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宅 <p class="ql-block">沈宅:位于香花桥东侧,西汇上塘街23号,沈宅是江苏苏州甪直镇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于1873年,距今有130年历史,是甪直古镇保存较完好的豪华宅第,建筑布局有亦仕、亦商,前店、后宅,左坊、右铺的特色。原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现向游客开放的只属西部的720平方米,沈氏拥有众多的产业和财富,清末民初以来,“沈半镇”就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沈宅有干墙门、仪仗厅、大厅、乐善堂、书房、楼厅等组成,建筑典雅,装饰洗炼,雕刻细致,是典型的苏式古建筑。电视剧《红楼梦》、《围城》、《洒向人间都是爱》及电影《玫瑰旋涡》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摄。</p> 沈柏寒生平展 <p class="ql-block">沈柏寒 ,甪直人,光绪年间重建甫里书院的沈宽夫就是他的祖父,他七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沈柏寒是沈家长子,其祖父特别疼爱他,从小就得到名师的指点,打下了旧学根底,21岁时东渡日本,入 早稻田大学 教育系攻读,在日本,他学到了新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并且开拓了视野。</p> <p class="ql-block">沈柏寒23岁时,沈宅大家庭内部发生了严重纠纷沈柏寒的闭塞,认为必须启迪民智,于是确立了教育救国的思想,把甫里书院改为甫里小学,从事教育事业。</p> 乐 善 堂 <p class="ql-block">乐善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沈宅的精华部分。这</span>座三开间正厅是甪直镇上最豪华的建筑,不仅高大宽敞,雕饰遍布,且因前后做重轩,东暖夏凉,四季皆宜。 </p> <p class="ql-block">堂内有两幅抱柱联,其一:经济有成,事业俱自苦志起,读书最乐,俊彦都由名教来;其二:和气祥光,请声美行,尊德乐义,合泽戴仁。前一幅是教育子孙的话,后一幅则是跟堂名有关,是希望由“乐善”而达到的至高境界。</p> 张漫绘画作品展 <p class="ql-block">沈宅楼厅现在辟为“江南文化”艺术作品系列展,目前展出的是张漫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张漫:原名张美根,1967年2月生于苏州,现为吴中中等专业学校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苏州市吴中区政协常委,2001年被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苏州市美协理事,吴中区美协副主席,96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00年结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画研究生班。中国画《江南秋色》、《江南寻梦》、《枕河人家》,《江南追梦》等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展览并获奖。</p> <p class="ql-block">秋风夕照</p> <p class="ql-block">留客遥指雨后山</p> <p class="ql-block">听琴酌酒</p> <p class="ql-block">秋风图</p> 沈 家 厨 房 <p class="ql-block">楼底为灶间,保留了当时大户人家的炊膳陈设。</p> 王韬纪念馆 <p class="ql-block">王韬纪念馆:为弘扬王韬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1998年政府筹建了王韬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韬园三部分。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钱君甸题写馆名,雕塑家王大进为纪念馆制作了王韬半身铜像。</p> <p class="ql-block">王韬纪念馆坐东面西,背园面街,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早期是金融界人士沈再先老宅,面积 760平方米,共二进。</p> 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 <p class="ql-block">王韬(公元1828年—1897年):近代著名思想家,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甪直人,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促弢,又号天南遯叟,出生于书香门第,18岁以第一名考中秀才。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接受英国传教士麦都思邀请,到英国教会在上海的墨海图书馆工作,从事编译西学书籍达13年,广泛接触了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王韬被誉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早年在上海书馆内编译西学书籍,后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创了文人论政的传统,其变法思想亦对后来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回顾王韬一生,康有为发出了“结想在霄汉,即事高华嵩”的赞誉。</p> 王韬生平介绍 鸳 鸯 厅 <p class="ql-block">鸳鸯厅:上悬匾额“蘅花馆”,大厅正中竖有高大的木雕屏风,屏风前置有王韬半身铜像,厅柱上分别镌刻着王韬自撰的对联:“短衣匹马随李广,纸阁芦帘对孟光。”还有当年康有为题赠给王韬的对联:“结想在霄汉,即事高华嵩。”</p> 韬 园 <p class="ql-block">韬园是王宅的后花园,一座精致的长廊,廊架旁边有假山池莲,杂色灌木掩映其中,环境十分幽静。</p> 涤 砚 轩 <p class="ql-block">涤砚轩:长廊头有座小轩,轩名“涤砚”,柱联是:“窗开千里月,砚洗一溪云”。这与王韬放眼观世界,改革旧制度的意境吻合。</p> 万 盛 米 行 <p class="ql-block">万盛米行:叶圣陶小说名篇《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一家米行,该文被选进中学语文教科书,万盛米行也随之闻名。其原型是甪直镇南市上塘的万盛恒米行。</p> <p class="ql-block">万盛米行始创于民国初,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 合伙经营。是“前店后场”的格式,店前的河埠头,就是装卸谷米的码头。一到新谷登场,这里舟船汇集,就会出现小说中所描绘的热闹场面。</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万盛米行,位于南市下塘街南面,门面为三开间朝西店铺,面对河埠。店铺设有售粮高柜,店铺后则是宽敞的石板大院,两廊陈列有稻作农具、加工谷米的各式器具,集江南农具之大成,再现了民国年间江南米市的风貌,成为一处具有水乡生活特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万盛米行码头</p> 叶圣陶名著《多收三五斗》 <p class="ql-block">“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坚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里面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这是叶圣陶的小 说名著《多收三五斗》里描写的景象,“万盛米行”也因此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叶圣陶</p> <p class="ql-block">《多收三五斗》连环画</p> 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 <p class="ql-block">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9月,陈列了7000多年前的石锛、石镰;良渚文化晚期的青铜家具;汉代时期的铁制农具;六朝以后出现的犁辕(由直辕--曲辕);宋、元、明、清时期趋于完美的一系列农具。给自古便傍水而居,以农业发达著称的古镇甪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作为长江流域稻作文化的代表地区之一的角直,无论在农业工具、耕作技术,还是农作物的驯化和栽培上都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农具博物馆所征集到的本地区农具布置而成,按照农业生产的工序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分耕地整地、播种移栽、中耕除草、灌溉管理、收获运输、脱粒加工、称量7个单元来陈列,共计100多件展品,展示角直传统农具的概貌。</p> <p class="ql-block">农耕文化是甪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水乡农具博物馆,能从耕作工具的发展进化中,一窥农事耕耘之变迁。中国农具之发展,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具,到铜铁木竹的配合,从而发展到小手工业生产的农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江东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锌、犁壁、犁底、压镜、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盘等11个零部件组成。犁锌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鐵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盘可以转动。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p> <p class="ql-block">牛耙(耖):铁木结构的碎土器,长方形的外框中,内有可演动的木齿轮,由牛牵拉,人属其上,在水田中碎土平地。</p> <p class="ql-block">牛耙(耢):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果铁齿,把果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p> <p class="ql-block">犁地:犁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以翻土为主要目的并有松土、碎土作用。犁地通常是用牲畜牵引,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农船:水乡地区农船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使用频繁,装稻载柴,果米积肥,都离不开农船。吴地农船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有驳船、四舱船、藕船、网船、扁舟及老鸭船,但最常用的是中型和舱船,它形扁身轻,舱大船稳,阻力小,行驶快,装载便利。</p> <p class="ql-block">石磨: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一般用人力或畜力驱动,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p> 后 记 <p class="ql-block">摄于2023.3.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