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时 衔接有序》 大力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沫沫浅言🎐

<p class="ql-block">为扎实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幼儿园作为“幼小衔接”试点园之一,依托县级规划课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课题驱动,优化课程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有效减缓了幼小衔接的坡度,推动幼儿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了幼小衔接的“软着陆”。</p> <p class="ql-block">为给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突出问题,幼儿园开展了多形式、多维度的课题前期调研工作。</p> <p class="ql-block">通过问卷从教师、孩子、家长三个维度,对我园33名大班家长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孩子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中的问题和困惑,摸清幼小衔接现状。向家长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了解家长入学顾虑和孩子在家入学准备情况,共商科学衔接的教育措施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总体规划,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幼小衔接主要任务和行动路径是有序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对小、中、大一日活动时间及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明细各环节要求,保障幼儿每天一小时区域活动及一个半小时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间,并增加晨检播报和阅读环节,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大班下学期最后三个月,则相应缩短午睡时间,延长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并尝试规划“课间活动十分钟”,让孩子们逐步向小学生活靠近。</p> <p class="ql-block">研究路径:幼小衔接研究路径——调查研究找问题——学习提升转观念(县培项目、自主学习、名师领衔、园本培训)——优化课程建框架(调整作息时间、完善目标体系、构建课程框架,均包含小中大)——行动研究强推进(联合教研:三同研训、多元协同:家园、园校、园际)——幼小衔接减坡度。</p> <p class="ql-block">为让入学准备在各年龄段既全程贯穿又有所侧重,全体教师在充分分析入学准备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分别聚焦幼儿生活习惯、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品质等方面拟定子课题,通过渗透性活动和专门性主题活动做好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准备,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交往和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小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渗透一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中班《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渗透一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大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品质》渗透一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完善课题管理制度。开展家园校三位一体联合教研和园、年级、学科组的立体自主教研,形成一周一沙龙,半月一汇报,一月一联合、一期一考核的管理模式,以制度全面推进幼小衔接课题实施。</p><p class="ql-block">同时建立评价机制。制订入学准备20项,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幼儿园与小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坚持以评促建,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促进幼小衔接工作优质发展。</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与小学坚持双向衔接,建立联合教研制度,打造学习共同体,着力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共同策划了“我与小学初相遇”的主题活动,让孩子走进校园,熟悉环境,体验小学生活、学习与小学生交往。</p>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大家必须坚持儿童立场,坚持双边互动,坚持多轮驱动,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真正走上科学衔接之路。</p>

衔接

幼小

幼儿

入学

课题

活动

学习

教研

幼儿园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