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蚂蚁部队</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八·一五后滞华日军覆灭记</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罗学蓬 著</font></b></div></b>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徐向前一句话救了胡耀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根据薄一波等人的分析,解放军巳控制机场,阎锡山既不能逃跑,又没有勇气自杀,如果在他的财产等问题上处理得当,他是有可能投降的。毛泽东也肯定了对阎锡山进行政治争取的可行性。于是,华北局派出了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请出阎锡山的一位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去动员阎锡山和平解放太原。这位八旬老人满口答应:“行,阎锡山是我的学生,你们又曾是阎锡山的学生,我看差不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但是,当他把徐向前的信当面交给阎锡山后,阎大怒,把老师交给了梁化之,并咬牙切齿地说道:“凡是共产党派来劝降的,不要再向我报告了,一律杀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对阎锡山的政治争取工作,随着他把自己的老师推上刑场而宣告失败。随后,兵团前委把争取的重点,放到了国民党中央军第三十军军长黄樵松身上。第三十军是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但不是阎的嫡系。如果黄樵松能够起义,将有可能一举拿下太原。一九四八年十月,徐向前特意请王樵松的老上级、邯郸战役中起义的高树勋修书一封。高将军恳切地希望黄樵松高举义旗,并坦言:“兄可代表徐司令及中央,保证弟部起义后仍编为一军,待遇与解放军同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黄樵松,一九0一年生于河南尉氏县,二十一岁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抗战中,先后参加娘子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因台尔庄作战有功,被授于青天白日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黄蔚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抗战胜利以后,我父亲对记者说,这个仗啊,年年打,打到何时才是个头呢?我虽然是一个军人,但我不想打我不愿意打的仗,我这样的苦衷,又能向谁说呢?一九四八年,胡宗南下令让他来支援守太原,他知道这是内战,不愿来,就称病住进了医院。我曾经去看过父亲两三次,当时人还小,也不懂事,说是爸爸住医院,可到那儿以后,很奇怪爸爸怎么住院也不生病啊,还给我们三个儿女玩得挺热闹的。爸爸当时的心情啊,只有我妈能理解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胡宗南先后三次派人到医院催促,最后一次还命副官长带着他的手谕亲到渭南促黄北上。黄樵松见实在躲不过去,只好应命,最后一批离开西安,飞往太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与黄樵松搭乘同一架飞机的,还有他的下属仵德厚。此刻在飞机上他们还亲热的说着话,可短短三个月后,两人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黄樵松身不由己地到了太原,他面对孤城一座,四面楚歌,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他麾下的三十军,的确是一支凶猛的虎狼之师,一度从解放军手中夺回了牛驼寨等要塞,阎锡山曾摆下庆功宴,夸他们为老虎部队,重奖全军官兵,还单独奖了黄樵松十根金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为了让三十军万余官兵能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阎锡山特意让三十军享受与残留日军同等的待遇。太原被围后,军粮主要靠空运解决,阎军士兵吃的是陈年红大米,而唯有三十军和残留日军享受白面和大米。阎锡山还成立了针对三十军的招待组,又安排善于交际应酬的建设厅厅长关民权作私人联络,解决不便在公事上解决的问题,梁化之为此专门向关民权拨付了一批烟土做联络消遣之用。黄樵松等中央军将领很快就和山西军政官员熟识,经常在复兴、大和、正大等各家饭店和关民权家中聚会饮宴,有时候还带上他们在太原结识的女招待和晋剧名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但是即便如此,黄樵松却仍然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他曾发牢骚说:“纵然每次都打胜仗,也不能没有伤亡,死一个,少一个,外边又补充不来,打到最后,除了投降、被俘,就是战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就在黄樵松身陷太原绝境之际,济南和长春也先后被解放军围困,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国民党的将军们各自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九月的济南,吴化文率第九十六军起义,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拒绝投降,兵败被俘;十月的长春,曾泽生率第六十军起义,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被迫投降。在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夹缝中求生存的军人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对于很多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而言,他们并不怕死,但为何而战?死何所值?在生死关头却分分秒秒困扰着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面对前车之鉴,四十七岁的黄樵松将何去何从?</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樵松将军</b></h3> <p class="ql-block"> 正在这时,他收到了原西北军将领、他的上级高树勋一封信。信中推心置腹地谈到全国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和太原危如覆卵的形势,谈到中国今后的前途,忧心如焚地关心他这位老友的命运,劝他“当机立断,毅然举起义旗,坚决回到革命方面,创造自己的前途。”</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三十军弟兄们在绝望中寻得一条生路,为了能使三十万太原百姓从饥苦中解脱,当然,也为了“创造自己的前途”,黄樵松决定,阵前起义,反戈一击。</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一日,黄樵松派谍报队长王震宇、队员王裕家穿越火线,到解放军阵地,给徐向前司令员送去表示决心起义的亲笔信。</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立即复了一封信,信中说:“贵军长为早日解放太原三十万人民于水火,拟高举义旗,实属对山西人民一大贡献。向前保证贵军起义后仍编为一个军,一切待遇与人民解放军同。惟时机紧迫,为更慎密计,事不宜迟。”</p><p class="ql-block"> 高树勋也复了一信,强调“见面后速令王回来,以便确定我们见面地点”。</p><p class="ql-block"> 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高树勋将军连夜与王震宇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胡耀邦准备携带徐向前和高树勋的回信亲自随同王震宇进城与黄樵松面谈,出发时,因为徐向前一句话,又改成了由八纵参谋处长晋夫前往。</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四日,黄樵松将军的故乡,河南省尉氏县政协委托政协委员于兆福,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写信,请他对黄樵松起义中的几个史实问题进行回忆。</p><p class="ql-block"> 九月六日,日里万机的胡耀邦在百忙之中亲笔回信,对有关史实作了三点答复,关于临时改由晋夫担任谈判代表进城这一问题,胡耀邦回忆说,当时他把亲自进城的想法向徐向前司令员在电话中汇报后,徐向前认为没有必要亲自去,因而改派晋夫以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的身份,带侦察参谋翟许友以警卫员的身份进城。</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回忆起这段史实时,不能不感谢徐向前司令员的小心谨慎与深谋远虑,否则,共产党将失去一个勤勉开明的总书记。</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日,晋夫随同王震宇进城后,与黄樵松将军深谈一夜。黄樵松将军提出了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即:起义成功后,由他负责改组山西省政府;保留并扩充三十军;三十军在一年内整编训练,暂不他调。黄樵松拟订的起义计划是:以换防休整为名对三十军进行调动,用一个团从东山前线到太原小东门开辟一条走廊,引导解放军进城;用一个团占领其它各个城门,断绝阎军内外联系;用一个团直扑太原绥靖公署,活捉阎锡山,胁迫他命令阎军放下武器,接受改编。</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三日,黄樵松亲自将晋夫送出城外,并派王震宇跟随晋夫再次来到解放军阵地,与胡耀邦进行起义谈判。在与徐向前司令员研究之后,解放军基本同意了黄樵松的起义条件和起义计划,但只希望三十军迎接解放军入城,入城后的战斗任务全部由解放军承担。</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一天,黄樵松向深受自己信任的第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宣布了他的起义计划并安排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戴炳南一九0五年出生于山东即墨,父亲戴宪斌曾在段祺瑞、唐继尧、阎锡山等人部下当过参谋、副官等职。戴炳南自一九三二年起就开始跟随黄樵松,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随黄出生入死,深得黄的重用,从营长、团长一手提拔到师长,十几年共事的情谊使得黄樵松对戴炳南深信不疑。早在一九四八年十月,黄樵松在与戴炳南讨论全国战局时,黄樵松说:“东北失利,徐州也不妙,不如早作打算。”戴炳南说:“时机不到。”此次黄樵松宣布全部起义计划后,戴炳南认为阎锡山手中还掌握有大量军队,弄不好会全军覆灭,请求黄樵松再认真考虑一下,黄樵松说没有再考虑的必要,并命令他向所属各团传令行动。</p><p class="ql-block"> 戴炳南虽然勉强同意了黄樵松的起义计划,但他对固守太原仍然存有一线希望,对参加起义顾虑重重,苦思一天后仍然难以定夺。他不愿太原三十万百姓被共产党统治,不愿对不起老长官孙连仲和鲁崇义,不愿在西安的家眷受到牵连,不愿背负叛变投敌的罪名,因而在这天下午六点多钟找来他的结拜兄弟、二十七师副师长仵德厚商议对策。他把军长的起义计划告诉了仵德厚,说,眼下只有三条路可走,参加起义;自杀;举报。</p><p class="ql-block"> 仵德厚明确表明态度:“第一,我仵德厚是三次荣获勋章的国军英雄,宁愿战死,也决不会做背叛党国的事情;第二,凭啥自杀?不值得!”</p><p class="ql-block"> 仵德厚选择了最后一条出路——举报。</p><p class="ql-block"> 戴炳南大喜,仵德厚有这态度,届时调动二十七师就不成任何问题了。他说:“那么,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去向阎长官报告?”</p><p class="ql-block"> 仵德厚点点头:“既然军座铁了心要投共,背叛党国和委员长,你我兄弟,就只有对他不起了。”</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仵德厚</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戴炳南</b></h3> 戴炳南最终下定决心,背叛将他一手提拔起来、同生共死十几年、把他视为可以托付大事的军长黄樵松。<br> 十一月三日晚上十一时,戴炳南赶到绥靖公署,找到继郭宗汾之后担任绥署参谋长的赵世铃,唤醒已经入睡的阎锡山,跪陈了黄樵松的起义计划,并表示自己要坚决效忠党国等等。<br> 阎锡山听完之后,呆坐半晌无言,只是叹息苦笑。<br> 随后,阎根据戴炳南汇报的情况,与赵世铃以及闻讯火速赶来的孙楚、王靖国一起商量对策,如何重新布防阵地,如何监视三十军防区,如何诱捕黄樵松。<br> 十二时稍过,黄樵松接到电话,让他到绥靖公署参加军事会议,黄樵松推脱未去,赵世铃随即第二次打来电话,黄仍未去。阎锡山于是亲自出马,一面打电话邀请,一面派汽车到北门外新城三十军军部迎接。<br> 黄樵松为人过于简单,处处警惕不够。就在这一天的中午,他和自己的参谋长仝学曾、戴炳南等人在关民权家中午宴时,关民权对解放军连日来对东山的猛攻极为担忧,问道: “老黄,共产党打进来怎么办?”<br> 黄樵松说:“打进来,你还做你的厅长。”<br> 不知就里的关民权说:“恐怕脑袋也保不住了,还做什么厅长。”<br> 黄樵松冲口而出:“没事,我保你!”随即又自觉失言,掩饰说,“我这是和你说笑话哩。”<br> 从这一点上也可看出黄樵松性格上的弱点,这也正是他的悲剧所在。<br> 在如此微妙的时刻,黄樵松却未能警觉出接二连三的邀请后面的反常,乘车来到了绥靖公署。一进副官处,一群侍卫马上围了上来,并从他身上搜出了徐向前、高树勋写给他的信件。<br> 第二天早晨,随同王震宇再次入城的晋夫刚刚进入阎军阵地,就被恭候多时的宪兵逮捕。<br> 阎锡山逮捕黄樵松、晋夫之后,断定晋夫就是共产党解放军高级干部胡耀邦的化名,立即向蒋介石报告,巳抓获了共军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十一月六日,阎锡山按照蒋介石电令,将黄樵松、晋夫、王震宇、翟许友四人经北平飞解南京。南京政府借此大肆宣传,太原前线俘获了中共高级将领胡耀邦,国民党的报纸、广播不遗余力地渲染,沸沸扬扬,闹得国民党控制的地方都知道了。<br> 石家庄市委专门负责收听整理敌台新闻广播的机要秘书姚臻,收到胡耀邦被俘押送到南京的广播报道后,极为震惊,但纪律规定,这些信息除了提供给市委书记柯庆施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br> 姚臻是胡耀邦妻子李昭的邻居,但平时往来不多。这天他有意经过李昭家的门口,向她打招呼:“李大姐,报纸上说前方天天打胜仗啊!胡主任最近有信来吗?” <br> 李昭说:“他忙着打仗,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写信呀!”<br> 姚臻既不能告诉李昭他收听到的敌台消息,又不能直接打听胡耀邦的行踪,只有旁敲侧击地打听了。可他看出,李昭一点也不知情,他也绝对不能透一丝风。<div><br></div><div>明天继续</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笔者</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