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p> <p class="ql-block"> 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吉镇心理辅导室给您一些小建议:</p> 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p class="ql-block"> 如今不少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心理专家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p> 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过分攀比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父母和老师不要总拿孩子之间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p> 用“情”打动孩子胜过用“理 <p class="ql-block"> 做父母的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p> 允许孩子适当犯错 <p class="ql-block"> 家长和老师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会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和师生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p><p class="ql-block"> 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努力做事。</p><p class="ql-block"> 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这是心理医生在临床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犯这种错误的结果往往是好的。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p> 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心思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体察到的。家庭应该是孩子尽情表达自我的地方,家长把表达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当孩子说话时,倾听是最美好、最温馨的举动。</p><p class="ql-block"> 想让孩子对我们没有戒备,老师家长平时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问自己这些问题:</p><ul><li><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span></li><li><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孩子害怕什么?</span></li><li><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有没有过度反应?</span></li><li><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吗?</span></li><li><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有没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span></li><li><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li></ul> 多亲近大自然,多参与实践活动 <p class="ql-block"> 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常磨练,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p> 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救🆘 <p class="ql-block"> 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学业压力、亲子矛盾等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和家庭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反而采取了偏激的教育方式,则更容易适得其反。搜索信息、网络宣泄、情绪反常、悲观倾向、兴趣降低、近期频繁遇到重大危机、整理东西、长期高压,如果青少年身上出现这样的信号,可能是在发出求救。</p><p class="ql-block"> 老师家长可以从这5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1.生理变化</b></p><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心理变化</b></p><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3.行为变化</b></p><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4.学业变化</b></p><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5.人际关系变化</b></p><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老师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有三个,一是情绪的低落,二是兴趣的减退,三是体力精力的下降;附加症状是通常会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出现的情况,如自我评价低、对未来无望、自责自罪、食欲异常、睡眠障碍等。诊断抑郁症的一个基本底线是有两条核心症状和两条附加症状,而如果是三条核心症状加上附加症状,那就是重度抑郁的表现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老师家长怎么做</b></p><p class="ql-block"> 1.跟孩子的朋友、同学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的异常反应。</p><p class="ql-block"> 2.主动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3.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可以跟专业心理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请求心理老师及学校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4.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它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积极治疗,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5.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最好陪同一起去见医生,一起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需要我们加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关爱、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吉镇心理室张敏</p><p class="ql-block">初审:哈力哈孜•卡玛尔太</p><p class="ql-block">终审:裕民县吉也克镇牧业寄宿制中心小学党支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