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疾病作斗争(《我们这一辈子》之二十四)(上)

由心品

<div><br></div><div>随着年岁越来越大,我们主要面对的就是疾病的发生。80年代末期,一次老黄咳嗽病发作,就去附近一个石膏矿办的诊所看病,医生姓洪,我们和他还算熟识。第一天打了吊针后,晚上老黄的小便不太通畅,但还可以解出来。</div><div><br></div><div>第二天我陪他去看病时,给洪医生说了这个情况,洪说是药物反应。我问,是否可以不用这种药?他说把量开小一点。我不好坚持己见。打针以后,到了晚上老黄又是排尿困难,而且加重,基本排不出来,一会儿又要排,但又滴不出来。折腾了一夜。后来其尿液过多,才自行流出了一点。</div><div><br></div><div>看来问题复杂了。我想,如果导尿,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到应城县人民医院看门诊时,泌尿科主任魏某说,门诊不能导尿,要去住院。我虽然不是医生,医疗常规多少也知道一点。导尿本身又不是什么大手术,有必要住院吗?当时我们的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矿里拖欠工资不发,药费分文不能报销,我们连住院费都交不起。</div><div><br></div><div>实在没有办法,我想到急诊科的雷医生是由石膏矿调来的,就去找他,谁知他不在,正好是急诊科主任李玉中值班,我就把情况讲了一下。李主任倒很爽快,马上动手给老黄导了尿。导完尿后,老黄感到非常舒畅,整个费用只花了10块钱。我们向李主任道谢,这次总算又遇到一个好人。</div><div><br>有一年我感到胃痛,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最后检查的结果不是胃病,而是胆结石,有几颗大的,最大的是一公分多,还有不少是沙子状,病情比较重,需要开刀。儿子给我三千元钱,要我动手术。我不太想动,就拖了下来。<br></div> <div><br></div><div>后来儿媳妇告诉我,她们单位有个老人也有胆结石,后来每天吃黑木耳,吃了一段时间后去检查,结石没有了。于是我就天天吃黑木耳,吃了一年零九个月,到了天气不冷不热的季节,儿子来信催我去把手术做了。我到县医院去做了个B超检查。</div><div><br></div><div>做完检查后,做B超的医生问:“你检查什么?”我说:“检查胆结石。”他问:“你有什么胆结石?”我说:“原来检查有胆结石,我准备开刀,所以再来检查。”他问:“你在哪里检查的?”我说:“在中医院。”他说:“那肯定搞错了。”我就把原先在中医院检查拍的片子给他看。</div><div><br></div><div>他看了后说:“片子上确实有。那你是怎样好的呢?”我说:“我是吃黑木耳吃好的。”后来我常说,这是儿子媳妇的一片孝心所致。后来这三千元我也没有花,别的孩子有困难就给他们用了。</div><div><br>1999年儿子调往无锡轻工业大学任教。2001年他住了新房,邀请我们去他家。我们从武汉坐轮船到南京,再坐火车到无锡。原打算到南京后直接搭车去无锡,儿子也是这个意见。但船快到南京时,老黄突然改变主意。因为南京是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加上还有几家亲戚,他想探望他们以后再去无锡。</div> <div><br></div><div>尽管我和同去的大女儿都不同意这样走,最后在他的坚持下还是在南京逗留了好几天。旅途疲劳,跟亲友相聚精神很兴奋,同时也很劳累,再加上饮酒有些过量,在路上走时间太长,出了汗,受了凉,到要去无锡的那天早上,他开始咯血了。<br></div><div><br></div><div>咯血后他没跟任何人说,也没有告诉我,直到上了火车后,我发现他神情跟平时不大一样,一直不讲话,又去了一趟厕所,就问他今天怎么了。他才低声跟我说:“我今天有点咯血。”</div><div><br></div><div>我当时大吃一惊。他咯血是我们全家人最害怕的事,特别是我更为惊恐。但火车已经开动,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希望这两个小时赶快过去,反而安慰他说不要紧,很快就到了,拉着他的手,虽然心里忐忑不安,还要装出一副无事的样子,怕他的紧张对病情不利。</div><div><br></div><div>火车到站,儿子在站台上接我们。我对儿子说,爸爸咯血了,不到家,直接去医院。儿子听了非常吃惊,立即打的送我们去医院。到医院后,经我们说明情况,医生先给他吊上止血药,然后再去办理住院手续。儿子怕我太劳累,就让大女儿照料,先送我到家,再回医院照料。那个晚上他们两人在那里照应。<br><br></div><div>(作者段辉智)<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