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部队(原175团)5连战友南京聚会

周功灿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2日,由老指导员周华林等提议,由战友詹大伟、缪如春负责组织召集,24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175团5连的战友代表,分别从</span>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聚会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京古都大桥饭店,举行为期二天的老战友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半个世纪前,来自五湖四海的</span>优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放下手中的锄头铁耙或城市的优越生活,毅然告别生养他们的亲人和故乡,穿上军装,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75团5连,开启了他们保家卫国,为祖国站岗放哨的光荣历程。共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仼,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部队生活使他们成为亲密战友而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的岁月,他们已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军人特有的气质和坚毅,并没有从他们的眼神中消失。离别后的再见,使他们显得格外的兴奋和激动,当年的回忆和离别后的思念,使大家有说不尽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会后,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失联近半世纪因各种原因未参会的战友,由此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当从部队老照片中看到那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和朝气的脸孔;当从电话里听到那已略显苍老而又熟悉的声音;当从视频中看到那一双双额头布满皱纹的眼睛和身影,真是感慨万分……! 他们为祖国的国防建设献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离开部队后,他们保持了军人的本色,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毕生的贡献!他们的光荣历史和事迹,将永载世册!</p><p class="ql-block"> 通过寻找,现已联系或获取照片的5连战友有:原副指导员王秀春,原一排长傅志坚、二排长楼子荣,三排长周华荣、王相军、季留权。战友邓岳平,施瑞忠,夏银苟,方忠义, 陈美池,丁学蓬 ,仇永兰,秋 林,王瑞义,单阿土,孙宁军,杨永明 周陆荣,戴卫民,费茂宗等个人或集体在部队拍的老照片67张。其他失联的战友尚在设法联系。</p><p class="ql-block">  为让军魂永存,本文以图文视频照片相结合的方式,记载、固定了南京聚会形成的以下成果:</p><p class="ql-block"> 一、南京聚会活动实况。</p><p class="ql-block"> 二、在先后失联半个世纪后,收集到1970~1975年期间服役于五连战友老照片67张计 215人。</p><p class="ql-block"> 三、记载了175团及5连在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和英模人物。</p><p class="ql-block"> 四、回顾了丹阳湖军垦生产,黄芝山、商丘驻防训练,河南抗洪救灾等艰苦经历。</p><p class="ql-block"> 五、颂扬了部队艰苦奋斗,坚毅不拔,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p><p class="ql-block"> 六、加强了战友的联络和友谊,建立了战友通讯录和微信群。</p> <p class="ql-block">  在此,感谢朱龙祥, 孙长和,郑道义, 陈林平,沈网兴,邓岳平,戴长坤,缪如春,周建国,郭福先,季留权,施瑞忠,苏锡兴等战友在会议期间和会后提供的老照片、文字材料及未参会战友的相关信息,使本次聚会的成果得以充实和扩大。</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原175团政治处干事陈岳贵战友提供的175团《建团十九周年特刊》和《建团35周年简史》等宝贵的团史资料。 2023年3月30日</p> <p class="ql-block">参会人员集体照 周华林郑品林陈林平詹大伟汪玉宝郑道义朱龙祥周功灿刘志春 苏志规方有龙戴长坤郭福先缪如春卞粉柿熊瑞尧 何喜宝孙长和周建国章均明沈网兴刘建云相延平张庆广</p> <p class="ql-block">会上交流发言的有:周华林 詹大伟 郑品林 缪如春 陈林平 孙长和 戴长坤 周功灿 郑道义 周建国等</p><p class="ql-block"> 十二日晚,詹大伟作战友聚会致辞,全文如下: </p><p class="ql-block"> 50年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五连的战友欢聚在六朝古都南京,畅叙友情,又圆了一个今生难得一聚的战友梦。此时此刻的心情,大家都一样,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弃笔从戎去,烟硝牡丹香"。回首往事,当年我们个个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怀揣激情带着梦想,穿上了让那个时代人人羡慕的军装,实现了当兵梦。就是这段从军生涯,给我们每一位战友留下了人生太多的难忘。我们难忘脱胎换骨的新兵训练,也难忘紧急集合的悦耳军号声,我们难忘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军事比武,也难忘辗转黄芝山、长兴机场及河南商丘的各个“战场”,更难忘几年间的同吃、同住、同学习所结成的浓浓战友深情。</p> <p class="ql-block">  是部队开启了我们理想的人生,是部队培养了我们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是部队磨练了我们战胜困难钢铁般的意志,为我们曾经是一名军人而自豪,因为我们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好男去当兵,我们感到无比崇高,无尚光荣!</p><p class="ql-block"> 追忆逝水年华,难得今日一聚。50年的岁月匆匆而过,现在我们已大都是步入了古稀之年的老人,为此,我们由衷的感到人生的成功与成熟的自豪。 亲爱的战友们,如今我们都已子孙满堂。岁痕满目,人生是短暂的,火红的青春已成为昨日的甜蜜!无论天涯海角,五湖四海,无论是为官还是下海,无论是经商还是务工,而最难忘的永远是战友情。 我们应该珍惜这次相聚,敞开心扉,多多交流,细细品味50年来的所遇所感,在一起好好聊一聊、乐一乐、叙旧话新,谈谈现在、过去和未来。让我们利用这次聚会,更一步加深战友之间的情谊,让友谊之花永远绽放。</p><p class="ql-block"> 现在,让我们共同举杯,为我们的相聚快乐、友谊长存,为我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干杯! 2023.3.12</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会上,战友们交流了在部队的经历感受,离别到地方后工作生活等情况。第二天,游览中山陵、南京抗日纪念馆等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此,需要特书一笔的是,远在安徽含山、已85岁的5连老指导员司有恩听说战友会在南京召开,看到五十余年后战友聚会盛况影像,非常高兴,特地电贺会议的成功召开!在此,与会的全体战友对老指导的培养教肓,表示衷心感谢,祝福指导员身体健康,长命百岁!!</p> <p class="ql-block">部队时的老照片: </p><p class="ql-block">周华林 陈林平 郑品林 孙长和 朱龙祥 沈网兴 詹大伟 何喜宝 章均明</p> <p class="ql-block">司有恩 郑道义 周功灿 戴长坤 汪玉宝 邓岳平 季留权 郭福先 周建国</p> <p class="ql-block">施瑞忠 夏银苟 方忠义 陈美池 丁学蓬 仇永兰 秋 林 王瑞义 单阿土</p> <p class="ql-block">楼子荣 傅志坚 王相军 孙宁军 杨永明 缪如春 周陆荣 戴卫民 费茂宗</p> <p class="ql-block">1973年5连退伍老兵留念(邓岳平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王圣田 陈贞春 龚其云 邵道赤 丁正奎 给养员 吴雀兴 徐章荣 肖克刁 </p> <p class="ql-block">苏锡兴 蔡光明 丁春松 范顺明 李献温 陈兴仁 刘建云 张广庆 相延平</p> <p class="ql-block">1975年5连退伍老兵留念(周陆荣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1977年5连退伍老兵留念(朱龙祥战犮提供)</p> <p class="ql-block">王秀春 周华荣 卞粉柿 熊瑞尧</p> <p class="ql-block">  此照片为1974建团35周年时,当时的团简史编写组在团史陈列室前拍摄。 人员有:翁承琦,朱汉忠,吴福生,高更生,蔡金富 孙长和,段凌云,何云飞,黄抗生等十一人,其它不详(照片由孙长和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1971年5连炊事班全体</p><p class="ql-block">其中有: 李汝康 王关金 苏锡兴 傳志坚 等(照片由苏锡兴提供)</p> <p class="ql-block">  1974年连队驻防长兴83机场,5连留守人员朱龙祥等组织的蓝球队</p><p class="ql-block">照片自左至右,自上至下为张仕清 陈继元 朱龙祥 董怀忠 赵鹏 王德宽(照片由朱龙祥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175团诸暨、泰州藉两地部分转业退伍战友互动 2018年5月摄于泰州(以上二张照片由孙长和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70年代,5连驻扎和战斗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图一 河南商丘军营,图四 浙江黄芝山军营。图二、图三安徽丹阳湖军垦生产和河南抗洪救灾场景 (图一由孙长和战友提供,图四由郭褔先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孙长和战友提供的原5连花名册</p> <p class="ql-block">  5连,是175团(沙家浜部队)的一支优秀连队,与其它兄弟连队一起创造了175团的光辉历史。</p> <p class="ql-block">  沙家浜团(175团)及5连战争年代立功受奖荣誉单位和个人名单</p><p class="ql-block">一连 大功连 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 练兵模范连 江边练兵</p><p class="ql-block">三连 三等功臣连 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 小功连 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 二等功臣连 朝鲜二次战设</p><p class="ql-block">☆五连 练兵模范连 江边练兵</p><p class="ql-block">☆五连 一等功臣连 朝鲜二次战役阻击战</p><p class="ql-block">六连 一等功臣连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七连 二等功臣连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八连 卫生模范连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九连 灭虎连 苏北徐溜战斗</p><p class="ql-block">三机连 政纪模范连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一排 练兵模范排 江边练兵</p> <p class="ql-block">三连三排 三等功臣排 上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三连三排二等功排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一排二等功臣排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原五连一排一等功排 朝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一排 练兵模范排 江边练兵</p><p class="ql-block">☆原五连二排二等功排 河南曹口战</p><p class="ql-block">六连一排一等功臣排 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连二排二等功排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团高机排二等功臣班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一连三班 赵良班 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一连五班 曹相佐班 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一班 三等功臣班 正规练兵</p><p class="ql-block">二连二班 战斗模范班 鲁南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三班 练兵模范班 江边练兵</p> <p class="ql-block">二连五班 团结模范班 渡江之前</p><p class="ql-block">二连八班 爆破模范班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九班二等功臣班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十三班卫生模范班江边练兵</p><p class="ql-block">三连四班 三等功臣班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三连五班 三等功臣班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三连六班 三等功臣班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三连七班二等功班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三连八班三等功臣班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三连九班金纪丰班 鲁南泥济战斗</p><p class="ql-block">三连三班一等功臣班 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三班 战斗模范班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三班 三等功臣班 上海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三班一等功班 朝鲜五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四连五班 马思进班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九班 三等功臣班 正规练兵</p><p class="ql-block">☆原五连三班 渡江光荣班 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五班崔兆生班 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三班二等功臣班 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一班一等功班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八班一等功臣班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一班 三等功臣班 正规练兵</p><p class="ql-block">六连二班 一等功臣班 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二班二等功班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五班团结模范班 于濮阳</p><p class="ql-block">六连七班二等功臣班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八班鲍田甲班宿北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八班二等功班朝鲜二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六连九班 爆破模范班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二机连三班二等功臣班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二机连三班二等功班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二机连四班三等功班朝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七连五班一等功臣班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七连七班 王明班 宿北战役</p><p class="ql-block">七连七班三等功臣班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七连七班二等功班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八连四班三等功臣班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八连炊事班模范炊事班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三机连一班一等功臣班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高机连六班三等功班 朝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英 雄 模 范 人 物</p><p class="ql-block">四连班长 马思进 一级人民英雄 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三机连班长余新发 一级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二级人民英雄</p><p class="ql-block">☆五连连长周厚刚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营教导员 袁辉南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 连 长 陆万良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指导员 沙 风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指导员 姚昌元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副连长 林 宁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二级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二营通讯员刘云典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 战士 王云阁 朝鲜二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七连连长 徐文斌 朝鲜五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七连副排长李洪全 朝鲜五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三级人民英雄</p><p class="ql-block">一连班长 张仁良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班长 李树意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副班长李会福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副班长白富洲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二连小组长陈四海 上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三连排长 沈阿亦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一机连排长张小海 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副连长李长友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排长 杨德喜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班长 董兰亭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四连副班长陈 国 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排长 王金文 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副排长崔兆生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五连班长 梅周风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副政指刘 星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副排长詹世堂 淮海战役</p> <p class="ql-block">六连副排长刘金安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六连副班长李连保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八连小组长张新德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八连炊事员周木齐 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九连副排长梁岳山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警卫连副排长陈龙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炮兵连排长顾家怀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炮兵连排长魏明驰 豫东战役</p><p class="ql-block">二级模范工作者卫生队保健干事陈良</p><p class="ql-block"> 51英模大会评定</p><p class="ql-block">三级模范工作者四连班长陈怀欣</p><p class="ql-block">50英模大会评定</p> <p class="ql-block">175团(沙家滨团)成立后战果统计表(原175团政治处干事陈岳贵战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175团变迁史</p><p class="ql-block"> 时 间 番 号</p><p class="ql-block"> 1939年5月,叶飞(曾任海军司令,上将军衔)带领的新四军六团向沪宁铁路东段地区挺进时,组建了江南抗日义勇军。江抗主力西撤时,留下36个伤病员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休养。</p> <p class="ql-block">  11月19日,36个新四军伤病员和江南地方武装组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特务连,就是后来的175团2连。</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2月8日 36个伤病员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组成东路指挥部特务连</p><p class="ql-block"> 1940年编入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2支队</p><p class="ql-block"> 1941.03 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p><p class="ql-block"> 1945.07 苏中军区第1旅1团</p><p class="ql-block"> 1945.11 新四军第1纵队第2旅4团</p><p class="ql-block"> 1946.07 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2旅4团</p><p class="ql-block"> 1947.01 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4团</p><p class="ql-block"> 1949.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20军59师175团</p><p class="ql-block"> 194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0军59师175团</p><p class="ql-block"> 1985年10月,改称第20集团军步兵第60师175团</p><p class="ql-block"> 1998年9月,60师175团简编为步兵第60旅第1营</p><p class="ql-block"> 2012年1月1日,部队改编为机械化步兵60旅</p><p class="ql-block"> 2017年,缩编为陆军第83集团军合成第60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沙家浜镇,建有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原上海沪剧团演出的《芦荡火种》和北京京剧团演出的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就是根据36个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的故事改编的。</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部队三十六名伤病员名单</p><p class="ql-block">刘 飞 主 任 何 刚  战士</p><p class="ql-block">夏 光 参 谋 王佑才  战士</p><p class="ql-block">黄 峰 干 事 李立根  战士</p><p class="ql-block">吴立夏 连 长  何彭福  战士</p><p class="ql-block">叶成忠 排 长  黄德清  战士</p><p class="ql-block">张世万 排 长 金 辉 战士</p><p class="ql-block">王新明 排 长  赵阿三  战士</p><p class="ql-block">金耀忠 排 长  张金雷   战士</p><p class="ql-block">费介成 排 长  陈金荣  战士</p><p class="ql-block">叶克寿 排 长  朱墨陶  战士</p><p class="ql-block">李 朱 文 书  狄 凡  战士</p><p class="ql-block">巫 中 战 士  薛 树  战士</p><p class="ql-block">谢锡生 战 士  顾金龙  战士</p><p class="ql-block">潘阿兴 战 士  叶耀青  战士</p><p class="ql-block">李之毅 战 士  周义太  战士</p><p class="ql-block">袁阿毛 战 士  张 英  战士</p><p class="ql-block">(1959年沙家浜部队 20周年汇总)</p> <p class="ql-block">历任团首长名单:</p><p class="ql-block"> 团长:</p><p class="ql-block">吴立夏(连长)陈挺(支队长)</p><p class="ql-block">张宜友 王坤 胡乾秀 洪定太 王 坤 陈连生 祝仁贵 周文江 许国光 吴尧 景玉龙 吴学闽 沈士贤 袁良发 张元和 陈为保傅建政 邢汝山 王纪凯</p><p class="ql-block">政委:</p><p class="ql-block">陈新(政指)黄峰(教导员)张英刘毓标 李干辉 张英 杨逸麟 汪大铭 袁天枢 沈云章 袁辉南 刘时雪 徐刻许国志 邵文杰 王本汉 缪俊清 张德荣 李正勇 王家水 高根生 张美才 刘铁俊 吴士明 王建武</p><p class="ql-block">副团长:</p><p class="ql-block">郭旭晨(副支队长)杨绍良 洪定太孟究增 陈连生 祝仁贵 冯纪林 袁翔飞周木良 袁志成 许国光王本汉陈怀兴 吴尧 周友海 吴广臣 史朝芝 金孝海 袁良发 孙传德 顾丙 沈士贤 毛春海 洪益传 李成和 张元和 吕维克 杨龙兴 卜月东 王纪凯 金建生 聂步洪</p> <p class="ql-block">副政委:</p><p class="ql-block">袁天枢 沈云章 袁辉南 刘时雷 徐刚许国东 邵文杰王本汉 缪俊清陆乃忠龙德泉 彭秀贵 王仲春 夏咸法 龚志钧陈景权 林丛生 金善水 夏咸法 王双顺王传荣 赵传才</p><p class="ql-block">参谋长:</p><p class="ql-block">胡品三 颜伏 韩云 林辉才 胡乾秀 赖竹泉 蔡尚 李彬 林一新 江胜武 陈连生 祝仁贵 冯纪林 秦书宝 迟书文 陈怀兴 孙成德 马怀富 李成和 张元和 李志年 吕维克 肖云洪 朱永和 王纪凯 柴金友 梁学孙 陈元和</p><p class="ql-block">主任:</p><p class="ql-block">张鏖 彭冲 梁竹志 袁天枢 张梦宝 沈云章 洪大中 袁辉南 徐刻 杜亮 刘同珍 郭凤鸣 邵文杰 陆乃忠 张德荣 龙德泉 彭秀贵 陈景权 金善水 高根生 颜发明 胡世安 刘窄生 赵永康 刘铁俊 蔡善才 任长法 王双顺 项永刚</p> <p class="ql-block">  △本文有关175团的史料,摘录于175团《建团十九周年纪念特刋》和1974年军史陈列室组成人员整理修订的175团《建团35周年简史》</p> <p class="ql-block">战友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周功灿,原5班班长一一</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部队基本相同的经历和感受,我对部队生活作了一些回忆,以抛砖引玉,挖掘那段历史留在脑海深处那怕是点点滴滴的珍贵镜头,把我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肩负的责任,拼博的故事留给后代,留给世人和社会,相信它将是社会正能量所需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 1970年12月26日上午,我们从诸暨的一片锣鼓声中登上铁皮子闷罐车,向杭州方向出发,但谁也不知到那里去。记得沿途停了几次车,都是兵站吃饭加水。傍晚停车时看到当地一些人在昏暗路灯下捕捉一种虫子,听说是去吃的,感到十分好奇,疑似到了异国他乡!次日早上,火车到达安徽当涂车站,下车后步行到离当涂县城几公里的临时集训点,路上看到不少当兵穿着的军装打有好多补丁,给人以寒酸之感,心想这里的部队难道如此艰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临时集训点是一间很大的草棚,地上铺有稻草。晚上,大家把床单用针线连在一起铺在稻草上习地而睡,听说这草棚以前是关牛的。不过,大家一起挨个睡觉还是第一次,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p><p class="ql-block"> 短短几天的纪律教育和队列训练,我们就被分到各营各连。我被分配到59师175团2营5连5班,5连连长叫倪成祥,浙江上虞人,指导员司有恩,安微人,副连长郑品林,我还刚知道他是上虞人,副指导员王秀春,浙江黄岩人。排长好象是浙江义乌的,记得姓楼。班长是无为人,副班长是缙云的,名字叫什么想不起来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却如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175团的驻地分两个地方,大部份在丹阳湖釜山一带,只有2营在离当涂县不远的白纻山。白纻山营房也都是草房,但有板床,一个排住一间,营房没有训练场地,草房后面却停着很多两轮手拉车,开始还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后听老兵说是拉石块用的,这才知道我们到这里是来搞生产的,是上山拉石头到河边轮船码头,用以丹阳湖农场围湖造田。此时,才感觉到这与当初想象的差离实在是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  连队经简单的动员,就投入了炸山采石、搬运石块的劳动。这可不是平地干的活,而是要用小扳车上几百米20~30度的坡,从山上拉石头到高差近百米的码头。二人一辆车,空车上坡比重车下坡更累人,而重车下坡精神必须十分集中,一不小心,2机炮连车毁人亡的事故就会重演。其体力强度和压力之大,是我在农村从未承受的。当时有句口号,叫"炸平白纻山,气死帝修反",不管这句口号白纻山与帝修反有什么关系,但它提示我们要从白纻山看到世界。年青人的上进性和拼博精神,使我们拋弃了幻想,积极投入艰苦繁重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拉车运石头的活非常耗力,且我当兵前刚得过黄疸肝炎,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人一累,胃口就差,加上连队的伙食又不怎么的。有一天早上吃馒头感到恶心反胃,实在咽不下,就把啃过的半个馒头偷偷丢进拉圾桶,被副指导员王秀春发现,对我好一顿教育后,当场把那半个馒头吃了,我是既惭愧又委曲。惭愧的是我做了一件错事,委曲的是肠胃实在受不了啊!  </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有一天连队改善伙食吃魚,引起连续腹泻三天,拉得我头重脚轻,两腿酸软,眼冒金星,但还是坚持出工拉车不止,真有那么一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只是这次腹泻后使我有三年不敢吃魚。</p> <p class="ql-block">  丹阳湖离当涂县城约30公里,据说历史上是中国的第四大湖,但经历代围湖造田,现湖面已基本不复存在。20军58师部分部队和59师师直、176、177团相继于1966年和68年就开始进湖造田。我们所见到的丹阳湖已是巍巍大地,良田万顷,稻谷飘香了。学者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但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觉得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成就却是伟大的。</p><p class="ql-block">  丹阳湖的泥土是历年洪水沉积的淤泥,且地势低洼,围湖后湖水高于湖内地面,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走在路上烂泥会很不客气地粘走你的鞋。晴天太阳一晒变得又尖又硬,你得小心翼翼,不然会歪了你的脚或刺破你的鞋。</p><p class="ql-block"> 丹阳湖大堤底宽约35~45米,高10余米,顶宽8米。围湖造田主要是磊土成堤。如此工程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挑土上堤。在泥泞的地面上挑上百斤的泥土上大堤,且需日复一日,非成不止,其艰难,其耗力,其疲劳可想而至!如果没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是极难坚持的。我想,这种精神力量在于对军垦生产和艰苦劳动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对国家建设的无私贡献!丹阳湖的战友们不但劳作辛苦,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听说当时有句口号叫"先生产,再生活"。他们住的是草房,阴雨天潮湿自不必说,地上还会有蚂蝗进扰,顶上会有形如百足的湿气虫掉入被窝,更要防范带有致命出血热病毒的黑线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种田插秧挑大堤</p> <p class="ql-block">  丹阳湖万亩良田,当时主要种植的是水稻,春季插秧播种,秋季收割归仓,都需人工作业。湖内人工规划分割的农亩,长约700米,宽约70米,一块就是70多亩。当时一个连仅百来个人,且约有半数以上从未种过田插过秧,但动员下达的任务是一个连一天要完成一块70多亩的插秧任务。不知这是上级要求还是连队为争创先进加压自定目标。即使是农村一个"十分"(农村劳动力农艺最高评分)劳力,一人一天插一亩地的秧也并非易事。对于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百把人、有半数以上不会插秧的连队,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妨且这任务还包括平整水田土地和拔秧。光是平整土地,工程量就很大,因为耕田的拖拉机在水田两头转弯时,会形成一个个很大的坑,如不填平,根本无法插秧。当时的办法是用床板拉上绳子当推土机,选身高力大的战士在水田推拉泥土填坑,耗时费力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而拔秧、插秧是个技术活,不是一下就能学会的,不像平整土地那样只要有力气就行。所以,一天完成一块田的任务,只能从延长一天时间的概念上想办法,其实就是通宵达旦。当时司有恩指导员动员时情景如在眼前。晚饭后,就开始夜间作业,在手电筒微弱暗淡的光线下,连夜拔秧、平整土地,天亮后再集中力量插秧。种田插秧,是诸暨籍等来自农村水网地带战友的拿手之活,他们那争先恐后、左右开弓、织机般飞快出手的身姿,极对是丹阳湖当时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而那不会插秧的,只能做一些运送秧苗的辅助工作,他们的缺额,只能依靠会插秧的战友加倍努力补上。种过田的人知道,插秧是件很累人的活,大于90度的弯腰低头,要不了多久就会腰疼得历害,一天下来,腰会像断了一样直不起身。</p><p class="ql-block"> 连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气氛下,以夜当昼,通宵达旦,连续奋战,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虽说二营在白纻山采石的工作繁重危险,但长期在丹阳湖围湖种田的战友更加艰苦辛劳。1972年上半年,175团先行撤出丹阳湖回到浙江湖州军营,而59师师直、176、177团一直坚持到1975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部队离开丹阳湖后,在附近的洪蓝铺一带休整半个月,主要是隔离检疫需要,因丹阳湖有一种背上有一条黑线的老鼠,叫黑线鼠,会携带鼠疫病毒。</p><p class="ql-block"> 部队在休整和拉练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纪,每到一地,不顾行军劳累,脚上水泡还没处理,就争着为当地群众挑水扫地做好事。即便是用了老乡的几根火柴,离开时也要在火柴盒中塞上分把钱。现在看来以有作秀之感,但却充分说明了战士们的军纪意识。所以军民关系处理得很好,给当地百姓留下了良好的影响。因此,有了当地姑娘爱上我们战士并结为亢俪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当农忙季节,我们二营就要拉练去丹阳湖参加"双抢"。拉练,是当时步兵训练的重要课目,部队几次从白纻山去丹阳湖参加"双抢",都是徒步拉练来回。从丹阳湖撤回黄芝山的200多公里,当然也不会放过作为拉练的机会。历史上不乏徒步行军赶超机械化部队取胜的战例。红军25000里长征摆脱蒋介石围堵拦截,有双“铁脚板"就是重要因素!当然这也是落后于人没有办法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  但拉练对锻炼军人意志、毅力、体力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可以说它是步兵的一种极端训练方式。从丹阳湖到湖州的拉练,就包括了日常行军,夜行军,急行军,还有遭遇战、阻击战、"三防",空袭等综合性训练课目,简单的说,战场上有什么情况,就怎么折腾!而且身上背有被褥,雨衣,抢支弹药干粮等二十几斤东西,搞得你非常紧张,极度疲劳。这种总称"练铁脚板"的训练,难免损伤双脚,连续几天的徒步行军,真是铁脚板也受不了。随着行程的增加,很多战士脚上的血泡也随之从小到大并增加,为尽量避开痛点,走路时就会一跷一拐,那种战友们互相挽扶艰难前行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1975年约7月左右,驻防浙江的20军与驻防河南的1军对调防务,59师从江南水乡浙江宣兴湖州一带调到较为贫穷的河南商丘。</p> <p class="ql-block">    刚到驻地不久,河南信阳、漯河一带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水,部队随即投入抗洪救灾,我们的橡皮艇穿梭于一片一片汪洋的农田马路上,来回抢救受困灾民。 </p><p class="ql-block"> 一场紧张的抗洪过去后,部队的吃饭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因为商丘的军粮供应与南方完全不同,南方基本上全是大米,而到商丘后只供应三分之一的大米,其它还有三分之一的面粉、三分之一的粗粮。因部队大多是南方兵,三餐吃惯了米饭,不习惯吃面食和粗粮,加之南方的炊事兵开始时不会做面食,做出来的馒头是既黄又酸而且硬得像块砖,咬到嘴里就要反胃,只有中午一餐大米和小米各半掺合的二米饭拼命填肚,早晚餐基本是粗粮和那种使人反胃呕吐的馒头,因此,经常处于半饥饱状态。</p><p class="ql-block"> 说真的,到部队后不论生产训练任务多么艰苦,我从来没有不安心部队生活的念想,而饮食给肠胃带来的问题实难一时适应。好在后来供应有所好转,炊事班也学会面食及粗粮的制作,否则的话我真担心还能坚持多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部队回湖州黄芝山后,就转为全训。全训课目包括军事基础、单兵战术、班排进攻等内容。这些训练虽不能与特种兵的魔鬼训练可比,但也很不简单。当时训练的口号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就拿最基本的队列训练,体质差的新兵在训练中晕倒是常事,单双杠练习,手上的硬茧血泡就是训练的成绩报告单,更有练大回环时连同硬茧血泡一併撕裂的。射击训练时,枪口挂砖一练就是几小时,我们被授予特等射手称号的战友,就是这样练出来的,所需毅力可想而知。那年全团拉练到上海附近的青浦学游泳,很多"旱鸭子"都是喝饱了那里的湖水才变成"水中蛟龙”的。在二百米障碍跑飞越矮墙时,我的右脚膝盖严重扭伤,治疗恢复功能达一年多。五连战友费忠良,在繁重的训练中得病未及时治疗而早逝。副指导员陈贵浩在信阳大比武时起病后不幸病故。特务连战士在射击训练时因枪走火一枪二伤。其实,一个团队,要取得过硬本领,不尽要流汗,也是会要流血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6年,部队缩编,5连并入6连(部分入4连)。1977年,175团6连作为师团的代表,参加20军在信阳的军事比武,因成绩优异,荣立集体二等功,并被授予“硬骨头"式连队的称号。这些荣誉,凝结着全体干部战士的心血和一个个艰苦训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从白纻山到丹阳湖,从丹阳湖再到黄芝山,及后来调防商丘,漯河抗洪,信阳比武等历程,无不体现战友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同心协力,居死拼搏的坚强意志和无往不胜的精神气概。这些,恐怕只有当兵的人才会有这种机会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战友的情谊会那么深?我们可由此找到答案,因为他们同过甘,共过苦,因为他们同在一口锅里吃过饭,同在一条战壕练过兵,因为他们共同经历过艰苦的磨难和生死的考验!更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使命使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部队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和战斗力,在于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于通过部队这所大学校的锤炼熏陶而获取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当时,部队的生产任务繁重,但5连的政治思想教育却抓得有声有色,学习的气氛浓厚。学习的内容和教材主要就是毛泽东选集,连队经常组织学习交流。记得那时总特别害羞,一上台发言就会紧张得满脸通红,大概这是年轻人的通病。但仼何亊情都一样,只有大胆地跨过一道道沟坎,才会不断成长和进步。应该说,我们的政治思想基础、理论思维方式等,是在毛泽东思想培肓下逐步形成的。我只读过小学,文化基础较低,但和战友们一样,学习认真,发言积极,并由此初识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哲学概念,为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文化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部队生活是艰苦的,并不像未去当兵前想象的那样潇洒浪漫,但收获却是丰富的,因为在这所具有浓厚政治氛围和严明组织纪律的大学校里,受到了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教育,得到了规范有序的军营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精神的熏陶和锤炼。曾经的艰苦和磨练,使我们日后工作生活中对各种困难、问题而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对今天生活的一切,感到来之不易而倍加珍惜,这些崇高品质,是部队生活的最大收获。</p><p class="ql-block"> 部队生涯和战友情结总是那么不容忘怀,每年八一建军节或入伍纪念日,他们总会自发地进行一些聚会,回忆在部队留下的那一点一滴难忘的经历和由些结下的战友之情。</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26日是诸暨藉战友入伍47周年纪念日,我因去海南度假未能参加部分战友的聚会,为此特以微信方式向战友们表示祝愿!今天,我略作修改,以同样的心情献给5连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分离半个世纪后相聚的日子。50年前,当我们跨入部队这所特殊的大学起,共同的使命就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至今虽已久远,但白纻山开山炸石的炮声,丹阳湖围湖造田的号子,黄芝山晨曦早操的军号,仍清析地围绕在我们耳边; 浙晥苏沪拉练途中负重行军的身影,河南抗洪救灾的滚滚波涛,商丘训练场摸爬滚打的场景,越南自卫反击的熊熊战火等.....至今历历在目。半个世纪的岁月并没有冲淡我们的记忆,同生共死建立的战友情谊反而更加清纯淳厚。弹指一挥,我们虽已渐渐变老而银发满头,但为国为民的奉献已永载史册。在此,我向战友们表示深深的祝福,愿战友们晚年生活安康、快乐、幸福!!</p><p class="ql-bloc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借用此词,以图与白发战友相遇谈古论今时,看淡自我,享受夕阳,进入一壶浊酒喜相逢的意境......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简要介绍一下个人情况 :周功灿 ,男,1952年出生,诸暨人,小学读书6年,务农3年,部队当兵13年,先后任5连5班战士、班长,特务连侦察排长。1976年去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学习,1977年抽调6连任排长参加信阳大比武。1979年离开175团,调任合肥炮兵技术学院任军事教员。1982年转业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任法官、副庭长15年,期间人民大学读书1年,1996年调任绍兴仲裁委员会任副主任兼秘书长16年,2012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爱好摄影,盆景,钓鱼,旅游,游泳,太极,乒乓球等,喜欢文学、哲学等。 </p><p class="ql-block"> 周功灿 于2023.3</p> <p class="ql-block">本文主编 周功灿</p> <p class="ql-block">原175团5连南京聚会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