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连载三)

海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章博爱里医大家属大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六五年十月份,已是深秋的季节,大地上呈现一片金黄与红色交织着的落叶,一地的斑斓,显得十分沉静。</p><p class="ql-block">那看似枯黄的树木,却透露着疲惫和沉重,秋风萧瑟,冬天就要来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新家是中国医科大学的家属宿舍,居住在这里的都是中国医科大学的教职员工,大院有一座红色的三层大楼,和数座日本时期建筑的小楼,我家就安排在红楼的第二栋第三楼一套房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的房子条件非常的好,是五十年代的苏式建筑,屋里地面铺垫的是地板,有壁橱,厕所,厨房,煤气。还配套相应的家具,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居住条件了,比在军区大院时好多了,我们一家都十分的高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大院的名称叫博爱里大院,位于沈阳市的中心地带,是和平区和平大街和中华路的交接地段,过了马路就是沈阳市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我家的窗户对面就是中山公园,我打开窗户就能听到公园内老虎咆哮声,那时感觉的很幸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新家对于我来说,十分满意的,几天后我就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有崔国伟,赵国民,于军,洪志才等等,都是我的新同学,又有了新的生活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当时刚上小学一年级,就转学了,新的学校,离我家大院只是隔了一个小马路,是马路湾小学校,他的名声可大了,是一所非常好的小学,我大院的孩子都在那里上学,转学的第一天,是父亲领我去的,小学校有一座四层的红楼,和一座二层小楼,院内的操场非常的大,我被分到一年二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待我的老师姓王,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待我们可好了,处处照顾我,让我很感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的大院北侧有一个商店,当时叫小铺,我经常去买东西,学习用具,小食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服务员也非常的热情,那里还卖一些人们日常用品,很方便群众,如香烟,糖块,还有许多水果,但没有副食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卖副食品,蔬菜的也有一个商店,过了马路就是,我家的副食大都是在那个商店购买,如酱油,豆腐,蔬菜等,也是很方便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回,我生病了,发烧,母亲亲自跑到小卖铺买回来两瓶黄桃罐头,我吃起来,可过瘾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还让我去买过烟,火柴等。</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商店都是国营的,价格是稳定的,也不讲价,一般的小用品都在这里购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几分钱就可以买很多糖块,可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那时,家庭成分成为在社会地位中占主导地位,单位里,学校等等各个方面体现的淋漓至尽,成分不好的人在单位受到不公的待遇,不能评先进,不能入党入团,就连一张电影票的发放,也有区分,有一天202医院礼堂,给居民委员会一部分电影票,发放时,因为我家成分是贫农,就给发了,而邻居因为是富农就不给,真是荒唐。那天演的电影是《地雷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院的南边有一块空地,和一座土包,孩子们就在那里玩耍,追逐,打游击,玩的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还和伙伴们 学会了弹玻璃球,删烟盒,推铁圈 等等。</p><p class="ql-block">咳,我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章沈阳太原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眼就是第二年的春天了,春天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和明媚的阳光,仿佛所有的生命都在迎接新生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上的花朵争相开放,微风吹过,带来了淡淡的花香。人们换上轻薄的衣服,享受着阳光和绿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时候,我对周边的事物和环境也有了新的认识,我就尝试着去摸索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我自己第一次去太原街,那时我对去太原街的路线有模糊的了解,就顺着中华路的有轨电车一直向西走去,直到走到了沈阳南站,也没找到太原街,就顺道往回走,走到底一看,还是沈阳南站,气的我直跺脚,原来我往回走的时候,转到马路的另一端,转了向,又回到了南站,咳,这是没办法。</p><p class="ql-block">只好找到一位叔叔,让叔叔领路回到了中山公园附近的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去父亲的单位时,从医大医院去太原街,就熟悉多了,太原街就成了我时常光顾的打卡处。</p><p class="ql-block">太原街是沈阳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我再去太原街就感到无比的亲切,我去的第一个商场还是圈楼商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街里有一个最大的国营沈阳副食品商场,那里的副食品要啥有啥,因为他是一个园圈的建筑,称为圈楼,除了猪肉,牛肉羊肉,等等,海鲜产品一应俱全,还有鲨鱼肉,青菜更不用说,白菜,菠菜,韭菜等等,不管是什么季节,都是一样不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有一次冬天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是父亲在部队的战友,想吃韭菜馅的饺子,我就去太原街圈楼买的五角钱的韭菜和五角钱的猪肉馅,回家吃了两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叔叔还夸了我,后来圈楼成为我常去去买副食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街是沈阳市最知名的商业街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街上聚集了大量商场、百货超市和品牌专卖店等,涵盖了时尚、奢侈品、运动休闲、家居、化妆品、书店等多个领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那时沈阳的联营公司,沈阳新华书店,等百货商场是该街道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那时一有时间就跑到太原街,太原街街北头有一家新闻电影院,这家电影院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有一次无意中,我顺着人流偷偷的进了电影院,看门的也不收我的门票,一是电影放的都是新闻片,二是看我人太小, 不愿意管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我才 八岁,个子也不高,一出溜,就进去了,在那里看新闻记录片,看得津津有味,有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毛主席接见西哈努克 和其他外宾的纪录片等等,去的次数多了,跟门卫也熟悉了,我说我父亲是医大一院的,他就不和我要门票了,一直去了好多次。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津街的中部有一家最大的电影院,是东北电影院,这里管理的很严,小孩子是流不进去的,但当时医大一院过年过节和有活动时,都是包购它的场次,所以我也经常去东北电影院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北电影院很大,是沈阳是最大的电影院,有2000多的座位,在那里看了好多电影,《六号门》《野火春风斗古城》《柳堡的故事》《上甘岭》《南京路上好八连》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街的电影院,是我去的时候最多,那是真是美极了,电影永远也看不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了一遍又一遍,都忘记吃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阳太原街是全国著名的商业街之一,太原街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它记录着沈阳商业的繁荣和沧桑,承载着沈阳百年的岁月沉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凭借其便捷的交通、悠久的商业历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条商贾云集、人流如织的商业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太原街北二路上有一家四季面条馆,面积不是很大,人总是特别的多,我特别喜欢吃,偶尔去一次,解解馋,那里的四季面条是太好吃了,四角钱就可以吃一大碗,大块的肉也多,时间久了不吃很是想它,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八十年代,我还去过几次。</p><p class="ql-block">我还喜欢在太原街里面的胡洞里,有一家杨家吊炉饼,鸡蛋糕,给我吃的满嘴冒油,那个香啊,直到还现在也回味无穷。在太原街好吃的太多了,可是那时也吃不起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街有一个新华书店,非常的有名,我经常去哪里看书,那里的书特别的丰富,少年的书籍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一去就跑到二楼少年书籍部,就找小人书看,想买但是买不起,像《王二小的故事》,《白求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鸡毛信》等等都是在那里看过的,受到了一定的教育,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看书的习惯也是那时候养成的。而且一看就是半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街是我少儿时期的乐园,园路的冰激凌,元宵等等都是我爱吃的,各大商场我都愿意逛一逛,联营公司,和平商场,工艺美术服务部等等,也都是我愿意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太原街给我的少年时期,留下太多的甜蜜回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现实地站在新太原街上,这一切都成虚幻。四十多年的光景,太原街已经让我陌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太原街是比以前的太原街繁华了许多,但从前的太原街不在了,很多东西已经丢失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五章中山广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有一处让全市人民敬仰和自豪的中山广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山广场向东到和平大街的一段中山路上,欧洲特色的建筑还有很多,同样伴随人们走过百年岁月,给人们留下许多值得记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阳中山广场在我少年时期,就知道它,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在1966年的一个夏天,那时,我父亲刚调到中国医科大学一院工作不久,到父亲的单位去玩时,跟着一个小朋友,就跑到中山广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更名为中山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在中山广场中心建有喷水池,烘托着广场的气氛。喷水池很大,水池中间有个假石山,会喷出很大的水花,使附近的空气变的非常的凉爽,我经常在那里玩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的周边,有许多花坛和树冠,道路外圈是都三十年代以前的日俄建筑,有辽宁宾馆,沈阳市公安局大楼,工商银行,沈阳总工会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辽宁宾馆原名大和旅馆,建于一九二七年,使用于一九二九年,是一所建筑历史悠久、装饰古朴典雅,独具风格的政务接待宾馆,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建国初期作为沈阳市政务接待国宾馆,接待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以及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与知名人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夏天,中山广场是人民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每到傍晚的时候,人们纷纷的来到这里,有跳舞的,有打牌的,有唱歌的,还有更多的儿童少年,在这里玩耍,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9年的10月份中山广场开始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竣工后的广场中央矗立一尊大型玻璃钢制作的毛泽东等雕塑群像 塑像神采奕奕、亲切慈祥,挥臂指向前方。正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供国内外游人瞻仰、游玩和休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年时期中山广场是我经常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文字:海魂</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