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娃娃家”是很受幼儿欢迎的一个区域游戏,尤其是小年龄段的幼儿。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具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控制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小班开展的角色游戏——娃娃家,则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班小朋友的年龄还小,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会感到不适应而产生恋家的行为,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开设了班级区域娃娃家。在娃娃家里,我们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家具”,如做饭用的锅,各种蔬菜,好玩的玩具等,从而让孩子消除顾虑从而减轻恋家的心态。又能让幼儿有选择性的学习,来锻炼孩子小手的灵活性,以及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同时也能让孩子在游戏里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教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日期:2023.3.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8:10-8:3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宋清禾 孙宗泽 耿佳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与人数:3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目标:</p><p class="ql-block">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职责,能够与同伴简单商量。</p><p class="ql-block">2.幼儿能关心他人、礼貌待人、爱护玩具,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p><p class="ql-block">时间:8:13</p><p class="ql-block"> 3名幼儿来到了娃娃家,站在柜子前开始商量。宗泽说说:“今天我来做爸爸。”佳一说:“那我要做宝宝。”清禾没有说话,看了看我,这时候佳一说:“已经有爸爸和宝宝了,你来当妈妈吧。”清禾点了点头。于是他们3个人都来到了厨房间,他们四周都看了一遍,宗泽看到了柜子上有玩具,他拿了起来玩起了玩具,清禾看到柜子上有2块蛋糕,她直接拿起了1块蛋糕,在橱柜里拿了2个盘子,来到圆桌前把盘子分别摆放在桌子上,一块蛋糕放到一个盘子里,又把梨放在了杯子里,端到了装有蛋糕的盘子右上方,整齐的摆放着。</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佳一手里拿了一个梨给我看,她见我没有理会她,便走开了,她看见清禾拿了一个杯子,杯子里还放着梨,她也去厨房里找到了杯子,把梨放了进去,准备端到桌子上,她把装有梨的杯子放在了清禾摆放的中间,这时候清禾把另一个蛋糕放在了桌子上,转过头说:“不对不对,这个蛋糕旁边已经有杯子了。”随后清禾把放好的杯子放在了自己摆好的蛋糕旁边,整齐的摆放着,佳一看着清禾摆放,没有说话。</p> <p class="ql-block">佳一也开始学着清禾用盘子装好蛋糕端在桌子上,这时候,一直站在一旁独自玩玩具的宗泽抬起头看了看桌上,他放下了手中的玩具,也加入了其中,这时候清禾说:“我们来烧汤吧!烧一个玉米汤。”宗泽赶紧从蔬菜区拿来了玉米。清禾说:“赶快把玉米放在锅里,宗泽抓着锅把手左右左右晃动了几下。”嘴巴里还说:“盖上盖子烧一烧就好啦!”过了几秒宗泽点了点头说:“恩恩,倒到碗里来,玉米汤做好啦!”他慢慢地把玉米汤端到了桌子上。</p> <p class="ql-block">佳一又来到了圆桌前看了又看,回到了水果区,蹲了下来找到了梨,这时候正当她用杯子找草莓时候,她来到了水龙头旁,打开了水龙头开始清洗梨,梨洗好后,清禾关掉了水龙头,把梨装在了杯子里,端到了桌上。</p> <p class="ql-block">他们3个乐此不疲地,一碗又一碗的把食物盛出来一个一个的端到桌子上。不一会桌子上放满了小碗和小盘。这时候清禾嘴巴里嘀咕着说着:“不行了不行了,桌子上放的太多了,桌子上放不下了。”宗泽和佳一也来到了桌子旁,宗泽说:“我们要赶紧收掉一些,不然桌子会被弄乱的。”这时三个人赶紧把食物放在了厨房的食物区,当食物收到还有一半的时候,清禾小声地说着,隐隐约约的听到说;“差不多了,不要收了。”可是这时的佳一还是在继续的收拾着,并没有理会她,清禾把佳一收掉的杯子重新放在了桌子上,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好了好了,不要拿了。”佳一还是没有说话,但是她停止了收的动作,他们都坐了下来,开始吃晚餐。</p> <p class="ql-block">观察分析:</p><p class="ql-block">1.第一时段: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幼儿在游戏前能自己选择游戏区域,并在刚开始游戏时能自己分配好角色,说明幼儿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体现了《指南》中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3中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清禾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整齐地摆放餐具。游戏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p><p class="ql-block">2.第二时段: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并且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活动过程中,佳一遇到问题能够及时的观察清禾的方法从而自己模仿她的动作。以此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指南》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的目标2中指出幼儿愿意讲话并能清楚表达。</p><p class="ql-block">3.第三时段:尽管游戏前他们会自己选择好自己的角色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加上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相互之间的沟通能力还是相对比较弱,因此他们之间相互的交流较为少,往往也是不期待对方的回应,沉醉在自己的游戏中,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就像“爸爸”“妈妈”各自干各自的基本没什么交流只停留在单一的动作上。说明小班幼儿在人际交往方法的运用上还不成熟。</p><p class="ql-block">4.第四时段:游戏过程中,通过与幼儿观察,佳一能主动地把梨洗洗干净。并且知道顺手开关水龙头,节约用水,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体现了《指南》健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1中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5.第五时段:《指南》中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目标2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游戏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清禾和其他两位小朋友有了些许的交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及时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同伴想出办法时能及时的行动起来从而解决问题。当清禾再一次提出要求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角色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调整策略:</p><p class="ql-block">教师方面:</p><p class="ql-block"> 活动前组织幼儿交流和讨论不同角色的任务,使幼儿有一定的角色意识。</p><p class="ql-block">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师幼引导,幼幼影响等方式最终使得幼儿的游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教师可以将游戏中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在区域分享活动中与其他幼儿自己观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幼儿方面:</p><p class="ql-block"> 创造机会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交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绘本讲述、观看视频、还可以利用主题活动和生成活动,设置情景让幼儿引入到不同的角色身份中,增加其交流的兴趣。</p><p class="ql-block">环境方面:</p><p class="ql-block"> 增添自然材料和生活电器类。</p><p class="ql-block">家长方面:</p><p class="ql-block"> 与家长及时的沟通帮助幼儿能更快的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帮助他们正确的交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观察</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教室</p><p class="ql-block">观察日期:2023.3.14</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8:10-8:39</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宋清禾、孙宗泽、耿佳一</p><p class="ql-block">参与人数:3人</p><p class="ql-block">观察目标</p><p class="ql-block">观察游戏中幼儿能自己互相商量着玩游戏,可以尝试自己解决游戏出现的问题,幼儿互相合作想办法解决问题。(今天新增加了洗衣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个人把食物都摆放在桌子上,也坐下来,开始各自吃食物,中途并没有说话,我来到餐厅,我看了看,便走进了娃娃说:“我是邻居阿姨,要来你们家做客,你们欢迎我吗”? “欢迎欢迎”!“你们在干什么呀,能告诉我们。他们3个一起同声说:“我们在吃饭啊,我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你们吃的是什么呀,清禾说:“我们吃了蛋糕,还有苹果”。我说“我现在肚子好饿呀!”这时候宗泽(爸爸)端给我吃了蛋糕,清禾看了看也给我吃苹果,佳一也跟着他们端给我吃水果,这时我说:“刚才我看到苹果掉地上了,应该怎么办呢?”清禾连忙说:“我们要洗洗干净。”我说:“为什么要洗洗干净呀”清禾说:“地上有细菌。”他们连忙把地上的食物捡了起来来到了水池这。嘴巴里还不时的哼唱着洗呀洗呀洗搓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等他们洗好水果来到了餐厅,佳一看了看我,还做了搓手的动作,她大声地说:“我们还要洗手的。”清禾和宗泽跟着佳一又来了水龙头旁准备洗手,他们一个跟着一个,佳一转过头说:“要排好队。”佳一和清禾排在了宗泽的后面按顺序洗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佳一来到了房间,清禾(妈妈)发现小床上的宝宝一动不动,佳一说;“妈妈,小宝宝怎么了呀。”妈妈说:“是生病了。”佳一转过身朝门口喊:“爸爸、爸爸你快来,小宝宝生病了。”这时候宗泽也过来了,爸爸说:“那我们准备牛奶给宝宝吃吧!”清禾连忙摇摇头说:“不行不行,要药的。”佳一来到了厨房间拿了一个杯子,跑到房间说:“妈妈妈妈,药来了。”端给了宝宝喝药,宗泽也摸了摸宝宝的额头,药喝完了。佳一把药碗拿了过来,笑着说:“快吃吃爸爸准备的好吃的西。”佳一说:“宝宝这下好了吗?”</p><p class="ql-block">这时候清禾说:“宝宝吐了,衣服弄脏了”。说完,清禾(妈妈)就帮宝宝脱了衣服,宗泽(爸爸)很自然地接过衣服说“我去放到洗衣机里洗一洗吧”</p> <p class="ql-block">衣服洗好了,佳一和宗泽晾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晾好衣服后,他们去看了宝宝,宝宝还是很不舒服,清禾说要不还是打电话给医生吧。佳一和宗泽找来了电话,来到了房间,宗泽拿起电话正拨打电话,“喂,医生吗,宝宝生病了,你快来吧”。</p> <p class="ql-block">观察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时段:从观察中看到,孩子进到区域里面之后还是会发生那种自己玩自己的现象发生,不跟别的小朋友交流,社会经验,与沟通能力不是太足,教师适时的进入,可以帮助幼儿缓解矛盾,以自己小客人的身份提醒和丰富游戏情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时段:从一个简单的观察中看到,小班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知道饭前需要洗手,爱干净。符合了《指南》将康领域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并且还知道基本的常规规则 并能遵守生活中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时段:《指南》中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2中指出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通过对幼儿的引导与观察,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最后一个时段清禾、宗泽和佳一三个人从最初的自己玩自己的游戏、不配合到最后主动分配和协商合作,自己设计游戏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想象能力、分享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角色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幼儿知道生病需要喝药才能解决,再问题还没有确实解决的时候,能想打拨打电话,虽然在活动中宗泽没有告诉具体的地址,但是他能用礼貌的话进行复述,并且清禾在活动过程中有自己的逻辑思维,知道自己先干什么后干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调整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师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利用晨间谈话或者是区域分享活动,帮助幼儿正确的了解七部洗手法的正确步骤,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师帮助幼儿知道生活中特殊的生活号码,例如120/119/110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环境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丰富区域游戏材料,创设环境,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自主创设情境,自主选择同伴,自主分配角色等。教师要对游戏区域中已有的操作材料进行筛选,提供更加形象、逼真的材料,尽可能地减少无关刺激对幼儿游戏兴趣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长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小班幼儿具有自我中心性的特点,往往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因此,家长可以在周末带幼儿去亲戚家或公共场合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除了要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还要帮助他们学会更多简单的交往语言,例如“请你帮我”“请你借给我”“谢谢你”等等,来丰富幼儿的语言,让角色游戏更加形象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