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一、什么是血糖?</b></p><p class="ql-block"> 血液中流动的葡萄糖简称为血糖。</p><p class="ql-block"> 葡萄糖是我们进行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叫做血糖值,一般使用的单位为mmol/L。</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二、健康人体的血糖浓度维持在多少?</b></p><p class="ql-block"> 健康人体内有一套精密的调控系统,通过胰岛素等内分泌激素来保障我们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一定的范围,晚餐后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即使十几个小时没有进餐,也能保证空腹时血糖稳定在3.9~6.1 mmol/L之间,为身体提供基本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长时间没能及时就餐肚子饿时,或者是刚刚进行了剧烈运动消耗了大量的血糖时,身体就要通过调控系统动用库存的糖原或皮下脂肪来提高血糖水平,为身体提供能量。</p> <p class="ql-block"> 饱餐后,随着食物吸收、淀粉等分解成葡萄糖,血中的葡萄糖升高,刺激胰腺迅速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并把这些作为能量的葡萄糖运送给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或体力活动消耗掉这些葡萄糖,多余的葡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如果还有盈余,就会转化成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所以,健康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不会超过7.8 mmol/L。</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三、什么是糖尿病?</span></p><p class="ql-block">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或终生治疗的代谢性疾病, 导致糖尿病的病因有多种,胰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 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最常见的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缺少体力活动、进食过多高热量高糖饮食导致,常伴有超重或肥胖。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血管老化、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全身多种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脑血管、眼、肾、神经,或者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等,如果引起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残疾或者死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四,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而绝大多数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在发病之初症状并不明显,或者只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很难引人注意。若不加以重视,则会随着糖尿病的慢慢发展,引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p> <p class="ql-block"> 不典型的症状可表现为皮肤反复感染或感染长期不愈、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尿中有蛋白、食物模糊、下肢麻木、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五、如何诊断糖尿病?</span></p><p class="ql-block">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见表1-1,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典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时需改日复查以确认诊断。</p> <p class="ql-block">注:OGT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不能以此时的血糖值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再确定糖代谢状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六,糖尿病有哪些类型?</span></p> <p class="ql-block">根据病因,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目前认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因素有关。且多发于青少年和儿童。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常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非肥胖体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2型糖尿病发病除遗传易感因素外,主要与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高能量饮料,纤维素减少及现代化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多见于中老年。近年来也越来越年轻化。起病缓慢而隐匿,不易辨别,多有超重或肥胖,“三多一少“症状不典型,也可出现反复性低血糖等症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病因学相对明确的糖尿病,主要包括以下8种:</p> <p class="ql-block">(4)妊娠期糖尿病。</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误区解析</u> </p><p class="ql-block">1.测指尖血糖可以诊断糖尿病?</p><p class="ql-block"> 指尖血糖测定的是末梢血的血糖值,是初步筛查糖尿病和日常监测血糖控制情况最常用的方法,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糖尿病确诊必须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用尿糖检测结果诊断糖尿病?</p><p class="ql-block"> 尿糖阳性不能作为确诊糖尿病的依据。因为造成尿糖阳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血糖增高性糖尿、血糖正常性糖尿、暂时性糖尿、假性糖尿等。因此,尿糖阳性指标只能作为筛选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具体诊断需要进一步联合血糖检测结果判断糖尿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糖尿病会传染?</p><p class="ql-block"> 糖尿病不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造成的,不会通过任何方式传染。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请病友们切勿将“遗传”和“传染”混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糖尿病可以治愈?</p><p class="ql-block"> 不能,不管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目前都无法做到治愈。一些年轻、肥胖、没有并发症的初发2型糖尿病病友通过饮食或运动等生活干预使血糖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从而实现糖尿病缓解的状态,但这并不等于根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1, 51, 51);">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1, 51, 51);">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位于外科楼16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1, 51, 51);">门诊位于门诊楼三楼14诊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1, 51, 51);">我们和您在一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