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景彙考十九卷(清)鍾登甲輯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①<br><br>钟登甲的生平及著述,其《蜀景汇览》和《蜀景汇考》是两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分析《蜀景汇览》和《蜀景汇考》在编纂体例和方法,内容记载的异同.着重阐述了《蜀景汇览》,《蜀景汇考》在景观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价值,《蜀景汇览》和《蜀景汇考》是清代第一部有关四川历代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著作,对各地景物在游赏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记述,《蜀景汇览》和《蜀景汇考》所记载的四川人文和自然景观有部分保留到现在,但绝大多数都已不复存在.即使保留下来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或已面目全非,或已残缺不全,早已今非昔比.因此,《蜀景汇览》和《蜀景汇考》对复原或重建历史时期四川人文和自然景观,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br>钟登甲(1852-1929),四川汉州人,字多寿,名启和,学名登甲。清代著名藏书家、考据学家、地理学家。祖父为湖广移民,耕读传家。其父钟洪亮曾拔为优贡,任训导,十分重视对孩子培养,钟登甲在兄弟三人中排位第二,最聪明伶利,自幼喜好读书深思。稍长,更爱好地方文史,收藏经史子集图书四万余卷,其中宋元明刻本就有一千余卷。其所藏大量地理文献,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宋赵扑《成都古今记》、明曹学企《蜀中广记》、《蜀中名胜记》等等,成为后来编撰《蜀景汇览》、《蜀景汇考》的重要参考文献清光绪十一年,钟登甲以汉州附贡参加四川省乡试,中举人”。<br>从两书的刊刻间来看,《蜀景汇览》刊刻于光绪壬午年(光绪八年,即 1882年),《蜀景汇考》则刊刻于清光绪乙酉年(光绪十一年,即 1885年),可以推知,钟登甲最早编成《蜀景汇览》,然后编撰完成《蜀景汇考》。<br>通过对两书编纂体例和方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蜀景汇览》与《蜀景汇考》既存在不同之处,也有一致的地方。<br>首先,《蜀景汇览》以汇集历代四川景物诗赋为主,并按照一定体例进行编纂。而《蜀景汇考》则重在对每一景物进行撰述和考证。<br>具体就《蜀景汇览》编纂体例来看,根据《蜀景汇览》卷首《序》和《例言》可知。《蜀景汇览》的编纂主旨在于“识景”。故在平时“记诵”之余,将“蜀景记赋抄胥成卷,各附以注释,凡未经前人题就之景概从其略”。《蜀景汇览》在编纂体例上依照《嘉庆四川通志》政区沿革进行排序,将清代以前咏景诗赋分别系于相关府州厅县之下。根据卷首《四川省沿革说》,《蜀景汇览》依据乾隆四十四年四川所领十二府、八州、六厅为准,具体包括成都府、重庆府、保宁府、顺庆府、夔州府、龙安府、保宁府、雅州府、嘉定府、潼川府、蠡定府、眉州、邛州、泸州、资州、绵州、茂州、忠州、酉阳州、叙永厅、松潘厅、石硅厅、杂谷厅、懋功厅、太平厅等。如果“各府厅州县历代名号或异或同,谨采《通志》沿革说,分载卷首,以便考究”。<br>《蜀景汇览》每卷之首先述府州厅县沿革,简要叙述相关府州厅县历代政区沿革情况,以便读者对所在府县政区沿革有一个概要的了解。然后编排目录,将历代有关本地相关景物的诗赋分系于各府州厅县之下,以《蜀景汇览》卷一上成都府属为例,首述《成都府沿革说》、《成都县沿革说》,卷一下为《华阳县沿革说》、《双流县沿革说》以及新繁县、金堂县、新都县、郫县县、灌县、彭县、崇宁县、简州、崇庆州、新津县、汉州、什邠县等沿革说。使读者对对成都府属相关州县政区沿革有一个概要了解。然后将与当地有关的咏景诗赋分别系于各府州厅县之下。<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