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投稿】印象丽江~泸沽湖

汉汉

<p class="ql-block">  不要盲目的去,去了也不要盲目离开。</p> <p class="ql-block">  除了出生的地方,任何地方都会很快的乏味,因为那是一种吸引,而吸引和命中注定是不能相比的。于是,出于一种吸引,我们来到了泸沽湖。</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特别干净,来到湖边,湖水有时会涌上来,散散步或者溜达着就跳上摩梭人的猪槽船,划到湖心,感受一种巨大的平静。</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在哪里?在川滇即四川的盐源、木里、盐边县以及云南的宁蒗,那里是摩梭人聚居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有人会问,跟丽江有什么关系?是这样的,泸沽湖云南一侧隶属于丽江市宁蒗县,因此也叫印象丽江吧。</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里离开丽江古城向北200多公里,一路上都是盘山路,汽车至少要行驶四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泸沽湖长约10余公里,宽5.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3米,平均水深40多米。 </p> <p class="ql-block">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泸沽湖环湖地区都是居住着摩梭族人。</p> <p class="ql-block">  其实摩梭族并不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他们被归属于纳西族,自称摩梭人。</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走婚是云南和四川的摩梭人一种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习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男方只有在晚上会到女方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与劳动。</p> <p class="ql-block">  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p> <p class="ql-block">  关于摩梭走婚,早先就有身为摩梭人的杨二车娜姆以自传的形式写过《走出女儿国》。</p> <p class="ql-block">  该书大量描写情爱和性,传播摩梭文化。尤其是书中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令很多人对摩梭人这个走婚习俗产生了错误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自喻为摩梭使者的杨二车娜姆却被摩梭人认为是扭曲了摩梭文化。</p> <p class="ql-block">  使得摩梭的走婚习俗被外界认为是群婚、乱伦、滥交。美丽的泸沽湖成了一些人梦想寻欢的去处,摩梭文化被蒙上了厚厚的尘埃。</p> <p class="ql-block">  以讹传讹的影响是可怕的。使很多人对摩梭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  习俗是一个民族的东西,特别是走婚,这个摩梭人的对待婚姻的特别形式。</p> <p class="ql-block">  这是摩梭人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自然形成摩梭人的凝聚力在里面,是生活的产物,是人们应对当下生活现状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p> <p class="ql-block">  基于现实社会环境,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脱离大环境而夸夸其谈其习俗毫无意义可言。</p> <p class="ql-block">  从1992年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区,大洛水村和里格村先后被开发,筹建资金加大投入。</p> <p class="ql-block">  启动和实施了环湖公路,美化、绿化等建设工程,配套完善了景区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p> <p class="ql-block">  30多个春秋已逝,一些地方已经不复从前静谧模样。少了人情味,多了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一些地方随处可见“女儿国”的标牌,街道商铺林立。</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客栈或是摩梭手工家纺,浓厚的商业气息已经将静谧的小山村“熏陶”成了标准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走婚”这个传统习俗更是作为一个吸引外来游客的关键词被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  大环境的所发生的巨大改变无须火眼金睛辨别,普通肉眼都能看出。因为该地区已被完全开发,这里的房屋构造有的已经不具有摩梭人传统的木结构,而是换上了钢筋水泥。</p> <p class="ql-block"> 属于摩梭人最为神圣的“转山节”也称为摩梭人的情人节,时间是农历七月二十五,也多了游客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当家作主的也不再是德高望重的老祖母,相比于以前的“舅掌礼仪母掌财”,这里更多的是家里的子女掌权。母系社会的大家族开始慢慢的分崩离析。</p> <p class="ql-block">  据说,从1995年开始,陆续地有一些外地小伙子到摩梭人家入赘。他们经过衡量认为,分成小家庭更划算。</p> <p class="ql-block">  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到两年时间,比如泸沽湖洛水村已经飞速发展为73户。这对于以分家闹分裂为耻辱的摩梭人而言无疑是一巴掌打在了自己脸上。摩梭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传言说,是摩梭人就会跳72种舞。喜欢在节日里盛装高歌的摩梭人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每日举行篝火晚会着民族服装已是家常便饭。当问及对于为迎合游客心理的篝火晚会有何看法时,受访舞者说道,为了能够赚钱,把节日才会有的歌舞形式变成每日必备的项目之一实属无奈。</p> <p class="ql-block">  淳朴的民风也无可避免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受到了污染。有当地人表示,目前来说,村里为了争夺游客而发生的民事纠纷案占较大比重。</p><p class="ql-block"> 旅游业的兴起给摩梭人带来了经济上的福音。他们摒弃传统的捕鱼纺织的手工经济开始了以旅游项目为重点的生活模式。国内外纷至沓来的游客在感受摩梭文化的同时也给摩梭文化带来了影响。生活的富裕开放让摩梭人知识面不再封闭于泸沽湖那个静谧的地区内。更多的年轻人赶上了领结婚证的热潮。我们在与当地人聊天时发现20到30岁年龄的青壮年对于走婚的了解已远不及父辈,当问到对走婚的态度时,也有人说到,出于对女方的考虑,领结婚证的形式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当问及父母辈的意愿时,受访者母亲也坦然的表示,走不走婚看儿子。与祖母辈闭口不谈走婚相比之下,子孙们似乎更为“开放”。可见这一传统习俗渐渐失去了传承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泸沽湖不论是通讯还是交通都有了质的飞跃。可是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无论是对达巴文化的濒临灭绝还是走婚现状的困窘的关心度却越来越淡薄。接近现代物质文明,摩梭人不再是处于自己封闭的“女儿国” 中。他们的生活现状让他们接受了新的事物而渐渐疏远了自己传统的习俗。纯净的世界被纷扰的外界所打扰。走婚,在泸沽湖,全然是越走越艰难。</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泸沽湖,摩梭居民的生活已经被汉化,所以我们现在只是沉浸在现实的保护很好的大自然与摩梭人走婚美妙故事的幻觉之中。</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习俗在泸沽湖偏远的竹地地区还有一些人愿意坚持,那里多处居民住宅都有重点摩梭民居保护的标识。走访村口的第一户人家,还看见穿着本民族的服饰在聊天的祖母辈们。这里青年对于走婚的看法立场比较坚定,受访的27岁摩梭阿哥说,对于本民族的习俗他坚决传承。只是形式上要略加改变,比起祖辈们的夜合晨离,他更希望能够朝夕相处。可见与老一辈的传统走婚相比,新一辈的走婚已有了全新的定位。</p><p class="ql-block"> 泸沽湖被开发以来,虽然竹地地区没有受到很多游客的到访,可是不再闭塞的竹地摩梭人,也被动或是主动的接受了新鲜事物。思想也不再是之前那般简单淳朴。对于心仪对象,以爱之名已经站不住脚,学历,是否有过婚史等等都成为他们评判一人是否为伴侣的条款。就像一棵从小自由生长完全不在乎枝干弯曲或者枝叶过于繁多的树,外来的游客就像园丁一样,将他们修建成了一棵景观树应该有的样子。改变有好有坏,但是对于走婚这个习俗来说,这个园丁的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至今已有着一千五百年的生存历史,走婚经历了1967年的婚姻改革和1975年发起的强制性结婚运动,历经沧桑,却仍存在于泸沽湖摩梭人中间,为什么走婚习俗如此坚韧,至今是一道世界级的未解之谜。国内外不乏有学者大量调查研究,并运用各种人类学现有理论进行分析,然而却未得出正确的结论。经了解,最为详细的调查是詹承绪、严汝娴、宋恩常等于1963年、1965年和1976年进行的调查研究。他对泸沽湖沿岸和永宁平坝的六个乡的964名女子和785名男子共计1749人进行了婚姻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实行“阿肖”走婚的为1285人,占73.5%。对于阿肖婚姻为什么能长期延续,他认为有五个原因:一是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尚未完全瓦解,而外界的影响又还软弱。古老年代还未被开发的泸沽湖地区,摩梭人还保有相当原始的生态面貌,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按着传统的走婚,孩子赡养权在于母方家庭,男女双方,走婚之后家庭成员属性不发生改变,都属于原有的家庭,留有完整地母系大家族。二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尚未形成个体私有制,而以家庭集体所有制为主。在未被开发的泸沽湖地区,捕鱼纺织赶马帮是主要经济收入。个体私有制还尚未形成,经济形式还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三是妇女仍然充当谋取生活资料的主力,家庭经济的贡献多数靠女性。四是血缘纽结关系使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男女双方不生活在一起,促进了母系大家族血缘纽带的紧密。五是上层土司不反对阿肖婚姻。地区首领—土司不干涉摩梭人婚姻形式,使得这一自由而浪漫的走婚习俗延续下来。</p> <p class="ql-block">  后来,泸沽湖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摩梭人原有的社会生产力,个体私有制经济相比于家庭集体所有制已经占主要地位,妇女不再是谋取生活资料的主力,母系社会也在慢慢的瓦解,而对于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统治,授予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官职—“土司”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等阶段,该制度也彻底被废除。</p><p class="ql-block"> 对于全国各地的旅游开发地区而言,似乎以牺牲原始生活样貌来换取经济上的进步已成为一个定律。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今天,大多数摩梭后人对于摩梭走婚的传承已没有了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传统的走婚,男不娶女不嫁,双方属于各自原有的家庭。不涉及经济纠纷,男女关系的建立也是以感情为基础。但随着生活现状的改变,越来越被汉化的摩梭人,在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男女双方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思想上都联系的更加紧密。如果依旧按照祖辈们的传统来走婚似乎已经难以接受。也许选择像汉人那样结婚,更能适应现有的生活节奏。</p> <p class="ql-block">  传统文化中不一定都要继承发扬。走婚这一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这一习俗名存实亡,文化究其存在的必要,无非是对于当下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言,当社会环境这一本体发生了质的改变,那其衍生出来的客体的存亡也显而易见。</p> <p class="ql-block">  以我们住过一晚的泸沽湖尼赛村为例子,是泸沽湖畔的一个摩梭族自然村,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但是很幽静,景色也非常美。泸沽湖著名的情人树就在这里,是游客们拍照、感受浪漫的热门地带。游玩尼赛村多是环游泸沽湖时过来,拍摄情人树的浪漫美景。这里也是格姆女神山索道的乘坐处,从这里可以上山游玩。尼赛村现在也有可以提供住宿、吃饭的民宿,如果喜欢这里,不妨在这里住上一晚。夜里星光满天下,格姆女神安卧村边,情人树静静依偎在夜里宁静的湖边,非常浪漫;清晨时,朝阳从湖对面升起,渐渐照亮世间,让人陶醉在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  里格村,位于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的北侧,东西南三面环水,行成了以里格半岛为核心的里格湾。</p> <p class="ql-block"> 村子坐落于格姆女神山下,房舍分布在湖湾和半岛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里格有着与别的村落不一样的湖光山色,小小的里格半岛更为游人所喜欢。</p> <p class="ql-block">  2003年之前里格村原住民20户,当去泸沽湖一定要去里格、里格纯朴、很少商业化这样的话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时。</p> <p class="ql-block">  从此里格村也就再也没了清静。短短三年里,20多户人家的村子一下子冒出了近32家的旅店、很多个餐厅和酒吧,商店。</p> <p class="ql-block">  而这些店90%是外地人经营的,而在2000年前,里格全村没有任何一家与旅游有关的店铺,唯一的一家小卖部还是傍晚才开门。</p> <p class="ql-block">  有的人说,去了泸沽湖不去里格住宿那简直就是白来了。</p> <p class="ql-block">  里格村里现在房屋的客栈占了80%,可以说走一步就是一个客栈。</p> <p class="ql-block">  客栈都比较新比较完善,再加上里格有一个里格半岛,这里绝对是感受临湖的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  位于泸沽湖北侧的里格半岛,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与陆地接壤的一条小路,只有2米宽。</p> <p class="ql-block">  走完小路就是一个白色的转山包,当地居民会从转山包的左侧进岛,然后会从转山包的右侧出岛。</p> <p class="ql-block">  这样走就相当于绕着转山包转了一圈。岛上除了有当地居民几百年的古老住所,另外还分布着几家景色很棒的临湖客栈,一个村民自用的小码头就在这2米多宽的接壤道路旁边。</p> <p class="ql-block">  早晨的里格半岛很神秘,被晨雾所围绕,从岛外看起来若隐若现,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王妃岛原名博洼俄岛、博凹岛,整个小岛面积7.5亩,岛屿四周碧波万顷。对于泸沽湖当地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拥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因为“摩梭末代王妃”左所末代土司喇宝臣的王妃肖淑明生前居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末代左所土司在博凹岛上面修建了一所豪华的别宫,来用安置来自雅安的汉族夫人肖淑明,16 岁的肖淑明,在这个岛上消磨了她的整个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如今,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徘徊在岛上,令人感慨良多。</p> <p class="ql-block">  1943年,泸沽湖土司,川康边防指挥部彝务指挥的喇波成,到雅安参见时任西康省主席兼原国民政府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时,刚进官邸时被一名女子所深深吸引,此女子便是刘文辉部将肖曾元的女儿肖淑明。喇宝臣向刘文辉道出了自己的心愿后,刘文辉遂让部下肖曾元与喇宝臣两家联了亲,于是肖淑明便嫁到了泸沽湖。成为了女儿国的王妃。为了纪念这位“末代王妃”,博洼俄岛也因此改名为王妃岛。</p> <p class="ql-block"> 在泸沽湖的许多位置,都能看到这座泸沽湖畔最高大的山峰,它叫格姆女神山。格姆女神山也叫狮子山,海拔3770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狮子摩梭语称“格姆”,藏语称“森格格姆”,“森格”意为狮子,“格姆”意为白色女神,在摩梭族传说中是格姆女神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把格姆山神化,看作是女性的化身,顶礼膜拜,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全民祭祀女神,作为隆重的节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格姆女神山是位于泸沽湖边的一座摩梭族的神山,山势雄伟壮观,倚天耸立,俯视从东北伸进湖中的狭长的里格岛,犹如“金獭捕鱼”,又如蛟龙在追逐湖中珍珠。</p> <p class="ql-block">  格姆女神山南高北低,灰白色调鲜明,但当植被覆盖时,又显出绿色,同名主峰海拔3754米,高出湖面1000米左右,所以是很高的一座山。</p><p class="ql-block"> 美国学者约瑟夫·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狮子山是永宁风景中最显著的景致,这山名副其实很像头安睡的狮子,头面对着湖,倾斜的横岭是狮子的脚爪,在绿色湖水中休息”。</p><p class="ql-block"> 朝山节又叫转山节,是丽江永宁乡摩梭人朝拜格姆女神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在泸沽湖畔举行。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p><p class="ql-block"> 朝山节始于摩梭祖先泥月乌定居并得势于永宁的时期。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永宁泸沽湖一带的摩梭人都要兴趣行朝拜格姆山的活动,摩梭语称之为“格姆刮”,意为“转女神山”。</p> <p class="ql-block"> 朝山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丰盛的美味佳肴,有的人还骑着骏马来到格姆山下,燃起香烟,喇嘛念起朝山经,祈求女神保护摩梭人风调雨顺,吉祥幸福。人们纷纷向女神敬献酒肉、糕点、水果、并叩头朝拜。老年人还到山洞中烧树枝、用烟火驱走鬼邪。大家还要到瀑布洗澡,以求清吉平安,然后集体就地野餐,举行对歌、跳狮子舞、荡秋千、射箭、赛马等活动。格姆山下,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许多人也乘此机会物色意中人。</p> <p class="ql-block">  格姆女神山的成因,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泸沽湖一带原来并没有山,而格姆女仙经常和众男山神夜里从北方飞来湖里洗澡,谈情说爱,雄鸡报晓时又飞回北方。某夜,众男山神等候了很久,格姆女神姗姗来迟,他们正要嬉戏,可是雄鸡报晓,东方发白,他们飞不回去了,于是格姆便流落在泸沽湖畔,变成了格姆女神山,众男仙则簇拥在她的周围,分别变成了哈瓦男神山、则支男神山、阿沙男神山等。还传说格姆女神是个很善良的神,她经常骑着白马外出巡游,不仅保佑这一带的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而且特别赐予妇女体壮貌美、婚姻幸福、子孙繁衍。又说这位恪姆女神十分美丽,她与周围的男山神结交"阿夏"也就是情侣,过着自由的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格姆女神的节日,各地山神都要前来聚会欢娱。</p> <p class="ql-block">  这一系列传说,使此山成为当地摩梭人顶礼膜拜的女神山。在其南麓松林中,还建有神庙,庙内墙壁上绘有披发跣足,骑鹿的格姆女神画像。此外,泸沽湖的里格岛上也有一神龛,内供骑马张弓的格姆女神泥塑像。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里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朝山活动,摩梭语称之为"格姆刮",意为"转女山"。</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深藏着绝世美景,深藏着世上的纯洁和安宁。这里有受到绝佳保护的山山水水,这里有美妙传统和接受新事物的摩挲兄弟姐妹,我爱这里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丽江随笔</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