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宁武城 作者;孙双喜</p><p class="ql-block">山里红</p><p class="ql-block">03-03</p><p class="ql-block">阅读 561</p><p class="ql-block">关注</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宁武,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在这里,我想把自己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呈现给大家。宁武城,关城合一,筑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古称凤凰城。民间传说护城墩是凤凰之头,古楼是心脏,东西两关是凤凰的两只翅膀,吕祖阁是凤凰的尾巴。明朝末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20万大军,兵临城下,与三关总兵周遇吉5000名将士的一场血战,使“宁武关”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宁武城位于凤凰山的北边,传说是由凤凰所变,遇到外敌侵犯就能神奇地飞走,所以宁武关也有“凤凰城”之称。宁武关的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一对凤翅,南城的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唐朝末年,在此设置宁武郡。由于此地常受战乱之苦,人民向往和平,取“宁武”二字为名,表达了当地人民祈盼宁战息武的美好愿望。明成化二年(1466年),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屈辱的大明王朝,为抵御少数民族的侵犯,在此设置宁武关,并设有守御千户所,驻军守戍。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设宁武府和宁武县。这是宁武具有行政建制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武县归属忻县专区管辖,1958年划归晋北专署,1961年再次回到忻县专署,即今天的忻州市,至今。</p><p class="ql-block">宁武虽为偏僻小县,存在感并不突出,但在历史上却因“边陲”“关塞”的重要角色而具有特殊意义,将其放大,可以了解国史中的疆域变化和多民族旧事。宁武县城之所以如此,据史料载,子城依山临河而建,城墙三丈有奇,辟东西南三个门,城池南北窄、东西长,《宁武府志》记载,周长七里一百二十步。砖包城墙,厚而坚实,高三丈六尺。宁武城的布局可分为内城与东关、西关。先建城,后建东西两关。老街基本是东西为街南北为巷。县城虽然不大,但布局合理。宁武古城墙,犹如一条彩带沿东关、水口、南门、护城垛绕内城一圈。记得1967年,我八岁时与同学赵海林、冯跃春结伴从瓮城登城,随着五月初五“摆端午”的人群行走约八里,经过护城墩段的残岩断壁,循环了一圈,这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东关印象</p><p class="ql-block">东关是内城东的一道关,是县城的商业集贸中心。它西起东瓮城城门,东至下关瓮城城门。东关又分为上关、下关。其分界为“阁儿洞”。洞西为上关(今上东市街),东为下关(今下东市街)。七十年代的儿时印象,岭沟河的水横穿东关。河的两岸称“河堰上”,是县城的集贸市场。蔬菜、水果、农副产品、日用品一应俱全。每逢“一、四、七”为集日,又是牲畜交易场所。1956年2月,宁武公私合营后唯一的客栈三旅店(住人、住畜、住马车)位于其中,马车运输合作社与其对应,下关的商务单位外贸局,饲养场(养猪、养羊、制粉)贸易货浅收购站也依街而建。刘氏、关氏宅院座落其中、路口为武家院落。上关以北,有一条巷子叫北巷子,因有瑞典传教士的“洋堂”,人们也叫洋堂巷子。解放初期,洋堂为宁武县委办公地址,后为县商业局、县供销合作社以及驻军1573部队办公场所(临时),与其对面城门下为荣军院(居住退伍军人五娃叔),武家院、鲁家老宅、糖烟公司食品加工(酱、醋车间、饼子作坊),贾家老宅紧邻路口。上关以南,有一条巷子叫南巷子。南巷子也算东关繁华小巷,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关供销社、县糖业公司、食品公司相对而建。南巷子城门下是高氏、张氏民宅,出城为王氏、常氏院落、宋家磨房及城外荒田、水塘(今凤凰大街)。南巷子往东,还有一条小巷,叫谷家巷。是书香门第谷氏的祖宅。谷家巷对门是转角糖酒门市、紧邻为照相馆、县药材公司、药材门市、凤凰百货、刘、赵大院,劳保门市、综合服务社(制蜡烛、扑克和理发、修表、镶牙)等,交电门市、百货公司,过北巷口为五一糖酒门市、自行车修理铺、洋铁社(炉筒、水桶制作)依次排列,紧挨的城门楼。延绵的城墙把东关与二百户、四百户、六百户、八百户隔断。北巷岀来正对面,是孙家祖传的十间铺面房,由市民大队缝纫、洗衣社租住,后院是至今约三百年的账房、库房。七十年代,人民大街经拓宽改造拆迁,往西瓮城下为:高氏三兄弟院落和李家院,县百货公司库房、土产公司水果门市,依城墙而建,往东为糖业蔬菜门市、百货棉布门市、早晚门市、县供销社土产门市,过南巷为食品公司肉店、宁武一饭店,河畔为宁武劳动服务公司。</p><p class="ql-block">通过北巷城门,过岭沟河就是“黄皮街”和“东梁坡”。因有耕地,解放后居民大都是农业户口。北巷子中间,还有一条朝东北的无名小斜路。过河,又有一条小教场街,小教场街穿城墙的城门叫川口子,走出川口子城门,便是教场、将台,直至大河堡村。小教场中间还有一条向南的小巷,叫火烧头巷。出了火烧头巷是后大屯,那里曾经有农机公司、交电公司、兽医院及孙家老宅,隔河是城关粮站、宁武澡堂等单位。沿川口子城墙,向北爬坡,还有一个城门,即真正的“宁武关”城门,上世纪50年代犹存。此城墙向北延伸一段,后又折向西,至岭沟河,有一个城门也叫川口子。岭沟河过南城墙,有两个高大的出水口,称双水口。双水口西还有一个供人通行的城门洞。出下关瓮城城门,为东稍门,这就告诉你已经出城了。公私合营后,东关聚集了宁武县城所有的商业单位和铺面,县城唯一的夜市是设在东关的早晚门市,从晚上19点开门到22点30分打烊,三间平房经营着凭号供应的烟酒、糖果、饼子等。东关也是商业网点最为集中的地方,其它街道只设立寥寥无几的二门市、二饭店等分部。</p><p class="ql-block">东关是人们进城采购、贸易、理发、洗澡消遣的重要场所。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故乡宁武城,历经变迁,有些说不清了,有些说得不一定准确,不过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犹如一座久经沧桑的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附:宁武老城方言集锦记忆中的老城,顺口的方言,让我终生难忘,这些方言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p><p class="ql-block">少生踏前古失六怪砍七楞八拔人不菜恨起刀落灰土马趴灰尘八土磕梁碗正圪旦洼切嚎声哇撒不列弹正冷淘失哇更地亚菜棍枪圪揽罗锅水灶迟年不瞪眉哄面愁抖神散发捂流打烂人工礼发灰清老灶游眉打盹顶门垫户装鬼弄盘得流连挂年八捂气烟熏雾罩忙活七乱沾牙调口圪丁碗块些来小份干模实嚼想生别法局死赶活倚老为实花麻吊嘴嚷黄闹黑热火打连悄悄泯事习寡没味寡流淡水干猴拉切偶焦糊拔死温圪出雾马呼出不开眉拌圪出打旦喧天驾雾黑眉洼道下哇圪刀局气砍脑圪柳八切受辛八苦尖完圪正血淋差乎年哇圪刀</p><p class="ql-block">宁武“圪”字叫法多,圪丢半塔爱倒瞎。三句不离有“圪”字,圪圪塔塔家常话。一早起来叫圪爬,慢慢下炕叫圪擦。看看外面叫圪瞭,来回走动叫圪扎。慢慢移动叫圪崴,自言自语叫圪呐。老婆撒娇叫圪铲,娃娃撒娇叫圪齿。美女撒娇叫圪脸,男人撒娇叫圪瘆。逗逗孩子叫圪哄,哄哄老人叫圪谝。忍气吞声叫圪耐,生气发火叫圪吵。不爱揽事叫圪推,不想作为叫圪混。不露真情叫圪装,真情外露叫圪幸。摇头晃脑叫圪漾,大腹便便叫圪摆。喝点小酒叫圪抿,吃点小菜叫圪咂。闭目养神叫圪迷,休息休息叫圪碣。床上躺着叫圪躺,地上站着叫圪站。不意睡着叫圪睡,稍事坐着叫圪坐。被人叫醒叫圪醒,出外走走叫圪遛。……“圪”字多的没办法,三天三夜说不完。</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孙双喜1959年8月出生,山西省宁武县城关人。1976年3月,插场至山西省管涔山森林经营局马家庄林场,1984年先后担任局招待所所长、林场副场长,公安科副科长,山西省森林公安局管涔山分局副局长、政委兼山西省森林消防总队直属一支队政委,一级警督。2019年8月退休</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03-03</p><p class="ql-block">来自作品集人生感悟</p> <p class="ql-block">感谢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