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十一章 </span></p><p class="ql-block"> <b>去来都是家人,上下岂止亲情</b>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77)</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袁泉十分有耐心,继续解释说:“那个字啊,读‘徒劳’,意思是没有什么用处,无益地耗费力气。”</p><p class="ql-block"> 昙圆又问:“这个(挣扎)呢?是什么意思呢,妈妈?”</p><p class="ql-block"> 袁泉感同身受,说:“那个啊!哦,读‘挣扎’,意思就像妈妈一样,只有一个人和你在一起,也要全力以赴,想尽办法支撑起这个家,培养教育你长大成人。我们两个都要‘全力以赴’!”</p><p class="ql-block"> 昙圆的问题很多,再问:“为什么只有你和我在一起呢?”</p><p class="ql-block"> 袁泉一愣怔,说:“你爸爸……哎,别问啦!”她仍然隐忍住,不说出她的混账话,自己诅咒了自己遭殃……可不能告诉儿子,是妈妈说过那样的混账话啊……</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九年、第五个教师节的同一个时候寄来的。收发室的唐德兵送到袁泉的办公室来了,另一个印刷品邮件。袁泉看见寄件人处,照样写有“内详”二字。她撕开邮件一看,是本“周末丛书”:《世界爱情赠诗选》,群益堂出版,发行;7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33,000册。比起前一册《外国诗人成名作选》的印数1-356,000册,少了323,000册;悬殊太大啦!</p><p class="ql-block"> 袁泉觉得奇怪,惊异……但她没有说什么,拿回家放进书柜里。她想:我的爱情在哪里呢?说不清楚。我和昙华的爱情,怎么述说和评价呢?真是“欲说还休”“当初悔不,离散强作笑……梦里近,梦醒遥”啊!</p><p class="ql-block"> “不是吗?啊?”袁泉反问她自己。</p><p class="ql-block"> 中国自从《诗经》以来,已有两千多年诗歌传统的大国,也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传统风俗和习惯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p><p class="ql-block"> 如像农历十月初一吃糍粑,也是一个国民的传统习俗之一。</p><p class="ql-block"> 山川县雷鼓镇的乡坝里头也不例外,时兴庆祝这个习俗喜庆日。大家都要吃糍粑,并用糍粑把摘来的野花,如像野菊花啊、美人蕉啊、秋海棠等等,粘在牛角角上,慰劳它们耕田耙地,辛勤劳作整整又是一个年头,应该得到庆贺和奖励。</p><p class="ql-block"> 虽然十月初一吃糍粑这一个节日,不像端午、中秋之类的节日。但是,即使是十月初一这样的节日,昙凯或者闵秋月,都会给袁泉或者昙圆打电话来——又提到说话有反问句式的习惯。他们说话也有一个反问句,问道:“你们是来还是不来啊?啊?”</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的那些年代,是这样的习惯。到了九十年代也是这样问的。在新世纪里,有时候照样是这么一句话。袁泉有时候会回答说:“对不起二老。我要参加校务会!”接着,她赶快以昙圆的口气补充说:“就让昙圆去代替我,问候爷爷奶奶——谢谢二老啊!”</p><p class="ql-block"> 昙圆过去在雷鼓中学校上学时,要担当“特使”的差遣,现在也常常担当“特使”的差遣,到松树村外笔架山怀抱里的老屋去。一来,他是去拜望爷爷奶奶,二来,他可能是去过节。有一次,他还有意外的收获,顺便把《永远的老师》带了一本回家来读了读。这一读可以说收获颇多,立刻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只要有空闲,他便要仔仔细细阅读和研究这本书。昙圆特别注意到,《永远的老师》书中,有一幅32开李清照绣像,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女性清纯靓丽的容貌,非常像他妈妈的面貌特征。妈妈的面容,和李清照的绣像几乎一个模样,天庭饱满,双眉修长,鼻直秀气,双唇如带露樱桃。同样,妈妈那含情脉脉的眼睛里面,时不时也流露出忧伤和凄苦,流露出李清照词《一剪梅》里的意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昙圆注意、观察并了解了妈妈,连妈妈的生辰也了然于心。她生于一九六四年,岁次:甲辰;生肖:龙;比爸爸小四岁,身材一米六六高。如果站着,妈妈的头顶只能达到儿子昙圆的耳垂处。但妈妈有个习惯性的动作,时不时举起双手,当成两把“五指梳”,把垂挂在胸部上方、有些许弯曲的长头发朝后梳一梳,捋到耳朵后面去挂住。</p><p class="ql-block"> 昙圆想,谁画的这幅“李清照锈像”哎?真的太像妈妈哎!为什么会出现太像妈妈的李清照的绣像,并且会出现在这本《永远的老师》里哎?这是巧合吗?还是意味着某种没有说明的暗示哎?</p><p class="ql-block"> 妈妈也非常喜欢李清照的婉约词章。</p><p class="ql-block"> 哎,李清照的词章!昙圆想,妈妈常常不忘的,却是上朔第六代老祖祖填写的词《相思令•雁鸣南北飞》哎!这是不是在生活中,亲身体验、感受到文学艺术的境界呢?还是对乡情、亲请、爱情、友情及其他感情的怀念与追思,以及对相思和离情别绪的袒露哎?</p><p class="ql-block"> 昙圆不清楚。但他还在不断地体察,探索,希望从妈妈的言行举止里去“挖掘”,去发现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敬请期待,下一篇:</span><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078)</b><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