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我们文县城关二小7名教师踏上了赴兰州的研学之旅,去参加“国培计划(2022)”陇南市信息技术省级推进学校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p> 向梦想出发 <p class="ql-block"> 3月8号凌晨6点,我们坐上了兰上的汽车,经过9个小时的行程,下午4时终于到达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地——金城兰州。工作人员送上的节日鲜花让我们倍感温暖。</p> 团队建设 <p class="ql-block"> 在短暂休整后,3月8日晚上,本次培训的团队建设在老师们的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3月9号上午9时,来自陇南市各学校126位教师参加了培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班主任刘婷婷老师主持。</p> 聆听专家讲座 <p class="ql-block"> 接着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俞树煜给我们做了《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政策解读》专题讲座。俞院长从4个方面全面解析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措施。下午,聆听了来自宁夏大学的贾魏教授《基于微能力点的课堂融合应用与实践》专题讲座,让我们更清楚的意识到本次培训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3月10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学院李宝敏教授远程讲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课例考评标准解读》专题讲座,他提出以校为本、应用驱动、精准测评、基于课堂、注重创新五个关键词。结合实际案例,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10日下午,正高级任菊莲老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聚焦校本应用——生成“一校一案”。从校本应用考核流程讲解,案例解析,并引导我们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方案。</p> <p class="ql-block"> 3月11日上午,贾进珠老师分享了“智慧课堂的学与教”案例。以自己学校为例,向我们展示了目前学校最先进的双屏超级白板及其它教学设备,详细介绍了利用智慧课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及老师的教学效率,开拓了我们的眼界。 下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老师以远程授课方式讲授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方式变革》。曹老师结合案例生动形象的讲解了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变革的重要性。让我们对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3月12日上午科大讯飞教育事业高级咨询师陈方刚老师以“人工智能双减落地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和实践”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下午,国培专家白云老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视觉的震撼中深感信息现代化的便捷性、科学性和重要性,从而再次激发了“强练技能,为教育服务”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3月13号西北师范大学常咏梅教授点评各小组信息技术化教育教学创新方案,明确各学校未来两年的信息化规划,希望改变思维模式,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努力做出改变,努力实现并适应信息时代教学化的工具。</p> 认真学习 <p class="ql-block"> 聆听专家讲座,认真学习归纳总结,同时积极参与研讨。我们希望把所学到的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在今后的教学中。</p> 收获 <p class="ql-block"> 为期5天的培训短暂且充实,它吹响了我们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号角。在教中学,在学中研,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仍需努力学习,时刻与时俱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素养,不断学习,不断去进步,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化教育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七人兰州研学所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3.3.14</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