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徽西递村,以胡姓为主的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盆地南侧。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鼎盛于清代初期。</p> <p class="ql-block">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穿村而过,构成由东北向西南向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村落大多布局在岗峦起伏的丘陵中凹陷地带,对选址很重视,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西递村“众星皆拱北,诸水尽朝东,今东水西流,其地主富。</p> <p class="ql-block">西递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0年,以西递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徽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极为活跃,并以家族为单位的商业团体。唐末农民战争造成北方民族大量南迁到这里,然而这里山多地少,粮食自给不足,是造成徽州人外出经商谋生的自然条件,由于徽州盛产竹木和生漆,造就了徽州商人富甲天下。</p> <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绝大部分徽商都以兴办教育、鼓励科举闻名,除了商场中精于算计之外,徽商的一举一动都是以儒家的“忠孝节义”道德理想为行为准绳,徽商也就成为了历史上“儒商”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素有“无徽不成商”、“无商不成镇”、“文献之帮”、“商贾之乡”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刚刚进入村口,徽派建筑掩映在山水之间,一幅水墨画跃然眼前,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西递牌楼”,座落于西递村口处,是朝廷为表彰胡文光做官三十二年,政绩卓著而恩赐在此修建。</p> <p class="ql-block">牌楼上精湛的石雕艺术</p> <p class="ql-block">西递村存有明清民居300余幢,这些古民居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徽派建筑典范,西递村享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誉。</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跟着我们的脚步去见证一下国内外知名的“陶源里的人家”吧!</p> <p class="ql-block">古民居大门上面的翘脚屋檐</p> <p class="ql-block">“旷古斋”主人公是一位“以商入仕、以仕保商”的文人名士。家训楹联:“世事让三分天地宽阔 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p> <p class="ql-block">前楼厅堂两边古对联,其中一副是“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这是一幅改字联,其中把“孝悌”写为“孝弟”,更扩展了兄弟和睦之情;“文章”的章字中“早”字竖出了头,以示多读诗书早日出人头地之意。</p> <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特色“马头墙”(俗称“封火墙”,原为防火需要)的设置是西递古民居的另一特色,打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天井:具有承接和排除屋面流水、采光、通风之实用。由于屋面檐口都内朝天井,四周流水从檐口流入明坑,当地称之为“四水归堂”,是徽商“聚财集气”、“肥水不流外地”思想的建筑外化。</p> <p class="ql-block">拐角处也很有意思:上不让天,下不让地,中间退一寸,为了邻里和气。你看懂了吗?</p> <p class="ql-block">“瑞玉庭”是徽商的佼佼者,庭院内小巧玲珑、风雅别致。@到里面的两句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让游客叹服!</p> <p class="ql-block">“桃李园”是一位胡姓秀才修的,园内家训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意思就是教育后代迎难而上,不惧困难。</p> <p class="ql-block">“西园”:为清代四品官员河南开封知府胡文照故居。仕农工商,做官人的地位历史以来是最高的,所以这个园子呈现明显的北方园林式建筑,比其他更显高端大气。</p> <p class="ql-block">墙上嵌有石雕漏窗—“竹梅图”,其构思之生动,雕刻之精湛,为西递村三绝(砖、石、木雕)中的一绝——石雕。</p> <p class="ql-block">“东园”:是胡文照小时候居住区。门罩上方有“扇”形石窗,取抬头见“善”之谐音,左墙上嵌砌着“叶”形石漏窗,其意为主人要叶落归根。</p> <p class="ql-block">“惇仁堂”:建于康熙末年,为胡贯三父子两代的故居。厅堂上悬挂木刻楹联两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p> <p class="ql-block">“敬爱堂”表示兄弟间互敬互爱,也启示后人需敬老爱幼。祠堂墙上“孝”字蕴含深刻哲理,与人为善则扬眉吐气(孝右上侧人像),与人为恶则尖嘴猴腮(孝左上侧人像)</p> <p class="ql-block">“青云轩”:是一个书厅,面对庭院百年牡丹花圃可谓“花好月圆”。</p> <p class="ql-block">青云轩最有特色是厅堂正中的地面上置一小园洞,俗称“土空调”:冬天掀盖,洞气送暖,酷暑掀盖,凉风送爽,能够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原来地下有洞道与室外相通,体现地理学中“热力环流”原理,可谓是建筑师独出心裁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膺福堂”:建于清康熙三年,二品大官员户部尚书胡如川的故居。膺福堂高大贴墙门楼,飞檐翘角,方柱月梁,砖雕精美,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官第型制。</p> <p class="ql-block">西递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真的就是“活的古民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为四品官胡文照祖居,天井造型独特,四周裙板格扇均为木雕冰梅图案,取“十年寒窗”之意。</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家的木雕技术应该是西递首屈一指的。</p> <p class="ql-block">“走马楼”:江南六大首富之一、西递首富胡贯三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p> <p class="ql-block">“追慕堂”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为明朝胡氏廿四世祖胡贯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一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而建。</p> <p class="ql-block">西递特色美食:毛豆腐 黄山酥饼 臭鳜鱼和刀板肉</p> <p class="ql-block">安徽宏村:一个近九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p> <p class="ql-block">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因地势较高,常年云蒸霞蔚,将古村的人文景观与如泼似墨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p> <p class="ql-block">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这里的“风水格局”遵从“天人合一”之道,水圳、南湖、月沼是村中的三个必打卡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静静地写生作画,可以走大街串小巷拍摄,或安静的坐在南湖边上,看垂柳依依,听清风徐来。</p> <p class="ql-block">相传公元14世纪中叶,生活在皖南黟县的“汪氏”家族还在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之中。因为居住的村庄屡次遭受火灾,几经搬迁,来到雷冈山下,找到了一处与祖先遗言中相似的牛形安居乐业之地。</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东西两条河流环抱左右,在祖先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p> <p class="ql-block">村里水道狭窄,纵横交织,却能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俗称为"牛肠"。</p> <p class="ql-block">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每一条巷子都特别好拍出片。</p> <p class="ql-block">“一袭烟雨罩江南,枯藤老树论古今”</p> <p class="ql-block">桃坪羌寨也是这样,家家户户沟渠相连,世界上少有的古代就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1997年10月,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专程来宏村镇参观,他对这里的古建筑和古水系设施等评价极高,并在承志堂内挥笔题词:“黟县宏村古建筑物是国家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江南,就叫宏村,期待着能在这里“静守时光 以待流年”。</p> <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本无价,白墙黑瓦总有情”。</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有晚霞的傍晚时分,就在南湖边,远山近水,落日余晖倒映湖中,又会是多么美!能够住上一晚,清晨薄雾笼罩,又该是仙气飘飘的世外桃源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