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对养花之道几乎一窍不通。我们家负责养花的是老伴。老伴也不专业。她只是凭着几十年当农民的经验,将管理庄稼的原理和方法加以变通,加上道听途说的某些窍门儿侍弄花草,摸索出一些道道儿。当然,较之于我,算是有几分道业了。</p><p class="ql-block"> 家中有一处老宅,前些年修整一番,我与老伴每年都回去住些日子。初冬时节,寒流时有光顾,但还不到供暖季,就只好熬着。来年开春,暖气停了,寒意未尽,乍暖还寒的日子,比供暖前还难熬。我们就在供暖前和停暖后的日子,回到老宅,点起火炉御寒。</p><p class="ql-block"> 老宅历经五十多个春秋,差不多是村子里最为矮小陈旧的房子了。整修后,水、电、网络配套齐全,住起来倒也方便。更可称道的是,有一个宽绰空旷的院子,可以供老伴大显身手。刚入住,以种菜为主。韭菜、茄子、辣椒、大葱、大蒜、菠菜,以至上架的芸豆、黄瓜,爬蔓的丝瓜,绿满了院子。畦边、路旁,捎带栽种些石竹、萱草一类花草,算是点缀。还有蒲公英、黄牛衣、蛤蟆草等可做偏方治病的草药,也见缝插针地种了一些,以备偶染小疾的乡邻前来寻找。这些昔日河边崖下随手可采的野物,如今已经有些稀罕了。</p><p class="ql-block"> 种过两季,我们发现,种菜其实有些不太相宜的。虽然园子不算太大,但芸豆、黄瓜一起下架,我们老两口无论如何吃不完的。孩子们都住在县城,也顾不得天天回老宅收菜。左邻右舍呢,家家种着瓜菜大棚,棚头地边都种了各样菜蔬,四季不断。隔三差五,就有邻居提了一样两样带着露珠的鲜菜送上门来。我们那点菜,还怎么好意思拿来送人呢?乡邻们放下青菜,往往嘱咐,别忙活着种菜了,一家送一棵,也够你老俩吃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决定少种菜,多养花。老伴将园子的布局重新做了规划,辟出牡丹园、石榴园、海棠木瓜园三个主要板块。苗木多为老伴所淘。打听到谁家有果实大口味好的石榴树,谁家有花儿别致的海棠,老伴必登门拜访。亲朋无不慷慨相赠。也曾去附近村子的花卉园淘过几株上些档次的牡丹、芍药。当然,那是要掏钱的。</p><p class="ql-block"> 三两年间,小菜园就成了小花园。进得院门,用竹竿扎起一道高高的篱笆。迎春花的枝蔓里里外外地爬满了,爬成一面翠绿的影壁。春寒料峭中,迎春花悄然开了,开得密密匝匝,给影壁披上一条金黄色的挂毯。</p><p class="ql-block"> 临街的墙边,栽植了蔷薇。这东西野性十足,一旦爬上墙头,就肆意地伸枝展蔓,爬满了墙,垂下来,疏疏密密,做垂柳状。那看似文静的枝条,经不住春风的撩拨,一直在躁动着。不经意间,密密麻麻的花蕾,悄然绽开一瓣两瓣,露出怯生生的笑脸。然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几天工夫,花儿就将墙头盖满,浅红,深红,雪白,引得蜂蝶乱舞。</p><p class="ql-block"> 园中牡丹有七八株。栽植的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株形、高矮不同,开花的时间也不同。一株未罢一株开,各领风骚,持续月余。牡丹的雍容华贵,早已为前辈和同行们描绘到极致,我这支秃笔是断然不敢再动一个字的。倒是它的品格,更让我感慨不已。它将整个生命,都倾注于那短短十几天的绽放。秋风乍起,当叶梗一旦落地,一个孕育已久的新的生命,便在那貌似干枯的枝干上萌动,渺小得似一颗黄豆粒。它熬过浅秋,深秋,初冬,严冬,顶着疾风,披着寒雪,默默地抗拒着千般苦难。熬到春风眷顾,它便迫不及待地蓬勃鼓胀起来。直到“谷雨”时节,才将积蓄了一年的惊艳一怒而放,潇洒大气,尽显风流。有一年,遭遇极端天气,气温创下零下二十几度的纪录。园中五六株已到盛果期的石榴树,根部以上全部冻死,无一幸免。牡丹竟毫发无损,不仅应时开放,而且花朵比往年更为硕大多姿。这就是牡丹的风骨。</p><p class="ql-block"> 为了种菜养花,家中重新置办了全套农具。锨镢锄筢,锯子剪刀,背负式喷雾器,应有尽有。老伴重操旧业,回到农妇时代,且痴迷不减。一方小院子,满眼都是活儿,似乎永远干不完。一棵杂草,仿佛就是扎在她眼中的芒刺,不立即拔除,就寝食难安。</p><p class="ql-block"> 漫长的冬天和盛夏初秋,我们都在公寓楼上度过。楼上是不太适宜于养花的,不接地气,供暖季还特别干燥。我们曾经赶过时髦,在客厅摆放大盆的“发财树”“幸福树”之类的“南花北养”的花木,高大壮观,很是气派,但都好景不长。</p><p class="ql-block"> 老伴深知自己的道业太浅,伺候不了这些贵族老爷,便另辟蹊径,将院子里的石竹、萱草,甚至缠绕在篱笆上的牵牛花,随意生长在路边、墙角的马齿苋、蒲公英请到楼上,置于窗台。楼上的阳台采光极好,温度又可控,小环境有点像温室花棚了。原本要在室外休眠数月的花儿草儿们,得了恩惠,知恩图报,竞相在数九季节里泛绿绽红。人的审美很有意思,仅仅换了个季节,看上去就别有一番韵致。</p><p class="ql-block"> 得了经验,老伴又在花盆里埋下两粒芸豆种子。不几天,土里就拱出两棵又白又胖、弓着身子的嫩芽。那芽儿渐渐挺直,散开瓣儿,没多久就摇晃着弯弯曲曲的蔓子,要上架了。</p><p class="ql-block"> 芸豆于是成为阳台上的宠儿,受到老伴的格外呵护。浇水,喷洒,松土,施肥,搭架,戴上老花镜,一天无数遍地瞅着它们如何露芽,伸蔓,现蕾,见花,结出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荚。很快,阳台就由小花棚向小菜棚转变。绿生生的蒜苗、芹菜陆陆续续地现身了。明明知道不会窜缨长粒,老伴还是种下下两棵玉米。她说,光是看看那绿油油的叶子,也值了。</p><p class="ql-block"> 养花自然是为了观赏。但比观赏更让人愉悦的,是伺候花草,满足那份难以释怀的农民情结,那种对丰收的期盼。这就是老伴的养花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