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在大多数人类还懵懵懂懂的时候,人工智能已经扑面而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新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身处变革的洪流中,百年后,或者今天就是历史性的时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是主动拥抱,积极应对,还是被动被裹挟,随波逐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朋友,当下就是做选择的最佳时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昨天听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强博士的分享,有如下信息收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1. 人工智能与Open AI的4位联合创始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Open AI之所以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允许全世界大厂共同开发,是因为4位创始人都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且心中怀揣梦想,想为人类的真正解放(从工作劳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这些人志同道合,做出选择时候的动机并非商业利益优先。他们当初有一个约定,如果Open AI率先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就分享给全世界;如果有大厂率先实现突破,就立刻放弃自己的商业利益,让Open AI加入突破方所在企业,继续为后续持续发展,做努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2. 人工智能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全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对于人类的影响,可以和19世纪“电”的发现、普及与应用;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类比。它具有跨时代的技术意义。但是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它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应用与在大众层面普及。目前Open AI并没有将所有最新的技术全部公开,因为怕大众适应不了,想给人类社会时间去学习与适应。从22年下半年Open AI宣布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在短短大半年时间,人工智能的用户数已经突破2亿。远远快于微信、Facebook、Google搜索器累计使用人数的时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3. 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成为内容生产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据悉,2035年人工智能将处理完全部由人类产生的信息,从此以后,成为内容输出的担当。也就是之后,人类所有的信息获取都将来自人工智能系统而不是人类自身。这对于人类会有什么影响?目前还不好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4.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目前美国的教育界和中国教育界一样,对于人工智能突然之间一页爆红,措手不及。绝大部分学校都采取了保守的“堵”的政策,即严禁学生在校园使用人工智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对此,杨博士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首先堵解决不了问题,不能因为有学生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不劳而获完成作业、完成毕业论文就否认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正向作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也有学校独具慧眼,允许与鼓励学生学习和使用人工智能更好地帮助专业学习。但是他们同时也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考试通过与毕业要求,杨博士对此是很赞许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这段为个人思考:未来的老师职能将被彻底改变。任何以纯粹知识、信息分享而进行的教学,人工智能都将取代现在老师的职能。它将比人类的教师讲得更加全面、准确、生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定制化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学习内容。40个人一个班,以平均水平学生的学习进度为教学进度从发展趋势上,必将成为历史,被淘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好好想一下,今后自己的角色定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5. 人工智能普及对就业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所有不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譬如投资银行给决策管理层提供企业年报数据汇总分析的基础岗位员工、辩护律师的文书助理、审计、质检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但是会产生许多咨询岗位的需求。怎么理解呢?人工智能在具体的行业领域要实现应用,需要有人对它进行调试,这些人可以称为“调试工程师”或者“调试顾问”。要胜任这份工作,他们要熟悉专业领域,能够对于人工智能的输出内容的正确性进行判断(人工智能可以生成逻辑自洽,但其实是胡说八道的内容,门外汉很可能会以为是事实性数据,但是内行一看知道是错误输出信息)。而且总会保留1-2个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并监督其工作成果的工作人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具有研究能力,咨询顾问思维能力的人,将成为香饽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拥有好奇心、善于学习、思维敏捷的人,将占据一定的职业优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6. 世界大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国的优势与劣势分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最后需要追求的都是通过海量数据的读取、理解、分析归纳总结,产生大模型,这将是占领人工智能领域竞争优势高地的核心。目前有大模型开发能力的企业,全世界也没有几家。在中国有阿里、百度、腾讯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对于资金、技术人员都有要求。并且最主要的是要有高质量的数据源。西方占有优势的是,老百姓思想心态开放,都乐于分享自己的掌握的信息与经验。Open AI也在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能够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获得有价值的个人工作经验信息共享,并输入给人工智能系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利的方面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1)目前Open AI喂给人工智能的信息,中文信息只有5%的比重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2)中国文化相对更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老百姓并不想西方的Counterpart那样开放,所以数据获得与输入调试比西方要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现在中国的大厂都非常紧张,担心最后调试出来的东西,比不上西方的竞争对手,失去竞争比较优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同时,中国具有较高识字率、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基数,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是很有帮助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中国有市场与丰富的应用场景,给行业专业应用开发提供丰富的数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而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英语更好一些的人,占有优势,他们可以直接用英语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交流,尽早享收到美国调试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以上笔记出自个人的听课记录与个人的延伸思考与解读,由于非技术背景出生,如有错误或者疏漏,欢迎批评指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