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即使北京人,也鲜为人知有这样一个精湛耀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颐和园后山沿着中御路向西,在寅辉城关之前,左手边有一个从山坳里突出来的小山包,可以看到一座半圆形的高墙,墙高约7米,这就是花承阁遗址。花承阁是万寿山后东部一组以佛教为主题的小型园林,其高踞半月形城台之上,也俗称“万寿山半圆城”。</p> <p class="ql-block">花承阁始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有“莲座盘云佛殿”、“多宝琉璃塔”、“花承阁”和“六兼斋”四组建筑,采用了寺院与园林融为一体,巧妙利用地势高差,构成了独特的寺院景观。其中“多宝琉璃塔”是乾隆帝为皇太后庆祝60大寿而建。花承阁是由“样式雷”家族督造的。</p> <p class="ql-block">花承阁,群花簇拥的佛阁。此语出,(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廊庑回缭,栏楯周接。木映花承,无不妍稳。”</p> <p class="ql-block">花承阁——于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破坏,现仅残存殿址、砖墙、石雕、假山。</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里已没有昔日的辉煌,但从遗存的多彩琉璃塔和大型太湖石与基座,就足以惊艳前来的游人了。</p> <p class="ql-block">最精美的当属“多宝琉璃塔”塔高17.8米, 八脊七级攒尖重檐式塔。 塔身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镶砌而成, 并有彩色琉璃浮雕佛像596尊。 塔顶为铃铎式铜制镀金塔刹, 塔刹宝座四周悬有一圈铜铃迎风细响。</p> <p class="ql-block">整座塔身下承汉白玉须弥座, 配有平安如意雕花石栏。塔前有2柱1楼式牌楼。</p> <p class="ql-block">花承阁多宝琉璃塔塔身的佛像浮雕十分细腻和精美。</p> <p class="ql-block">有一方《御制万寿山多宝塔颂碑》 立于多宝琉璃塔前, 为乾隆帝御制碑文。 由汉、蒙、满、藏四种文字镌刻: “万寿山阴花承阁西, 五色琉璃合成宝塔。 八面七层高五丈余, 黄碧彩翠错落相间。 飞栏宝铎层层周缀, 榱楶户牖不施寸木。 黄金为顶玉石为台, 千佛端相一一具足。 坐莲花座现宝塔中, 轮相庄严凌虚标胜。 用稽释典名曰多宝佛塔,偈以颂之......”。</p> <p class="ql-block">高台轴线上有一组坐南朝北的三合院,正殿莲座盘云面阔三间,残存台明、柱顶石及部分后檐墙;东西两侧为面阔三间的配殿,残存台明及部分后檐墙。</p> <p class="ql-block">花承阁莲座盘云佛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莲座盘云殿遗址前的院落中央有一处太湖石盆景。据传太湖石原是北宋皇家园林艮岳中的独峰观赏石,金人搬到中都。乾隆修建清漪园时,将此石移到花承阁院内,并为此石雕琢了精美的汉白玉浮雕海兽须弥座,图案极其精美。</p> <p class="ql-block">基座四面石雕中海浪翻腾,各种奇异怪兽乘风戏浪,姿态优雅,鲜明生动。</p> <p class="ql-block">这些怪兽似鱼、似牛、似马、似禽、似鸟,但又都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动物。想象奇特大胆,造型匪夷怪诞,令人惊讶,给游客留下了难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高台的外缘建37间半月形游廊,游廊的西端接花承阁,东端接六兼斋,现在只能看到留下的基座了。</p> <p class="ql-block">莲座盘云佛殿北有假山与弧廊视线相隔,南侧与爬山墙围成一封闭院落,环境优雅,乾隆皇帝有诗云:湖山雅号赏心主,风月堪称乐事宾。若问六兼斋好处,率逢美景与良辰。皇帝自诩此处兼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和“贤主、嘉宾”二难,故为此建筑取名“六兼裔"。</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赋诗《花承阁》</p><p class="ql-block">梵阁隆崇俯众芳,</p><p class="ql-block">其中端坐大医王。</p><p class="ql-block">恰如玉局十四字,</p><p class="ql-block">极乐于斯现道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