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偃师】之大美山水 图文:李建宗

经典老歌(李建宗)

<p class="ql-block">  <b>洛阳市偃师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有着十三朝古都半在偃之美誉。乃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七朝古都。这里钟毓灵秀,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山川形胜。是探索中华文化和旅游观光的绝佳之地。</b></p><p class="ql-block"><b> 偃师有着丰富和美丽的风光资源,有些还鲜为人知,“养在深闺人未识”。走进偃师山水之间,会让人流连忘返,乐在其中。</b></p><p class="ql-block"><b> (以下图片注释文字参考网络整理)</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怀周寨山。怀周寨山位于车李村峡门自然村西南4公里处,主峰海拔1275米。据《偃师县志》载“世传怀王屯兵处”,故称怀州寨,后演变为怀周寨。又叫中灵山、钟灵山。现在山顶建有“倒座安阳宫”“老母洞”“玉皇阁”“雷音殿”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方山:方山位于府店镇车李村东南,东临怀周寨,西邻刀背山,海拔 米,从山南向北望方山,壁立千仞,整座山峰四四方方,垂直立于山岭,故名方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伊洛河汇流。伊洛河,指伊河与洛河二水交汇后的称谓。隋朝以前,伊河、洛河交汇,交汇点位于汉魏故城南侧,即今佃庄镇河头村一带。所谓河头,是古时遗留下来的名称,即伊、洛两河至此流到尽头。1786年,伊、洛两河的汇流地点东移近2公里。《偃师县志》记载:“伊水又东曲而北经安家滩(今安滩村),西由王家庄(今王庄村)渡、岳家庄(今岳滩村)渡东一里许与洛水汇。”今天的伊、洛两河汇流地点再次东移近1公里即现在的杨村西。伊洛汇流后称作伊洛河,经山化镇石家庄村进入巩义市,最后经巩义注入黄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刀背山。刀背山位于偃师市府店镇车李村境内,东临方山、西邻青萝山。海拔1400多米。因山势似刀背而得名。山势雄壮,刀剁斧砍,层峦叠障,秀色天成。春天是“驴友”们爬山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洛河。洛河发源于秦岭山脉东侧的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木岔沟,古名洛水,今称洛河。流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在本市岳滩村东一公里处与伊河相汇,东流至山化乡石家庄村出境,经巩义市神堤村北注入黄河。偃师段长42公里,河床由卵石泥沙构成,渗水性较好,水浅多沙洲,不能通航。</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五乳岭。五乳岭位于府店镇东南,南北走向。北与轘辕山相接,南与横岭连麓,岭西为柏峪沟村的老马庄,岭东为登封市的少林寺。因山上有五处突出部分,形如妇乳,故名五乳岭。主峰为鸡鸣山。海拔高度约15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 杨苗山,位于田窑自然村正南偏西,民间称之为杨苗洞。此山因杨苗而得名。杨苗,全名为杨苗珍,缑氏镇姨移庙村人。自幼崇拜道教,1918年,杨苗十八岁因婚姻生活不幸,执意出家修行。二十多岁那年与母亲一道由香客护送到佛光田窑村南、麒麟山西的山上修行。母女住在一个山洞里,开荒种地维持生活,杨苗坚持修行创业,信徒逐渐增多。自1980年开始,在信徒和附近群众的支持下,陆续建成了祖母殿、大悲母殿、弥勒殿、观音殿等建筑,石窑洞七孔,其山被称为杨苗山,杨苗所住的洞叫杨苗洞。</p><p class="ql-block"> 杨苗山周围风景秀丽,森林茂密,曲径通幽,怪石林立,鳞次栉比。已经成为偃师山区的一个旅游佳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麒麟山。又名奶奶山。海拔700米,位于杨苗山的东南侧,东邻马鞍山。山势陡峭,兀自凸起,悬崖峭壁,怪石嶙峋,风景十分优美。山上建有奶奶庙。</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黄龙洞山。黄龙洞山位于府店镇任窑村正南,东邻马鞍山,西傍槐周寨,海拔1265米。因山上有黄龙洞而得名。从山的西边看去裸露的黄红色岩石在夕阳的照耀下,通体散发着黄红色的金光,似一条腾空欲飞的巨龙,头南尾北,活灵活现。从山的东北方向观看,此山又像一只巨龟,龟头朝向东南,这龟龙合于一山,实为神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牛心山。牛心山原叫牛背山,亦称文印山,俗称南台山,位于大口镇山张村东南,东临头道沟,西邻温窑沟,是封门山西段延生北下的山头,海拔高583.7米。明朝弘治《偃师县志》载:“牛心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其山巍然崒嵂,高插云霄,盘乎平塘之中,出乎众山之表,形若牛心,故名。”山北有石阶可达山顶,上有菩萨奶奶庙,四进结构,有石坊一座,石狮两座,碑碣很多。所有建筑,主要用石料打造,尽显山顶建筑风格。平时上山膜拜的善男信女甚多:逢庙会,山下山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常。 牛心山突兀耸立,孤傲高峻,气势威严,是洛阳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东祖师山:东祖师山位于缑氏镇刘庄村南,因山顶建有祖师庙,故名。海拔892米,山平坡缓。有著名的黄金大草原及状元塔、山神庙、磨针宫、祖师庙等多个景点。是结伴旅游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小长城。偃师小长城依刀背山西端建造的,位于偃师境内,是登封和偃师的界山,东临偃师槐周寨山、黄金大草原。西至偃师大口镇大风门。小长城于2016年始建,小有气势,非常壮观。是春秋两季驴友和自驾游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五佛山。五佛山位于偃师马鞍山东北,因其在半山腰依次排列着五个三角形的山头,形如五尊坐佛故名五佛山。关于五佛山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马鞍山下有一群妖魔鬼怪,总是在夜间作祟,祸害这里的人畜及庄稼,老百姓怨声载道,土地爷和山神向天庭反映,老天爷派了五位天将连夜下凡除害。经过激烈搏斗,五位天将,终于为民除害。但见天明尚早,他们并排靠坐在马鞍山东北坡上,想休息一会,赶在天明前返回天庭复命。他们实在是太累了,靠在山上竟然睡着了。梦香正浓时,忽闻鸡叫,惊醒想走,但为时已晚,身体已经变化为山头,最西边的天将反应较慢,变化的山头最小。从此,这五位石佛保佑这里的人们不再受妖魔鬼怪的祸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笔架山。笔架山位于府店镇南,东西走向。东与轘辕山连体,西至九龙角峡口,山南为柏峪沟,因山北高低起伏,山峰状似置放毛笔之架,故名笔架山。海拔747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伊河风光。伊河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张家村,流经嵩县、伊川县、洛阳市,自高龙镇高崖村入偃师境,在顾县镇杨村与洛河相汇,由山化镇石家庄村,境内长37公里。上游系卵石、泥沙构成,至偃师境内,卵石很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香炉寨山,又名香炉峰。位于府店镇柏峪村南。山南为登封市,北山为国营山张林场东区,东接横岭。因主峰叠翠峭拔,状似香炉而得名。是偃师市最高峰,海拔1302.3米,山体系红沙石,山上多长栗树,有通往登封的便道。</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擂鼓台水库:位于缑氏镇裴村浏河与涧河汇流处,该库建成于1958年5月。控制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总库容316.89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Ⅰ型水库。水库水面宽阔,水质良好。主要以鲤鱼、草鱼、鲫鱼为主。水库西边有饭店,是垂钓、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建宗,河南偃师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摄协理事、洛阳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偃师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等职。痴迷摄影几十年,获奖无数。多有作品在国家及省市专业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主要拍摄专题有:《乡村记忆》、《汉丧》《唐恭陵记忆》、《北宋遗风》、《天下苍生》《乡村狗市》《弱光下的经典》《家乡的老兵》《仰视》《渡口》《背影》《斑马线》《河南有戏》等。</p><p class="ql-block"> 拍摄喜好:人文纪实、民风民俗等。</p><p class="ql-block"> 生活喜好;读书、摄影、旅游一个不能少;</p><p class="ql-block"> 微信号LJZ5050198。欢迎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