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启心智,圣德传千秋——《论语》导读

恒昌中学赵秋阳

<p class="ql-block">导读教师:赵秋阳</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引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来告诉我们,“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孔子,我们的思想与心智将沉寂在那无边的黑暗之中,没有一点亮光。是孔夫子,带领我们来到了新的精神圣地,他的思想不只是在中华大地上发扬,更是照亮了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知其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p><p class="ql-block"> 孔子出生的时期,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当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前481年)的中期。这时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战争频发,使得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逐渐形成了“士”这一社会阶层。“士”,在当时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过程中,曾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孔子,正是“士”这一阶层的最早的重要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在这以前的文化是被贵族垄断的,但在社会剧烈变动、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时,这种垄断情况就要被迫改变了。孔子顺应了广大人民学习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知识的迫切需要,开创了私人教授学生、传播文化的新教育制度,成为了卓越的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当然,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之秋,他已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合理的人生观。正因如此,他的一生才可以从容不迫一如行云流水,安定稳健一如东岳泰山。重新解读孔子的思想,感悟那延续千年的智慧,足以让我们归根复命,走出一个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荐其作】&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论语》一书,深入体悟了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根底和心魂所在,是在用孔子的智慧摆渡现代人生。</p><p class="ql-block">【品其文】</p><p class="ql-block">(一)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②可矣。”</p><p class="ql-block">「注释」①季文子是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p><p class="ql-block">②斯:就。</p><p class="ql-block"> 遇事三思而后行,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nbsp;</p><p class="ql-block"> 凡事适当即可,过分了问题也会多。如果遇事总是思来想去,就会终无宁日,甚至错过机会,最终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p><p class="ql-block">(二)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p><p class="ql-block"> 忠信的人是有的,在十户里头也能找到一个,但是不像孔子那样好学。所以有忠信的德行,但是未必能成为圣人。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不仅要有圣贤的根基——忠信,更重要的是锲而不舍的好学精神。好学者,不是广学多闻就叫好学而是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p><p class="ql-block">(三)冉求曰:“非不说①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②画。”</p><p class="ql-block">「注释」①说(yuè):同“悦”。</p><p class="ql-block">②女:同“汝",你。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p><p class="ql-block"> 冉求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孔子鼓励他,并非是他的能力不够,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在作怪,画地为牢,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只要努力去做,肯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达到学习的目标。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从而畏惧不前。可以说,人最难克服的事情实际上来自于自身而非其他。只有先破除心灵的枷锁,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自在,才能潜心修行,才能大有作为。</p><p class="ql-block">【赏其句】&nbsp;</p><p class="ql-block">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而只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p><p class="ql-block">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p><p class="ql-block">「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有着乐趣。而通过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p><p class="ql-block">3.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p><p class="ql-block">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p><p class="ql-block">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p><p class="ql-block">「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食月食: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改过后,人们都会敬仰他。”</p><p class="ql-block">6.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p><p class="ql-block">《论语·子张》</p><p class="ql-block">「译文」子夏说:“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p><p class="ql-block">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p><p class="ql-block">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p><p class="ql-block">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p><p class="ql-block">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为人处世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p><p class="ql-block">【悟其道】&nbsp;</p><p class="ql-bloc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