例——跳出案例——回归教材”是最佳路径。其中,由此案例到彼案例,才能打破一则案例的单一性,丰富教学资源的多元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多元化的学生,从而真正触及学生心灵,引发真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案例是方式,但目标是案例教学的导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是必然选择,而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就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四位一体,从而真正实现促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课堂 大格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策略研究”论坛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5日下午,我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策略研究”论坛学习活动,受益匪浅。思政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榜样引领,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课堂。选择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感染力。要关注学情,通过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学情。立足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学生现状,分析确定重难点,选择案例,统一逻辑线与活动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能够换位思考,一案到底,走进案例,分析案例,跳出案例,最终回归教材。以课标为设计依据,培养核心素养。以教材为设计依据,以学情为设计依据,已知是前提,为课题展开铺垫一定的认知基础,新知是主线,未来是导向,让学生终身受益。以目标为设计依据,培养好核心素养,定好小课堂,大格局的基调。让学生能够边看、边思、边感受,深刻认识,通过分享、倾听、感悟的方式提高认识,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个人活动结束既可以检测学习效果,也是对责任意识、政治认同的强化。教师也要正确引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作出正确选择,上有情感有温度的思政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生活小案例 思政大课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策略研究”论坛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尹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下午,在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李道强老师的统筹组织下,我参加了中国教师研修网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策略研究”论坛学习活动,收获颇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案例教学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的重要教育教学形式,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对于案例教学与情景式教学、议题式教学、项目化教学,这几类教学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却非常迷茫,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不是和议题式教学的议题情景是同样的?今天听了李晓东教授以及其他几位专家教师的发言讲座后茅塞顿开,对于案例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要慎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案例教学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要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可扩展性,能够服务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引起共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案例式教学与议题式教学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种教学方法都是改进教学的方式,都统一于课堂改进实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但注重的重点有所不同。案例式教学更加注重案例的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典型事例,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议题式教学注重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提升关键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案例教学的落脚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鲜活的案例要服务教学内容,多样呈现服务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服务教学相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案例教学再认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策略研究”论坛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邹平市魏桥实验学校 时华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下午,我参加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策略研究论坛学习活动,收获颇多。案例教学是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的选择、设计和运用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感染力,不要为了案例而制作案例,案例只是载体,要统一于课堂教学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玲老师的分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王老师按照“真情境,设疑导入——真任务,循序渐进——真体悟,收获素养”三大板块,以地方案例素材为载体,引导落实核心素养。王老师从以素养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真情境、真感受、真体验、真学习;挖深度、提高度、拓宽度、加温度六个方面就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落地生花谈了自己见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活动二:洞悉时代发展要求,塑造思政教师素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书记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2023年3月15日(周三)晚,“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27期直播围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展开学习分享、交流讨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周增为书记,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研究》为题,提出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学习、加强团队建设和加强研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科技大学王佳老师则以《数字化转型与思政课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为题,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什么是思政课教师的数字化素养的内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提出了研究的新视角、新内容和新展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积极参会,在聆听中反思,在反思中体悟,在体悟中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数字化素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27期直播活动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兴县纯化镇中学 刘培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周三)晚,在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李道强老师的统筹安排下,我参加了“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27期直播活动。本期直播活动围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展开学习分享、交流讨论。来自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周增为书记和北京科技大学王佳老师,分别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研究》和《数字化转型与思政课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为题,与与会分享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数字化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下面我就思政课教师的数字化素养谈谈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数字化教学是大势必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数字化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教育数字化也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如影随形的数字化教学将成一种常态。微视频、慕课等教学新形态将层出不穷。面对这一新形势,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只能奋勇前行,尽快占领数字化这块“新阵地”,从而保障所育人才为国家需要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数字化教学是增效必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字化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特点点燃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助力教育发展的新动擎。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充分选取数字化资源、搭建数字化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借助情境与评价,助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3.数字化教学是素养必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课堂的主体之一,在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观念,提升数字化所需的信息化技能,积极悦纳数字化教学所带来的变迁与变革。因此,在数字化转型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潜心钻研 更新观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德讲堂第27讲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惠民县第二实验学校 李亚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思政课教师,教学要给学生创造成长条件的活动。光背教材知识是没有用的,反复的实践认知才能使学生认识更深刻,构建学生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如何学习涉世,如何学习交友。不同学段要落实学习一体化的要求,知识的重复不是简单的强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适应不同学段学生认识深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一体化的设计首先要基于不同段学生的学习起点,结合不同的知识结构,去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一体化设计中好的问题设计是多维度的,要体现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最后是不同学段的一体化的学习任务,包括实践运用和方法运用。一体化除了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学习主体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越来越多元化,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入脑入心,因此要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激发思政课堂的活力,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和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教师,比任何时候都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方法论,要有关于学生的知识,找到有效的数据使教学更科学。作为教师要重视团队的共同学习和对于教学和学生的研究。要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学习。需要思政课教师潜心钻研和实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努力学习 拔节生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德讲堂第27讲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尹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晚,在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李道强老师的统筹安排下,我参加了“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27期直播活动。本期活动主题围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展开。周增为书记和王佳老师分别作专家报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研究》、《数字化转型与思政课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收获颇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习近平主席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以此为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文化修养。深耕课堂,积极实践案例式教学、议题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加强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教学改革,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比赛,在比赛中锤炼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更新自我、发展自我,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六要”思政课教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27期学习心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邹平市魏桥实验学校 时华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15日,我认真聆听学习了“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第27期内容,本期内容围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展开学习分享、交流讨论。周增为书记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研究》为题,提出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学习、加强团队建设和加强研究。宋老师作了《数字化转型与思政课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的报告,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普及应用的今天,思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初中思政课教师,我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一粒粒“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田。在数字化转型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