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3月13日上午,新宁路小学开展“让素养落地 为教师赋能”语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次活动,学校有幸邀请到了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新城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育督导专家王霞老师为我校教师做专业点评与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是语文教研组的一场盛会,更是前期王霞老师引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验收活动。我校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自身付出的辛勤汗水,也离不开组内教师多次磨课的互帮互助,更离不开王霞老师的专业指引。</p> 备课磨课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在前期准备阶段,王霞老师与侯茜老师、师晨老师以及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到此次备课、磨课中,立足新课标语文四大核心素养,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不断研讨教学方法,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等进行了专业、细致地指导。在王霞老师和学校骨干教师的协助下,经过多次的探讨、修改和磨课,侯茜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和师晨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于3月13日开展了课例展示及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备课阶段,王霞老师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对侯茜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进行指导。磨课过程中,王霞老师从教材分析,到课前、课中、课后三次学习单的设计,再到每一次学生分享、交流支架的搭建,她倾其所有的教授,让侯老师逐渐从迷雾中明晰任务群在每一个单篇课文中的落实,让原本陈旧的课堂有了满满的新能量。虽然王霞老师只能在线上指导,但是专家的指导、领导的关注一直都在继续,一直从未停止。同教研组的骨干教师们也带领着侯茜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写作背景、编者意图,在老师们的细致指导下,《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师晨老师执教的《八角楼上》在磨课过程中,二年级老师体现出了极高的集体凝聚力。李国红老师提出:教师语言应该更加严谨,给予学生的评价语可以更加有指向性,从而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要向课堂要质量,要让学生在每节课有提升,每节课有成长。岳老师则根据学生学情对教学环节不断优化调整,对青年老师的成长倾囊相授,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组内其他青年教师也对师晨老师的课例提出了各自的优化意见,老师们在不断地磨课中,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p> 课例展示现风采 <p class="ql-block"> 3月13日,我校语文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促交流、以课促学习,达到互鉴共进的目的。参与展示的两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之外,潜心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之中,关注学生的学,注重学习方式的指导,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师生对话入情入境,小组合作学习有章有法,课堂充满智慧与激情。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抑或是应对学生的教育机智,都可圈可点、亮点频现,呈现出了一堂堂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课堂。</p> <p class="ql-block"> 侯茜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一课上课伊始,侯老师设置了“采访老人”这一情境,引导学生以任务为驱动,通过走近老人、感受奇迹、感悟品格、发现表达四个板块的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思考、动笔、动嘴中参与了整个学习的过程,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落实了新课标中的四大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师晨老师执教的《八角楼上》聚焦“任务情境”的有效创设,引导学生开展欣赏、交流等活动,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互帮互助、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机会。以学习共同体展开学习活动,“小老师”们互帮互助读课文、互帮互助学生字, 突出学生主体,鼓励他们读正确流利,运用多种方法自主巧记生字,找出需要提醒的字音、字形,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p> 教师说课展思路 <p class="ql-block"> 在课后的反思中,侯茜老师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了新课标任务群以及四个核心目标在本节课的落实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侯老师紧紧抓住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最终感悟到“青山不老,精神永存”。最后在反思不足时,侯老师说到自己课堂评价语的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让师生之间缺乏了相互间的交流、鼓励和信任。</p> <p class="ql-block"> 师晨老师借助思维导图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师晨老师在授课后总结到:在课程设计中着重体现了一个基础型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以落实任务群教学模式为出发点设计课程,可以更好的规划本课内容,同时在课堂积极落实四大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树立起学生良好的文化自信心。但自己在课程落实的过程中,也有遗憾。比如问题过于琐碎,教师语言可以更加严谨,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自助学习空间等,但相信道路且长,行则将至!在经历不断地改进磨炼后,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升。</p> 专家引路点迷津 <p class="ql-block"> 王霞老师以“深耕课堂 云端教研”为主题,为两位授课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点评。王霞老师认为:本次课例展示环节中,不论是《青山不老》还是《八角楼上》都能看到两位老师聚焦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紧扣教学目标,以学习任务单为驱动,层层递进,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从教学过程看,两位老师都体现了鲜明的个人教学特点,教态亲切自然,整个教学节奏张弛有度。但老师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模式的建构。为此王霞老师指出以下四点:</p><p class="ql-block"> 1.2022版课标首次提出 “学习任务”,标志着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教学中老师们一定要围绕“学习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务实变革,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学习任务驱动”中的“学习”是核心中的核心。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 2.读懂教材,改进备课方法,改进课堂结构。语文教学离不开文本,因此老师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本解读能力,文本解读时要具备目标意识、文体意识、主体意识和读书意识。</p><p class="ql-block"> 3.转变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真正做到学生为本,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上,老师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三种学习单来扎扎实实的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 4.注重“读写一体”,树立读写意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发挥了名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也为我校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落地生根。相信有了教师间的交流研磨、领导专家的点评指导,我们未来的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p><p class="ql-block">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让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并肩,赋能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