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0年代,陕北窑洞门口,毛主席正全神贯注坐在一张椅子上读报,他的妻女默默在身边陪伴,当日天气很冷,一家人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一家人相亲相爱,这真是其乐融融、无比温馨的一幕!伟大的家庭透露出平凡,平凡之中又彰显着伟大!</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45年9月16日,拍摄地点是重庆市红岩村。</p><p class="ql-block">照片左边的这位,是一个美国士兵。那天,有三个美国士兵来拜访毛主席,毛主席接见了他们,并邀请他们共进晚餐。</p><p class="ql-block">照片中间这位,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毛主席来这里,就是为了参加重庆谈判。</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身穿一身灰色的中山装,脚踏一双黑色的皮鞋。这身新行头,是专门为重庆谈判准备的。你还别说,毛主席穿上这身新衣服,显得更加精神,更加挺拔,更有魅力。</p><p class="ql-block">照片中,那个露着半个头的人,是乔冠华,时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国际新闻主编、中共驻渝代表团成员。</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抱孩子的那个美女,相当有魅力,她是谁?</p><p class="ql-block">这个人不简单,她就是我国著名的女外交家龚澎。乔冠华和龚澎是外交界的神仙眷侣,那个孩子,就是他们的长子乔宗淮。</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龚澎,烫着短发,身穿一袭浅色旗袍,脚踏一双绳状的凉鞋,给人一种既时尚又得体的感觉。她的这身装扮,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p><p class="ql-block">龚澎,身材很好,又高又瘦。她五官精致,皮肤白皙,笑容甜美。她妥妥就是一位气质美女,看起来相当有魅力。</p><p class="ql-block">龚澎到底有多牛?她当过彭德怀的秘书,当过毛主席的英文翻译,当过周总理的助理。她曾是燕京大学的校花,她35岁当上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第一任司长。</p><p class="ql-block">1970年9月20日,龚澎因病去世,享年56岁。她的过早离世,实属可惜。如果她还在的话,乔冠华也不至于做出那些为人所诟病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50年毛主席和李讷、警卫员等人的珍贵合影,女儿李讷模仿爸爸手叉腰,看起来十分有趣。</p><p class="ql-block">这张富有生活气息的照片拍摄于1950年的中南海。毛主席带着自己的女儿李讷一同站在湖边看风景,旁边正在仰着头面向着毛主席讲话的女孩是毛主席的得力秘书叶子龙的女儿叶燕燕。后面穿着一身素色衣服的男性则是毛主席的警卫员。</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眼睛看向远方,双手叉腰站在湖旁。旁边的小李讷穿着白衬衫灰裤子,留着学生头,见着父亲双手叉腰,自己也跟着有样学样,手也放在腰旁,撑着腰,低头看自己的姿势是否和父亲的一致。这一幕很是富有生活气息,让我们看见了毛主席在生活中和女儿的相处状况。</p><p class="ql-block">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也是毛主席众多子女当中,跟着毛主席时间最长的一个女儿。在李讷的成长环境当中,毛主席很是注意她的成长,小时候就亲自为其启蒙,为其编写的教材内容均是从名著中节选精华,辅以自己的感悟,深入浅出地为女儿传授大道理。</p><p class="ql-block">除了读书方面,毛主席更加注重子女的思想教育。对于子女,毛主席时常把“不要矫娇”这四个字拎出来重点强调,更是让子女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搞特殊。</p> <p class="ql-block">50年代,毛主席和宋庆龄等在北京机场迎接外宾的珍贵留影。宋庆龄是一名伟大的女性,她淡泊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20岁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献身革命。她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解放后为了国家的事务鞠躬尽瘁。</p> <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和彭真在武汉东湖一边散步一边谈工作时留下的珍贵照片。彭真正开口汇报着什么,毛主席凝眉沉思、神情肃穆,每走一步都在考虑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未来,也让人深感毛主席的亲切与伟大。抗日战争爆发后,彭真担任晋察冀分局书记,同聂荣臻一起开创、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彭真先后担任北京市市长、北京市市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亲切接见香港著名影星夏梦的珍贵照片。周围围观者众多,一个是令人尊敬的伟人领袖,一个是内心喜爱的电影明星,大家都兴致高昂情绪激动。在没有整容美颜的年代,夏梦美得惊心动魄,她是金庸先生的梦中情人,也是小龙女的原型。她是上帝的杰作,曾获称“中国的奥黛丽赫本”,她的一颦一笑,令人如痴如醉。</p> <p class="ql-block">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54年,杭州街头,伟大的毛主席正大步走在马路上。他穿着整齐笔挺的灰色中山装,双手插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器宇轩昂、健步如飞,精气神十足,自信而威严!向毛主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夫人在园内散步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身穿中山装,在武汉东湖宾馆散步。在武汉视察期间,东湖宾馆是毛主席居住时间最长,居住次数最多的地方。毛主席身穿简单的中山装,风度翩翩,大步向前走,充满了自信。</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钱学森在聚餐时的珍贵合影,钱老脸上露着喜悦的笑容,毛主席则一脸欣赏地看着钱老。 两人从原子弹聊到氢弹,从火箭聊到人造卫星,可谓是相谈甚欢、激情昂扬。一个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伟大领袖,一个心怀理想、甘愿奉献的伟大科学家。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四月,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武汉并入住东湖宾馆。毛主席对武汉情有独钟。从一九五三年二月至一九七四年十月,毛主席先后四十八次来武汉并入住东湖宾馆,其中最长一次居住一百七十八天,累计居住时间仅次于北京。</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武汉期间,做出过一批影响后世的重大决策,如邓小平复出。第一次喊出"人民万岁"的口号。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战略决策。拍板了诸如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钢铁厂等重大项目。</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身穿他一身钟爱的灰色中山装,面带微笑、心情放松,到背双手健步地走在东湖岸边。站在身后不远的便是毛主席的卫士兼理发师周福明。</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三年五月三十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百忙中抽出时间在有关人员陪同下领着两个宝贝女儿到北京玉泉山游览散步。</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起:叶子龙(毛主席秘书)、李敏(长女)、毛泽东、李讷(次女)、刘思齐(毛岸英烈士爱人),李讷身后为公安部长罗瑞卿。</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六年九月三十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应邀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到机场迎接时的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3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城楼,四大伟人同时挥手的罕见照。照片上,四大伟人同时举起右手,向群众挥手致意。</p><p class="ql-block">虽然四位伟人的动作看起来是一致的,但他们左手的动作,显示出他们性格的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极为懂得相认为党和团结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和李宗仁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珍贵合影,两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共同见证着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照片中的毛主席身着中山装,饱满的额头,中国人熟悉的发型,李宗仁也是心情激动,笑意盈盈。这历史性的一刻真是难得一见,李宗仁是广西桂林人,国民党桂系将领,曾担任过国民党代理总统,后出走美国定居。他能重回祖国并有幸和毛主席站在一起,也体现了伟大领导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七年十月一日晚,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焰火晚会。伟大领袖毛主席走下天安门城楼来到广场,与首都人民群众共同观看焰火燃放。</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周恩来总理、林彪及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陪同下来到人民群众中间的场景。伟人右侧搀扶着他的女军人是时任毛主席专职护士长的吴旭君。</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18日,对于国人而言是无比沉痛的一天。天安门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北京市民百万人,参加了这场举世同悲的毛主席追悼大会。他们表情难受,个个都红了眼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群众的真情流露是将他真正视作自己的领袖,也是对他的充分肯定。</p><p class="ql-block">据统计,仅9月18日当天,就有两万人因哭泣力竭导致晕厥或者脱水被医生抢救,几十个医疗点纷纷爆满,医生从白天一直忙到深夜,才妥善安置好了这些群众。</p> <p class="ql-block">1963年,65岁的周总理与41岁的张茜在人民大会堂,一同接见外宾的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周总理气宇轩昂、英姿飒爽、风度翩翩。张茜穿着端庄得体优雅大气,挎着精致的小手包,尽情展现了东方女性的知性婉约。</p><p class="ql-block">张茜是陈毅元帅的夫人,不仅颜值高、气质佳还是一多才多艺的女子,真正的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她曾在上海一家出版社担任编辑,并自学了英语和俄语,还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除此之外,她的诗词、书法造诣也很高。</p><p class="ql-block">能歌善舞、气质高雅的张茜曾多次陪同周总理出席外交活动,有时也会陪同陈毅出国访问,担任他的翻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九七零年五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大姐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与警卫战士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夫妇都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典范,时常对身边工作人员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非常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个人成长,深得他们的尊敬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宋庆龄等接见外宾</p> <p class="ql-block">1971年,73岁的周总理在中南海的珍贵照片。照片中的周总理表情肃穆威严,他身穿中山装,左胸前戴着的徽章闪闪发光,充满光辉和信仰的力量。他掺杂银丝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虽然脸上的老年斑已经密布,但深邃的眼神中仍然充满着从容不迫、睿智亲和。他一生一心为民,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致敬!</p> <p class="ql-block">1953年秋,天清气朗、风和日丽,朱德与彭德怀在棋盘上厮杀,邓小平等几位四川老乡在旁观看。这张照片被保存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朱德喜欢下棋,即使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他也会偷闲坐下来杀上几盘,而且常常会利用时机和棋局,宣传抗日道理。这不,趁着郊游之便,卫士们支起了行军床,朱总和彭总又开启了棋场厮杀,双方相持不下,专心致志又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八月,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左一)、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左二)、国务院副总理陶铸(右三)、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右一)一同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共同出席检阅全国各地来京的人民群众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1971年1月,手术后的陈毅,回到病房后和家人拍下了这张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围绕在陈毅病床前的四人,分别为张茜、陈昊苏、陈丹淮、陈珊珊。陈毅和张茜婚后相继生了4个孩子,这次有三个孩子来到了医院。早在1970年7月时,他就已经感觉到身体不舒服,有所不适了,但当时因为要出席二中全会,便硬生生推迟到了10月底才回北京治疗。原以为只是一个小手术,但天不遂人愿,在手术过程中确诊为结肠癌,并且已局部扩散。</p><p class="ql-block">得知父亲不好的消息,子女们纷纷回家探亲,守候陪伴父亲身边,陈丹淮是从部队回家探望的,陈昊苏是从农场劳动锻练回来,陈珊珊也是从部队请假回来的,遗憾的是,当时陈小鲁在东北入伍不久,没有回来,陈毅在动手术前也特意叮嘱家人不要通知陈小鲁,让他在部队好好训练。1972年1月,陈毅去世,陈小鲁一直为在父亲去世前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而深感遗憾!</p> <p class="ql-block">贺龙的妻子薛明长得美丽动人,眉清目秀,大眼睛高鼻梁,浑身透着一股书卷气。照片上的孩子也是无限童真,非常可爱。他们二人共育有一子二女,儿子名叫贺鹏飞,两个女儿分别名为贺黎明和贺晓明。照片中大一点的女子是贺老总和前妻的女人贺捷生,一家人聚在一起幸福温暖、其乐融融,羡煞旁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元帅(前左二)在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前右一)陪同下观看比武表演。</p><p class="ql-block">出席观看比武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上将(前右二)、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彭绍辉上将(前左一、著名的独臂将军)。</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元帅(右一)在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端卿大将(右二)、国防部副部长、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大将(左二)、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彭绍辉上将(左一、著名的独臂将军)陪同下视察海军。</p><p class="ql-block">这是几位开国将帅在海军舰艇上亲切交谈时留下的珍贵瞬间。斯人已逝,笑留人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合影照片。照片中之人都是我军著名战将、开国元帅。照片中左起分别是:罗荣桓、刘伯承、林彪、叶剑英、贺龙。</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公安部长、副部长的珍贵合照片,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刚刚成立,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央任命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政委罗瑞卿任公安部长。</p><p class="ql-block">晋冀鲁豫中央局社会部部长杨奇清任公安部副部长。这是刚刚获得任命的罗瑞卿(左二)和杨奇清(右二)的合影照片。站在两侧的分别为警卫战士。</p> <p class="ql-block">病魔无情。1960年,军委召开扩大会议之后,陈赓、萧华、萧劲光留下的一张珍贵合影,照片中陈赓满面微笑,手持一根拐杖,乍一看好似精神状态不错,其实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的脸上透着一丝疲态,身形也是无比消瘦。当时的陈赓57岁,重病缠身生命堪忧,而他就在拍摄这张照片后不久就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享年58岁。</p> <p class="ql-block">1946年,李克农与王光美在重庆的一张合影。照片中的王光美气质优雅,端庄大方,将东方女性特有的优雅风韵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王光美出身津门望族,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被称为“数学女王”,是“学霸”加“校花”级的人物,她还是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1946年,王光美放弃了去美国留学读博士的机会转而去了延安,并在此遇到了一生的挚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拍摄于抗美援朝时期的珍贵老照片。地点是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所在地。照片中均为志愿军总部机关主要领导。</p><p class="ql-block">他们分别是:邓华-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委(右二).杨得志-志愿军副司令员(左二).</p><p class="ql-block">李达-志愿军参谋长(左一).张南生-志愿军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志愿军第一任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邓华任代司令员兼政委。后由杨得志任司令员一职。</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五年九月,邓华、杨得志、李达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张南生被授予中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70年代,钱学森钱老的全家福。照片中的人分别是钱老的妻子蒋英、儿子钱永刚,女儿钱永真。年轻时的蒋英风华绝代,钱老才华横溢,两人郎才女貌、伉俪情深。他们的孩子也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儿子帅气,女儿美丽,德才兼备、舒心亲切,这是英雄的家庭,也是朴实无华的美颜。致敬每一位为国奉献的国之脊梁!</p> <p class="ql-block">1979年的一天,72岁的粟裕大将和家人外出游玩时,留下了这张非常珍贵的合影。照片中,他们一家人都面带微笑,场面非常的温馨和幸福。</p><p class="ql-block">前排分别是粟裕大将夫人楚青和他自己,还有女儿粟惠宁和外孙。后排则是次子粟寒生和女婿陈小鲁。</p><p class="ql-block">陈小鲁则是陈毅元帅的儿子,陈毅元帅又是粟裕大将的老领导,两个人的革命友谊非常深,又是儿女亲家,在当时陈家和粟家的这门亲事,让很多人都羡慕,成为一时佳话。</p><p class="ql-block">当时已经72岁的粟裕大将穿着六五式的军装,戴着军帽,依稀可以看到,他的双鬓已经发白了,但他的身体还是很有精神的。</p><p class="ql-block">看到粟裕大将一家温馨而幸福的画面,感觉还是非常感动的。</p> <p class="ql-block">图为1984年初,粟裕大将与夫人楚青及家人、医护工作人员们在医院病房内的一张留影,照片中的老将军由于病魔的折磨,神态略显憔悴,但他脸上笑容可掬,展示出他乐观豁达的心态。</p><p class="ql-block">晚年他被多种疾病缠身:胸膜炎、心肌梗塞、脑血栓……,每一项听起来都是常人所不能承受之重。此时他住在医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天气寒冷,最终引发了急性肺炎,高烧不退。2月5日,老将军抢救无效离世,享年77岁。</p><p class="ql-block">作为开国大将之首,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先后六次负伤。在遗体火化时发现了三块弹片,这三块弹片也让他一生受尽了疼痛的折磨。根据他生前遗愿,他的骨灰撒在他当年频繁战斗过的地方,和牺牲的战士们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的历史老照片:阳光灿烂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 <p class="ql-block">王树声大将和王宏坤上将</p> <p class="ql-block">许世友将军和聂凤智将军的珍贵合影。照片中两位将军脚踩布鞋、一身戎装,虽然不再年轻,但目光坚毅、霸气外放。许世友和聂凤智是好友也是配合默契的好搭档,在解放战争时期,聂凤智就是许世友第九纵队的得力干将。</p><p class="ql-block">两人感情深厚、长期相处相伴,早在抗战时期,就共同为革命事业而奋斗。而聂凤智的作战能力,无疑也是得到了许世友内心的认可,不然的话,也不会将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王牌劲旅第九纵队交给他。两人同生共死,一起打赢了很多胜仗。</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后,邓华上将和刘亚楼上将在云南的合影。两人曾在长时期的革命和抗战时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照片中刘亚楼看上去心情舒畅,而旁边的邓华看上去心情无比沉重。当时的邓华已经不再是沈阳军区司令员了,他跌了一个大跟头,一跌就是18年。</p> <p class="ql-block">60年代,几位领导人的夫人一起度假时拍的照片,你知道她们都是谁吗?从左往右分别为:蔡畅、李伯钊、郝治平、张洁清、张茜、卓琳。</p><p class="ql-block">蔡畅是李富春的夫人,19岁参加了革命,是长征路上年龄最大的女红军,因她革命经历最丰富,所以大家都尊称她为“蔡大姐”。</p><p class="ql-block">李伯钊是杨尚昆的夫人,曾留学苏联,才华出众,曾担任中国戏剧学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郝治平是罗瑞卿大将的夫人,她曾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任秘书等职。他们相识在战火连绵的岁月里,相濡以沫,共同养育了八个孩子。</p><p class="ql-block">张洁清是曾任北京市市长彭真的夫人。她在六人中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她颜值高气质也很好,同时也是最长寿的,103岁时去世。</p><p class="ql-block">张茜是开国元帅陈毅的夫人,她有才有貌,知性婉约,曾自学了多门外语,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还多次出席外交活动。</p><p class="ql-block">卓琳是邓小平的夫人,她出身名门,毕业于北京大学。他们二人携手走过了58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岸青、邵华在刘思齐的陪同下回到湖南老家,探望分别30年,已经91岁高龄的外婆向振熙,大家拍下了这张珍贵合影。左边为毛岸青的舅舅,也就是杨开慧烈士的亲哥哥杨开智,左二为杨开智的夫人李崇德,右一是杨开智的女儿。家里的老人看到外孙回来了,不仅长得壮实,还成家立业了,心情又激动又高兴,不禁喜极而泣。</p> <p class="ql-block">1982年,12岁的毛新宇和59岁的毛岸青拍了这张珍贵的照片!</p><p class="ql-block">父子俩笑得很开心!</p><p class="ql-block">毛岸青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生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于1923年,7岁时失出母亲,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在苏联生活,还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p><p class="ql-block">1960年5月,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并在1970年生下儿子毛新宇。</p><p class="ql-block">由于身体不好,毛岸青很多时间都是在家疗养,毛新宇就经常让父亲陪着他玩。</p><p class="ql-block">在毛新宇出版的作品中,讲到了他和父亲的关系。他说人家是严父慈母,他家呢?是慈父严母。</p><p class="ql-block">毛新宇还说:我的父亲多才多艺。不但会唱很多流行的苏联歌曲,还会下国际象棋,而且棋艺高。还很吹奏很多乐器呢。</p> <p class="ql-block">1995年,72岁的毛岸青坐着轮椅来到韶山,身边陪伴的是他的妻子邵华,此时他的身体已不是很好,但是一直都心系着老家。</p><p class="ql-block">毛岸青本是一沉稳内敛,无比坚强的人,但来到韶山就好像触碰到了他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他变得像个孩子,呆呆望着10米高的毛主席铜像潸然泪下,久久不曾离开。</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8年,邵华和儿子毛新宇、儿媳刘滨以及小孙子的珍贵合影,也是她最后一次公开的和家人的合照。照片中的邵华笑容满面,慈眉善目,但实际上此时的她,已经身患癌症,时日无多。同年6月,邵华将军因乳腺癌扩散在北京301医院去世,终年69岁。</p><p class="ql-block">她将一生中绝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更值得称颂的是,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将家里人都照顾得妥贴周到。在临终之前,她向儿子交代了自己的后事,那就是将自己与丈夫岸青的骨灰,都埋葬在婆婆杨开慧身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九六九年十月一日,国庆二十周年庆典活动结束以后,李讷(毛主席女儿)和林立衡(林豆豆、林彪女儿、右)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李讷当年二十九岁,任《解放军报》总编辑。林立衡二十五岁,任《空军报》副总编辑。俩人穿的都是"六.五"式军装,林立衡穿的是上黄下蓝的空军制式装服,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1979年,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陪同下,离开上海,来到了北京。一到北京,贺子珍就提出了要求: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的遗容。贺子珍曾经与毛主席相知相伴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在后来也一直互相挂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她没能见上毛主席最后一面,这成为了她毕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所以到北京以后,她就想要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的遗容。当日来瞻仰的人很多,大家都排队,贺子珍也不例外。当她看到安静躺在水晶棺的毛主席时,禁不住思绪万千、泪如泉涌,她只好将头埋在女儿身上,才能不发出太大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当时贺子珍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她已无法独立行走,出了纪念馆,坐在轮椅上的她提出来在大门口拍照片,便将这极有意义的一幕记录了下来。</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贺子珍已是白发苍苍的模样,但她的嘴角带着笑,眼神也愈发得明亮,仿佛回忆起了年轻时的峥嵘岁月。1984年,贺子珍在上海去世,享年75岁。</p> <p class="ql-block">1976年11月24日,首都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指导员贺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参加设计、施工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解放军指导员共八千人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华主席参加了奠基仪式,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亲自为纪念堂基石培土。</p><p class="ql-block">1976年11月24日,华主席在毛主席纪念堂花岗岩基石边,亲手执锹培土。</p> <p class="ql-block">首都工农兵和其他各界代表为毛主席纪念堂基石培土。</p> <p class="ql-block">图片1976年11月2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汪东兴、吴德、陈永贵、吴桂贤、孙健、李素文等为毛主席纪念堂基石培土。</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和岳母曹秀清的罕见合影。他这丈夫娘可大有来头,是杜致礼的母亲,杜聿明的妻子,解放战争后期杜聿明被俘,她在无奈之下带着女儿和婆母到了宝岛台湾过着艰辛的生活。在杜聿明特赦后,她得以重归大陆和丈夫久别重逢,晚年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及妻子、岳父岳母的合影留念,照片中的四人看上去都非常开心。杨老与岳父母间关系很好,他的岳父名字叫翁云光,是原潮州中国旅行社负责人,虽然算起来他们两人相差二十岁的年龄,但是他对岳父非常尊敬。翁云光也曾公开表示,支持认可他们的感情与婚姻,理解女儿的决定。可见都是非常开明的人,并不在乎年龄的差距。</p> <p class="ql-block">张玉凤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的房子虽小但很温馨,张玉凤虽已年过五旬,但气质端庄大方,她丈夫刘爱民曾是铁道部的一位处长,1米8的高个,浓眉大眼、五官立体,他们的两个女儿长得亭亭玉立、十分漂亮,而且事业有成。真是一个幸福有爱的小家庭。</p> <p class="ql-block">有些人18岁懵懂无知,有些人18岁成为了敢死队队员,他淡定从容,慷慨赴死,这是我们的英雄。1938年,台儿庄战役进入僵持状态,日本人已占据台儿庄城区五分之三的面积,双方殊死拼杀,战况惨烈、死伤严重。照片中的小战士勇敢站了出来,他脖子上挂着子弹袋,胸口上绑着手榴弹,显然是要给日军致命一击,最后这位小战士在战场英勇牺牲,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英雄气概永垂不朽。向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在布达拉宫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