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

泉山学校心灵驿站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少年心理健康,围绕加快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优化中小学生精神卫生资源统筹和诊疗机制等带来了相应的议案和提案。</p><p class="ql-block">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就重点从家庭角度来聊一聊,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成心理阳光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心事,你了解吗?</p><p class="ql-block"> 不久前,一个亲戚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孩子进门之后就感觉闷闷不乐,不打招呼不说话,自己坐在角落里,我问这个亲戚,孩子是有什么心事吗?亲戚就跟我说起来孩子的近况。</p><p class="ql-block"> 孩子今年上初三,不久前考试成绩从年级十几掉到了一百四十多,和班级同学的关系也因为长时间网课,疏远了。这学期开学后,孩子在家经常发脾气,有时候还自己望着窗外流泪。说到这,孩子忽然说:“妈妈别说了,我心情不好。”我这个亲戚看了孩子一眼,冷冷地说:“小孩子有什么心情?”</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面咯噔一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重视、不理解,有的以为孩子可能到了青春叛逆期,等青春期过去自然就好了,即便有的孩子被确诊抑郁症后,家长还会认为孩子是为了逃学而装病的。</p><p class="ql-block"> 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代表委员提建议出良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农工界别小组提交了《关于关注青少年精神卫生工作 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案》,建议依托社区开展父母课堂,利用晚上、节假日等休息时间,给家庭特别是父母普及心理学知识。</p><p class="ql-block">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樊董伟看来,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家长存在不认可、不接纳的逃避现象。他建议,学校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开展沟通,引导家长正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其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建议,把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医保,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他还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用规范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有效跟踪。</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这些信号,老师家长要留意</p><p class="ql-block"> 其实很多时候,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出现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期间,孩子会向家长、向老师、向同伴发出“求救信号”,比如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失眠早醒等情况,又或者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这些都是信号。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也要重点关注。</p><p class="ql-block"> 老师如果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这些都可能会是孩子发出的“信号”。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老师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成心理阳光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很多家长也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会发出疑问“到底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呢?”</p><p class="ql-block">孩子被爱和被接纳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从幼年起就能享受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根基坚固的自信也会让他们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而不是自暴自弃。</p><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父母无条件的接纳,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心理阳光的孩子,背后也会有个阳光的家庭。</p><p class="ql-block">父母控制欲低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源于父母的控制欲太强。当控制欲渐渐变成一副枷锁,孩子慢慢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 孩子一开始会畏惧父母的威严,选择服从,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焦虑与压力也成倍增长。</p><p class="ql-block"> 当大人以心疼孩子、怕孩子走弯路为借口,干涉孩子生活的一切,巨大的心理压力就会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支持孩子独立性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作为大人,我们最常忽视的是孩子所背负的痛苦,人生的每个阶段,痛苦和压力都是相对出现的。</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种压力,家长要做的第一步,不是替孩子消除压力,而是教他如何和压力相处,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p><p class="ql-block">这要求父母多放手,多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在一件件小事里,挫折教会孩子的是经验和教训,成功带给孩子的是成就感与自信。</p><p class="ql-block"> 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积极的孩子,就是赋予孩子获得人生快乐与幸福的能力,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成功。</p><p class="ql-block">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心怀阳光、快乐成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文转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供稿:刘华菊 审核:杨晓萍 张显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