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 回味老青岛 — 平原路(11)

🍃初心🏠🍃

<p class="ql-block">习惯了一个人走街串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走到哪儿算哪儿。出门乘坐325路公交,四、五站就到中山路了,漫无目的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黄岛路。</p> <p class="ql-block">黄岛路著名的“一步半台阶”。</p> <p class="ql-block">黄岛路东出口,青岛老街里印象。</p> <p class="ql-block">平原路南头是青医附院(2024 03 16拍摄)</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基督教堂⛪️也在平原路南端。(2024 03 16去基督教堂拍摄,补充平原路图片)</p> <p class="ql-block">走到黄岛路、平原路、观象一路、观海二路交汇处,着实纠结了一下,今天去哪儿呢?左拐是平原路,直行是观象一路,右拐是观海二路。趁自己腿脚还行,干脆就去平原路与济宁路交界的那个台阶式胡同吧。</p> <p class="ql-block">沿着平原路往北走,在平原路与济宁路相交的位置,正是平原路很不起眼一小巷,小巷以南是平原路,小巷以北是济宁路。不熟悉路况的人很容易错过,严格说应该是平原支路。巷宽两米左右,仅可两人擦肩而过,其实就是一个狭窄幽长顺台阶而上的胡同。</p> <p class="ql-block">胡同两侧依地势而建的百年小院,饱经风霜,破旧不堪,仍然有人居住,生活气息浓厚,他们每天出行面对这样陡峭的台阶,不急不缓,坦然处之,大概习以为常了。</p> <p class="ql-block">走到胡同一半的时候,转身回望,隐约可见天主教堂的两个尖顶,老胡同正对着中山路上的百盛大楼,隔空相望,好像一老者在对一年轻人讲述着自己的百年经历。</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一个胡同,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散文家吴伯箫曾在这里居住过,就是图中55号院,与居住在观象二路的王统照来往甚密。这个大台阶也是吴伯箫笔下的平原路62级台阶。当时一路拍片并没有数过究竟多少台阶。</p> <p class="ql-block">沿着大台阶渐次向上走到胡同尽头就是观象一路,出胡同就能看到德占时期所建的那个望火楼。</p> <p class="ql-block">我有些不不解,一百年前在这样一个陡峭山坡建造民居出于什么考虑,或许平原路一带是那个时期的旺角,寸土寸金值得利用,这是我一俗人角度的揣测。不管怎样这里生活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了一道人文历史景观。</p> <p class="ql-block">最后附一张1998年的平原路(吴正中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