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老年/康复医学科多学科团队(MDT)工作模式稳步开展

方军

<p class="ql-block">  按照我县卫生健康局党组印发的《在卫生健康系统“三抓三促”行动中推进“抓学习促提升”的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结合我院“三抓三促”行动的具体工作方案,2023年我科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围绕老年医学的核心多学科团队(MDT)模式开展工作,采用共病处理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对老年患者进行医疗救治。</p> <p class="ql-block">  老年医学科自开科以来,与康复医学科共用病区,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全体医护为科室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科室的业绩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康复医学科与老年医学科在高军大主任医师和方军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利用共用病区的天然优势,相互协助、相互协作,走中西医结合的老年病诊治模式,用中西医结合、微调平衡理论对老年病、疑难重症进行调理,遵守老年病发病规律,慢病慢治理念。通过系统的认真观察,总结经验,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方法。为老年患者提供诊疗、康复、护理、用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p> <p class="ql-block">  典型病例一:患者潘xx,女性,78岁,主因“间断咳嗽、咯痰2年,再发并气喘1月”入住老年医学科。查体:右侧胸廓饱满、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胸部CT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并右肺压迫性肺不张。立即在彩超引导下行右侧胸腔置管引流术,并行胸水化验及病理检查。前后4天,右侧胸腔共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5600ml,3天后胸水病理报告:胸水内查见腺癌细胞,随即行胸水免疫组化报告:符合转移性肺腺癌。针对上述病例,在医务科组织下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结果:给予患者化疗及靶向治疗,第一次化疗结束后,患者胸水生成速度明显减缓,第二次化疗结束后患者胸水基本吸收,拔除引流管,复查再无胸水生成,患者无明显咳嗽、气短症状,生活自理,现持续靶向治疗,期待患者第三次化疗。</p> <p class="ql-block">  典型病例二:患者贾xx,女性,67岁,主因“间断咳嗽、咯痰3年,再发并心悸、气喘2月”入住老年医学科。既往患者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化验检查:2月11日尿素氮20.04mmol/L、肌酐158.70umol/L。2月12月复查尿素氮27.05mmol/L、肌酐294.40umol/L。2月13日复查尿素氮29.54mmol/L、肌酐360.30umol/L。<span style="font-size: 18px;">2月14日复查尿素氮33.11mmol/L、肌酐358.10umol/L。2月16日复查尿素氮35.21mmol/L、肌酐405.80umol/L。针</span>上述病例患者肾功急进性恶化,我科邀请糖尿病肾病科柴兆斐主任,会同康复医学科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结果:在目前治疗基础上由糖.肾病科行床旁血滤。5天后患者血糖、血压控制平稳,自觉无咳嗽及活动气短,复查尿素氮16.16mmol/L、肌酐284.40umol/L,患者好转出院。</p> <p class="ql-block">  典型病例三:患者聂xx,女性,81岁,主因“间断咳嗽、咯痰3年,加重伴气短半月”入住康复医学科。既往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查:核酸阳性,入院诊断: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心功能Ⅳ级、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针对上述病例,在医务科组织下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结果:给予抗病毒、抗菌、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抗心衰、改善通气等综合治疗。每天由康复医学科医生与老年医学科医生共同查房,共同协商调整治疗措施,13天后患者咳嗽、咯痰基本消失,休息状态下无气短,血糖、血压控制平稳,患者好转出院。</p> <p class="ql-block">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各种合并症患者日益增多,需多学科医疗护理团队共同参与。多学科共病MDT模式应时而生,进一步促进了医疗专业的协同发展,最终将更优化的诊疗措施落实到患者身上,让患者真正受益,回归社会。</p>

患者

老年医学

医学科

尿素氮

肌酐

康复

复查

学科

抓三促

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