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润的晚风夹杂着丝丝凉意,带来了春耕的讯息,我们的珠海之行也临近了尾声,但我们的学习未曾止步,收获也不曾消减!3月13日,在项目组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走出课堂,上午分组参观了珠海市香山学校和珠海市夏湾中学,下午全员前往港珠澳大桥开展现场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观摩考察:参观珠海市夏湾中学和香山学校</span></p> 夏湾中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九时许,大巴缓缓驶入夏湾中学。刚一下车,几乎所有人都被一连串稚嫩却又铿锵洪亮的口令口号声音所吸引,循声而去,方才知晓这声音是从不远处的运动场上传来。经学校负责人的介绍,我们才知晓原来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在进行新生军训。绿茵场上一个个飒爽的少年英姿,汇聚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中学组全体学员认真聆听了夏湾中学年轻而又“老道”陈沛健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陈老师年纪不大,却在其短暂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且极富借鉴意义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以《基于心理效应的教育教学实践心得》为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从教以来所有的育人经验和智慧心得,向我们分享了“36+26+31+6”共计99条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内容涵盖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师生关系构建等多个方面,不仅有具体的实践操作,更有教育理论的支撑,实乃一场极具启发意义的视听盛宴。比如,为学生定制奖品,小小的奖品更具珍藏的价值;定制班级专属文具,令学生倍感珍惜;信念赠学生一块红包,与学生“一块”努力;借鉴企业模式为学生过集体生日,增强班级凝聚力;与学生共进晚餐,创设与学生亲近的机会,增进师生情谊;巧妙地中考板书设计,为学生减压鼓劲;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成长地点点滴滴……他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展现了他从教以来不断实践创新和思考探索的累累硕果!他的倾囊相授,让我们此行收获慢慢!分享结束,很多学员仍然意犹未尽!</p> 香山学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组的老师们,在香山学校的校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美丽的校园,感受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书香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分别听取了《香山学校的变革与超越》、《香山学校德育课程视界》和《香山学校劳动范式探究》三个讲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现场教学:参观港珠澳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3日下午,全体学员奔赴港珠澳大桥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2018年10月24日一午9时开通运营,共历时八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港珠澳大桥的意义: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是“中国名片”,是“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中国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贯通粤港澳大湾区的“脊梁”,是中国打造超级湾区计划的战略一环。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两个特区和九个城市要协同发展,需要配备完善的交通硬件设施。港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的规划中,港澳未来仍将作为“超级联系人”和“精准联系人”,在国家发展大局和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所长。它拉近了港澳与内地的距离,让港澳“背靠祖国”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可以更快更好地共享国家发展红利,搭上国家发展快车。有了这座桥,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陆路车程从3个多小时缩减到了半个小时,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由此成型。港珠澳大桥投入了1千多亿元建设成本,但其打造宜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拉近人心距离的社会效益,无法用金钱计算。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港珠澳大桥,犹如一条巨大的长龙盘踞在广阔的海面上。近观其景,目极之处,感觉非同一般。以港珠澳大桥为缩影,我们深深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和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为自己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深感自豪和骄傲。俯首沉思,更觉作为教育人的吾辈责任之重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专题讲座: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科教学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家教育部连续颁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这一系列政策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了切实迎合当前教育的发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是无数教师无法回避,也正在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为此,3月1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鼎权博士为全体学员带来了题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科教学能力》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鼎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教育技术学和教育经济管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鼎权博士指出,学科教学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组织能力、教育过程监控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五个维度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又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获取信息资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必须具备创造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解决和应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课堂教学结构带来了挑战,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受到限制,课堂教学结构变得更加灵活,课堂逐渐走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得到重视,以自学、合作、分享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自我评价和激励评价成为了主要的评价方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的发展,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科教学能力,便是这潜藏的良机。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改变,探索教学新模式,要努力寻找突破,打造与学情相适且具备特色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讲授或反馈互动教学的行为与学生自发的技术支持的学习行为并行。教师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通过技术让学习更有趣;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数据,将各种相关的技术穿插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活动;通过自适应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做到查漏补缺又得到优势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