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金 忠</p><p class="ql-block">安徽师范大学老校区坐落在芜湖市赭山脚下,三位先后担任过中文系系主任的著名教育家宛敏灏先生、张涤华先生和祖保泉先生生前创作的诗词合集,取名《赭山三松集》,“三松去后赭山空”,表达的是安师大学子对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的无限追忆和怀念。宛老是1994年仙逝的,享年88岁;张老是1992年仙逝的,享年83岁;祖老2013年仙逝,享年92岁。祖老辞世时,学友多用“先生一去赭山空”表达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安师大中文系(1979-1983)读书时,祖保泉老师先是系主任,后来给我们做了一学期《文心雕龙》专题讲座。当时祖老的《文心雕龙解说》尚未正式出版,我们看到的是黄色封面的铅印本,类似于正式出版物的“清样”,有一种“先睹为快”的感觉。给我们讲课时,祖老已经60多岁,讲课的风格和对学生的要求,许多同学都有追忆,不再赘述。祖老的《司空图诗品注释及译文》、《文心雕龙解说》等著作是黄钟大吕,是祖老作为教育家、学问家的奠基、扛鼎之作,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里我只想谈谈对祖老的几个片段记忆。</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片段是在我们新生入学欢迎会上他对“师范”的诠释。他说“师范师范,就是为人师表,做人模范。”强调:师范毕业生不仅成绩要好,更要培养高尚的人品。记得他还说:师大四年是你们的集中训练期,从长远看,为人师表还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做合格的人民教师,更要注重锻炼自己的人品,他说道德品质修养也是伴随教师终生的。祖老讲话近似于讲课,围绕一个主题,发散性讲解,这算是我进师大的第一堂课,也是第一次听祖老讲话,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知什么原因,几十年过去了,祖老的这些话,言犹在耳,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片段是祖老关心学生的故事。大学毕业多年后有一位校友告诉我:他考研究生得益于祖老的引荐。因他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县城中学当老师,几次参加公考未被录取,情绪低落。遂带着自己撰写的论文习作求教祖老,向祖老说明了考研的想法。祖老可能是认为“汝子可教”再加上与乃父曾经是同窗的原因,亲自给他指点迷津,建议他报考某“冷门学科”,完成心愿。他说,“祖老还给我的究生导师写了引荐信”。据熟悉祖老的同门学友介绍,在执教生涯中,祖老的习惯做法是对学生普遍要求比较严格,精心点评指导学生的课业。遇到学生写的有质量的文章,他还积极帮助推荐发表,以尽“先生”提携“后生”之责。</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片段是捧读祖老《丹枫词稿》的感受。诗词往往是个人的真情流露。《丹枫词稿》中收集了祖老72首词,感觉每一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感怀。祖老补写于1946年的《虞美人·永绥抒情,示粹然》这首词,模拟岳飞的《满江红》风格,表达了祖老青年时在抗日战争烽火岁月“怒发冲冠”的豪气,全词如下:</p><p class="ql-block">英年一似春花绽,却遇倭奴乱。</p><p class="ql-block">湘山酉水寄萍踪,同是少年时候《火苗》红。</p><p class="ql-block">登楼北望心冲血,水剩山残缺!</p><p class="ql-block">栏边把臂发冲冠,誓握龙泉双剑复河山!</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年轻的祖老得到一本中原新华版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大获裨益,立即写了一首词:“鹧鸪天·恭读《讲话》题封底”</p><p class="ql-block">晓谕文章忌脱空,雕龙翻自成雕虫!</p><p class="ql-block">多情莫道真难写,刻意求工偏不工。</p><p class="ql-block">明事理,画形容,诗情画意并葱茏。</p><p class="ql-block">而今着力缘何处,端在人间实践中。</p><p class="ql-block">1979年祖老读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一文后,顿生感慨,遂填词《虞美人·读文有感》:</p><p class="ql-block">重提“四化”为长策,动我心头热。</p><p class="ql-block">白头朝暮笔耕忙,自有案边同伴。</p><p class="ql-block">夜来香。</p><p class="ql-block">多情粉笔时飞沫,哪怕全身雪!</p><p class="ql-block">吐丝情愿比春蚕,得似烛光明灭。</p><p class="ql-block">也心甘。</p><p class="ql-block">1979年年近60岁的祖老到安师大六安分校授课,访老友,遂填词,调寄“鹧鸪天”:</p><p class="ql-block">偶出山楼动辙尘,幽篁村里访亲人。</p><p class="ql-block">入门惊叹容颜改,握手欢欣老骨存。</p><p class="ql-block">登讲席,课诸生,豪情也似友情深。</p><p class="ql-block">两家桃李迎风笑,江北江南总是春。</p> <p class="ql-block">1982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离校,祖老情不自禁,作两首“浪淘沙”纪念。</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常记赭山青,花树森森,</p><p class="ql-block">几人吟诵坐花阴。</p><p class="ql-block">还踏月光花外路,百步诗成。</p><p class="ql-block">何必动离情,报国坚贞。</p><p class="ql-block">栽桃植李作园丁。</p><p class="ql-block">满苑青苗凭灌溉,花发枝荣。</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握手送君行,还指园林:</p><p class="ql-block">水杉标路独亭亭。</p><p class="ql-block">时或斜风或斜雾,总是青青。</p><p class="ql-block">此日正芳春,意气纵横。</p><p class="ql-block">好将彩笔赋深情。</p><p class="ql-block">大业千秋先四化,珍重前程。</p><p class="ql-block">阅读祖老的《丹枫词稿》,最深切感受就是词风高朗、词品脱俗、意境开阔,深含师品师德,犹如春风化雨,给人以心灵启迪和精神教化。</p><p class="ql-block">两袖清风作师范,百篇诗意寄情怀!</p><p class="ql-block">“赭山三松”作为职业教育家,在自己专攻的学业之外,都热心古典诗词创作。他们生前每有佳咏均见于校报或《清明》等文艺杂志,有人说“赭山三松”的诗词共同的特点是爱国爱党爱教育。常言道“言为心声诗言志”,他们从旧中国走来,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领袖,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他们善于用诗词记录国家大事和社会变革;他们还喜欢用诗词表达亲情友情和浓浓的师生之情。</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纪念祖保泉先生仙逝十周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