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促成长 2.0迎检启新程——海晏县祁连山小学迎接2.0研修项目州级抽检工作纪实

祁连山小学

<p class="ql-block">  春寒犹料峭,迎检启新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2023年3月13日上午,省级专家、州级考评组全体成员和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莅临海晏县祁连山小学,对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推进实施情况进行抽检验收。</p> <p class="ql-block">  会议伊始,海北州中小学教研与教师发展中心程启雄主任介绍了来自省教育厅和全州四县的验收团队成员,强调此次验收重在听取一线老师们的心声,谈收获取长补短,讲困惑答疑解难,教研牵头技术支撑,用信息技术2.0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抽检评估分四个方面:一、听汇报;二、细交流;三、观展示;四、查资料。</p> 听汇报 <p class="ql-block">  验收组成员首先听取了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工作阶段汇报。石海宁副校长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能力提升2.0在整校推进中的亮点和特色,她指出自研修启动之日起,学校全面规划合理安排,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有序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专家培训促信心,比赛活动促应用,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让探究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p> <p class="ql-block">  2.0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全面规划合理安排,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有序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学科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快速提升了个人的信息化素养。从1.0起步到2.0的跨越,所有人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以争先创优的学习动力和只争朝夕的学习态度,学好用好信息技术,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p> 细交流 <p class="ql-block">  教研组长们结合自身的学习历程和课堂实践,讲述自身的观念转变历程和收获的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  学校以信息化团队为依托,带动全校教师针对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力的短板以及急需的技术展开学习,通过立足课堂、组内总结交流、提炼经验做法、打磨学员成果、吸取他人经验做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研修成果。</p> <p class="ql-block">  程主任认真倾听教师发言,语重心长地希望各位教研组长争当学科带头人和创新者,实实在在转变思路,围绕学生做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把融合做细做深做广,使学校的教研和教学质量在目前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p> 查资料 <p class="ql-block">  考评组翻阅各类文字档案,从组织领导、基本条件、培训业务、应用技能和创新发展等五个方面逐类逐项细心对照,认真记录,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谈话交流。</p> 看展示 <p class="ql-block">  牛庆喜老师展示的是二年级的语文课《一匹出色的马》。牛老师利用希沃白板的多种功能,组织学生识字写字,在游戏中检测生字,便于以学定教、巩固难字。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识字写字的目标圆满达成,非常高效。</p> <p class="ql-block">  陈万华老师展示的是数学课《折叠与展开》。整堂课以巧妙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激发,数学思维更在一次次的交流、辨析中逐步提升,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项目验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谢晓玲局长在验收会最后殷切寄语大家,指出2.0研修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从学习到融合再到创新的历程中,团队中的成员要继续身先垂范引领示范,树立好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以微能力点为抓手,探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途径与方法,不断超越自我。</p> <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提升工程抽检验收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提振信心,还为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指明了方向。我校将依托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创新学校教学模式,继续打造“高效课堂”;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多技术融合的应用,逐步迈向智慧教育。</p>

信息技术

研修

教师

提升

验收

素养

教学

融合

学习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