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镜头聚焦量感培养,高质量提升核心素养——记博罗县小学数学“量感培养” 专题研讨活动

博罗县柏塘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芳菲三月暖意浓,恰是万物踏春来。春风和煦之际,为促进我县数学教师聚焦数学量感培养的研究,重视塑造和增强学生量感,进而高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2023年3月博罗县小学数学“量感培养” 专题研讨活动在柏塘中心小学拉开帷幕。活动由博罗县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邹小婷老师主持,出席代表有兼职教研员黄梅芳老师、周俊芳老师、柏塘中心小学梁云辉校长、黄关生副校长和数学教研员龚海霞老师,同时博东和博中片共计十三所小学派出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观摩研讨活动。</p> 同课异构展风采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同中有异异中同,意在通过比较式研讨活动体会量感培养的重要性。此次“同课异构”课题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由柏塘中心小学张春霞老师和湖镇中心小学叶秀茹老师进行课例展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春霞老师以视频《胡同有多长》引入新课的学习,问题导向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她借助米尺、红笔等实际物品,让学生在视听触多重感官下感受到长度单位的累加过程,直观体验一分米和一毫米的长度,过程中处处体现量感培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秀茹老师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巧妙设计登陆岛屿去挖宝藏的情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课堂氛围轻松而活泼。课堂中总结出生动形象的区分口诀,学生伸出手就可以区分四个长度单位。在估一估中设计新颖活动,并用动画视频直观展示了毫米的累积过程,颇具趣味性和直观性。</p> 专题研讨共成长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同课异构活动结束后,邹小婷老师正式致开场辞,主要介绍了此次活动的与会对象、开展目的和意义,并高度肯定和感谢承办单位柏塘中心小学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梁云辉校长致辞,梁校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并对此次活动的积极影响葆有十足信心,师德好师风正态度认真的她们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良好学习机会,相信定会对未来的教学教研工作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邹小婷老师指出此次同课异构课题重点围绕量感培养,“量与计量”教学内容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量感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完美需要重点关注如何落实量感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深入理解量感培养的目的,周俊芳老师分享专题内容“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量感”,并分别从研究背景、量感内涵、解读教材以及提升途径四大方面进行阐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周俊芳老师认为目前教学研究忽视了量感研究,实际教学中学生缺少了量感体验,教师也缺乏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忽视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其次,周老师结合几个教学实例强调了量感在度量结果意义、定量方法解决问题上的具体含义和要求。此外,周老师展示了二年级到五年级中关于量感教学内容的解读,得出结论量感培养需要学生从度量方法中理解度量的实质意义,即度量单位的累加,当度量单位较大时,还需要向学生渗透推理想象的方发和策略。</p> <p class="ql-block">       由“量”而发,成“数”之美,就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量感,周老师结合三个教学实例提出了三点行之有效的途径,主要包括强化亲历度量——初塑量感,创设情境,让学生多方面感受量感;强化想象推理——发展量感,面对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学生难以实际感受,需要让学生想象;强化估测对比——增强量感,让学生不借助工具,仍然能用单位估测物体的大小,在不断地观察、操作、反思与交流中积累量感的经验,感受量感的价值</p> 评课议课齐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首先,张春霞老师和叶秀茹老师依次进行自评。张老师认为这节课需要让学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意义,积累测量的经验,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叶老师则阐明自身教学设计意图,并提出了几点课堂仍待完善的地方,如调整课堂容量、加强训练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应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桥中心小学钟燕燕老师认为这是两节非常成功的展示课,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测量发展了空间观念,达到了量感培养的目的。在估一估中,她建议教师可以适当和学生强调误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误差偏大或偏小,它们分别对度量结果有什么影响。</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公庄小学数学老师代表认为这两节课是十分值得大家学习,他指出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能关注到量感培养,如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经历推理和想象的过程,并且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物品去增强学生量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邹小婷老师作总结发言,她认为量感培养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单位的量感。两位老师都能关注构建量感,但形式仍可以更加丰富。其次,在教学量感的模块知识要处理好实际物体长度与课件展示物体长度之间的关系,强调长度单位是累加的,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测量多个长度单位的长度,从而关注到长度单位的内化和本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参会领导一齐为以上授课教师颁发证书,并对她们在此次活动的表现进行高度的表扬和肯定。</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此次专题研讨活动的顺利举办,为博罗县小学数学教师的量感教学指明了方向。量感培养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作为教师要长期把培养学生量感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助推学生量感的生长,使学生量感得到初塑、发展和增强,并最终实现高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愿景。</p> <p class="ql-block">撰稿 | 庄丽琼 </p><p class="ql-block">摄影 | 陈雪君 </p><p class="ql-block">编辑 | 庄丽琼 </p><p class="ql-block">审核 | 龚海霞 </p>

量感

老师

学生

培养

教学

数学

度量

长度

单位

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