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好相遇,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阅读 悦读 越读

<p class="ql-block">  近来,细细品读了于永正老先生的教育文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从书的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老先生对待教育的热情,对待学生的真挚,我想:也正是这份热情与真挚,才有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吧。</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1984年至今,他先后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等多部著作。</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女子梳妆打扮,为悦己者容;男子铸才修能,为知己者死,归根结底,无外乎是想博得周遭的喜爱,让世界接受自己。做老师也一样,虽然也是社会中的普通成员,但作为教育行业的“春蚕、红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心愿。我是老师,我有自己的教育“小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做个“示弱”的笨老师</b></p><p class="ql-block"> 其实,一个真正和谐的课堂,老师不一定要无所不知,锋芒毕露,也应适当藏巧示弱,随和谦逊,表现出不如学生做个笨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利交给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听过的一次口语交际——《辩论赛》,在讲解完辩论要求之后,观看了一段辩论视频,学生推荐了主持人,老师加入到正方辩手里面,在辩论过程中,老师总是出现词穷、卡壳的现象。于是就启动台下亲友团帮忙的特权,没想到台下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给我讲观点,让我免于淘汰、满血复活。这节课参与度特别高,效果也空前的好,不过想想当时向孩子们求助的那个呆样子,却映射了孩子们无限的智慧,挺划算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是师非师 是课非课</b></p><p class="ql-block"> 齐白石作画,求的是“在似与非似之间”,我们拍照除了清晰之外,有时也追求“朦胧美”。倒背着手,来回于教室之间,虽说有了教师的架子,却也失去了亲近学生的机会。既然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那我们不妨放下架子,蹲下来在孩子们的高度看世界。记得王艺婷同学在一次习题为《彩色的语文课》的习作中写到“如果你想爱上语文,就来我们吕老师的课堂,一定有歌有舞,趣味无穷”。总体而言,背着手、绷着脸,不苟言笑的老师会让学生望而生畏,隔着讲桌和学生讲话,师生间总有一层隔阂,所以我始终坚信——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信念,师生关系会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心里有光,俯身守护孩子童心</b></p><p class="ql-block"> 童年是五彩斑斓的。其实很庆幸,我们从事的职业就是在呵护童真、见证童年。因此,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忆的金色童年是我不懈的追求。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脸上可能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但心里永远可以是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师,学生们之所以玩的这么嗨,也正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他们的中的一员。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的确,事实如此,老师孩子气的举动越和学生相似,学生越亲近老师,师生融为一体,教育就变得幸福简单,轻松而有效。所以有人说,亲近随和也是一种智慧。付出爱,当然也会收获爱。孩子们为我作诗,假期里发微信给我表达思念,让我觉得“教师,真的是一份甜蜜的事业”。</p><p class="ql-block"> 教育路漫漫,让我们携手同行,把教育变成一件轻松幸福的事!请相信:只要心中有爱,眼中必定有光,让我们一起以爱之名,行走在童年的春天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