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彭先诚 《丽人行》 136✕138cm</p> <p class="ql-block"> “家里本没有名人字画,买的多了,也便开了画廊”。</p><p class="ql-block"> 我修改一下鲁迅的那句话,搞笑了,其实这也是我春漫画廊的现实状况。</p><p class="ql-block"> 年前、年后这两个月,一直忙于挑选画、装裱画、做框子、装轨道,直到昨天下午装完最后六个红木画框,我的春漫画廊筹备工作才算完美收官,就等着各位藏家来我的画廊里喝茶、赏画、交流、聊天了。</p><p class="ql-block"> 画廊里,为你准备了百余幅名人字画现货,虽不敢说每一张都能打动你,但至少在每一张藏品的背后都宁聚着我的倾心和我的执着,哪一张都可以说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刘继彪(1970—)</b></p> <p class="ql-block">刘继彪《秋语》 118✕96 cm 2003年作</p> <p class="ql-block">刘继彪 工笔动物《义犬》68✕138cm</p> <p class="ql-block">刘继彪 工笔动物《望》96✕117cm</p> <p class="ql-block">《今夜星空》主持人包蕾专访刘继彪先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刘继彪的那张工笔《秋语》是2003年在上海金茂大厦参加全国美术联展的原作,本来打算在商丘云峰画廊展示一下就带回,画家作为本人今后出版画册或办个个展留着自用的。</p><p class="ql-block"> 刘继彪介绍说:这张工笔作品共用了三十八个工时,历时三个多月才完成,按照自已独创的工笔技法顺序画了整整十三遍。那段时间,自已正年轻力盛,现在再画这么精细的作品根本无法想象。</p><p class="ql-block"> 为了妥善保存这幅作品,零四年至现在在我手里已经快二十年了,总共打开展示也不过十几次。今天,再看这幅《秋语》,我敢说也只有画家本人和少有的藏家才能看懂刘继彪先生年轻时期那几幅拼尽精力的工笔作品与后期工笔作品不一样的厚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刘继彪 ,山东莒县人。1970年生于辽宁抚顺。自幼习画,擅画工笔动物及翎毛,他的绘画风格和特点独具特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span></p><p class="ql-block"> 刘继彪的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更注重细节和真实感。他喜欢用湿笔来描绘皮毛,营造出真实的感觉。在表现动物形象时,他擅长用精细的线条勾勒出身体的轮廓和皮肤的纹理,使得每一只动物都显得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除了写实风格,刘继彪还注重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动物形象的描绘,更是通过画面传达出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情感。他善于通过色彩和构图的变化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感受到他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刘继彪的工笔画已经脱离了一般工笔画的僵气和俗气,却给人一种全新的清新淡雅超写实工笔画风。他率先提出大意象工笔,倡导工笔画的写意精神,主张工者应以意为先,以写入画的理念。刘继彪的工笔技法已被清华大学美院编入了美术教材工笔技法解析,难怪香港云峰画廊董事长郭浩满先生评价说:刘继彪先生在今后的画坛上必将取得标炳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秋语》更是刘老师颠峰时期的得意之作,荣获全国第三届美术联展金奖。先后四次入选画家本人画册,也有幸入选了天津杨枊青出版社出版的《名人名家工笔画动物》和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工笔动物》等画册。所以这张画在云峰画廊一上墙便打动了我,几经周折,终以不菲的价格成了我的至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宋涤(1945—)</b></p> <p class="ql-block">宋涤 工笔山水《黄山天都峰》69✕69cm</p> <p class="ql-block">宋涤 工笔山水《黄山夕照》68✕68cm</p> <p class="ql-block">宋涤 写意花鸟《红叶太平》68✕68cm</p> <p class="ql-block">宋涤的彩墨世界探索之路</p> <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美院教授宋涤先生,是我收藏最多作品的画家之一,也是我认识较早的画家。二十年前,第一次见了宋先生的作品,倒没有被我看好。当时,由于本人对绘画技法知识掌握的浅薄,用现在的话说,当时本人还缺乏洞察艺术发展的前瞻性。初步认知时,感觉宋涤先生的画有些僵气,一直以来,总以工笔画的角度欣赏宋先生的作品。随着对宋涤先生的不断接触和对宋涤先生作品的深入解读,终于被宋涤先生全新而完整的彩墨画技法体系所打动。</p><p class="ql-block"> 宋涤先生作画,以独创的彩墨画技法,调色盘里在用墨调制色彩的同时,早已处理好色彩的冷暖关系,点、皴、擦完全用传统的手法,直接落墨于生宣之上,完成后的效果把冷暖关系、层次都高度地表现出来。其难度之大,境界之高,引领精神世界之远是一般画家所不能及的。 宋涤先生入画题材基本都是祖国的名山大川,无论尺寸的大小都是实景写生,再以艺术加工,堪称学述画里的高定款。</p><p class="ql-block"> 宋涤在任清华大学美院教授时说过:“时下人们都在谈论人生的梦,创造并完善中国彩墨画体系是我的梦,我认为我的梦已经实现了。如果有一天,我的彩墨画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那将是我的中国梦”。有评论家这样评论 : “宋涤开彩墨之宗,铸就美术史新的里程碑——宋涤。”</p><p class="ql-block"> 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建业与宋涤从未谋面,但当看到他的作品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宋涤的作品是中西艺术融合的大典型。站在他的作品面前你会感到震撼,因为谁也想象不到,会有人在宣纸上展现出西方油画的效果。那深邃的层次,鲜明的光感,轩昂的气势,绚丽多变的色彩,令你目不暇接。读宋涤的作品,第一印象就是,这是洋为中用的典型,这是在西洋画法中注入中国传统精神的范例。这是超越时代、改变时代的革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宋涤用发展了的传统技巧,表现了传统绘画根本无法表现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人们把宋涤的作品称为“中国现代完美主义彩墨风景画”。按照宋涤本人的说法则是“自宋涤形成系统风格后,中国画就增加了一个体系,那就是彩墨画”。这都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这个角度讲,宋涤是当代画界最大胆也是最成功的革命者。宋涤的创作精神,已经为世界绘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宋涤在传承和发扬上,都是当代屈指可数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人物访谈画展记述: 荣宝斋的展厅比往日多了几许热闹,著名彩墨画家宋涤花鸟画展在此开幕。没有过多的宣传,没有过多的仪式,来看画展的都是宋涤的好友及其艺术的拥趸。这倒也像是宋涤一贯的作风。花鸟画展随处可见,但宋涤的画里更能让人感觉到温馨与阳光。这与宋涤擅长的以色彩为主调的彩墨画法不无关系。正是这种独特的“宋氏画法”,奠定了宋涤在艺术界应有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我收藏的那幅《黄山天都峰》工笔山水,被宋涤先生称作九十年代颠峰时期的精彩之作。这幅作品里画家只用了一种赭石色,加以用墨调制,通过精准的色阶把控,虽然是一幅四尺斗方,画家却能把黄山的雄奇、秀丽、峻美刻画得淋漓尽至。</p><p class="ql-block"> 《黄山天都峰》就挂在茶台前面墙上,每次坐在茶台前,一抬眼就看到了它。而每一次的赏心阅目之余,都有着不同的感受,随之而来的更是对作者宋涤先生又一次的肃然起敬。他那独创的“彩墨世界”技法正逐步被美术界和评论界所接受和认可,更搏得了收藏界的追捧,真是个了不起大师级画家!宋涤先生必将成为坛上里程碑式的绘画大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李传真(1970—)</b></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远方》200X195cm(2004)</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 淡彩人物 68✕68cm</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民工图》200X195cm(2008)</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谈当代工笔画的“现实主义”</p> <p class="ql-block">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李传真女士,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的代表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最早收藏李传真的作品时,她还是湖北美院的美术教授,我当时出差山东青州市,正好赶上李传真在青州书画城锦泉斋办个展。当我第一次看到李传真的典雅清新、色彩朦胧的淡彩画时,顿时就被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 李传真以传统工笔画程序反复的色彩层层叠加渲染数十层来表现,让人感觉服饰的斑驳与厚重,使人物的衣着充满时间的流动感,线条融入色与墨渲染的表现,融合统一,也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更加深入的表现事物的质地感觉。</p><p class="ql-block"> 而在这之前,工笔人物画的线条只是独立或孤立的表达形体空间和质感,线与其内部的表现形成了严重的分离,致使本是立体的表现却趋向了平面,李传真则超越了这种阻碍,让两者无限的靠近,最终融合,并不断地以朦胧的色彩渲染向物象之外的空间延伸,实现了主体与背景空间的统一,完成了事物的空间强化。</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用笔墨渲染的人物形貌的迹象,在空间背景上,画家运用了材质粗糙的颜料直接的厚涂在纸面上,这种天然的物理迹象与渲染描绘出的人工迹象,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即是人物社会身份的物化体现,又完成了物质向精神情感的转换。</p><p class="ql-block"> 李传真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笔耕不辍,成绩菲然,曾获得过第十届全国美展湖北省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最高奖;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北省金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 ;吉林书画苑(院)代理画家,被湖北省评为“十佳优秀文艺人才奖”。</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李传真的《夕阳欢歌》入选中国美术经典作品之一,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李传真的作品包揽了工笔、写意、淡彩、重彩,我更迷恋淡彩的清雅。在那次画展上,我挑选了几张精品淡彩,一下子买了20平尺,有两张曾出版在画册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黎雄才(1910—2001.12.19)</b></p> <p class="ql-block">黎雄才《春日山居图》43✕66cm</p> <p class="ql-block">黎雄才《雨中登南昆山》43✕66cm</p> <p class="ql-block">黎雄才 山水 52✕97cm</p> <p class="ql-block">黎雄才拍卖最贵的十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 黎雄才,广东肇庆人,毕业于广州烈风美术学校,中国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黎雄才大师是岭画派的领军人物,是被市场和学述界定了位的老一辈画家,也是国家最新颁布的1911年后已故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41位书画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黎雄才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以写生为主,因此他笔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他采用墨和赭石,却把寒天的意境带出。即使他所描绘的不是荒凉的冬景,观赏者仍可感到冬寒中的暖意,这大概就是画者个性在作品中的流露。黎雄才着意以笔墨书写来表达他所见的景物,作品具有浓郁的“挥写”之趣。黎雄才在山水一门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p><p class="ql-block"> 为人赞誉的“黎家山水”,通常是指黎雄才先生的意境清华,特别是形象美、色彩美见胜的青绿山水。原来“黎家山水”除了泛指黎雄才的山水风格外,内面还有一个专指的意思,即指黎雄才所创造的青绿山水。 </p><p class="ql-block"> 黎雄才晚年对“黎家山水”又有新的突破,他成功的揉合了厚得的青绿和粗笔深墨。</p><p class="ql-block"> 黎雄才主张作画时,“不管重彩还是淡彩,务须以墨为主”,他在墨稿的基础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绿,颜色都是混合的,可以看出黎雄才已变化了对青绿的运用。他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幽光,因而弥漫着氤氲的气象。</p><p class="ql-block"> 黎雄才的努力,使山水画不再停留在表达社会背景的层面,而是在艺术上的推陈出新。</p><p class="ql-block"> 黎雄才以山水画见长,早年受高剑父影响,后融汇古今,自成一格,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风格老辣、雄劲。</p><p class="ql-block"> 黎雄才的山水画饮誉海内外,独树一帜,荡气回肠,品位高雅,情趣盎然,用笔、用墨更让画坛同仁赞不绝口,每幅作品气势宏大,用笔飘逸,焦墨的运用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其挥写之青山绿水,气势清旷绝俗,千峰竞秀,烟云氤氲,瞩目咫尺,意在千里。而他在山水画中之松,饮誉中外。</p><p class="ql-block"> 他的山水画是意境深邃的纯艺术珍品,他创造的艺术高峰,更是令世人瞩目。他对中国画,尤其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索和实践是前无古人的。他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说:师承古法,不能抛开前人搞国画;师承古法,不能古而不发,发展绘画艺术,要讲纯艺术,写画的艺术是什么,就是用文房四宝加国画颜料表达作者要表达的物象质感和意趣,画什么要似什么,似是似特征,和摄影照片有区别,国画要有国画的韵味,要反映出宣纸、毛笔、水、墨和颜料等绘画材料所产生的特殊效果,给人以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郭全忠(1944—)</b></p> <p class="ql-block">郭全忠 写意人物《农民问题》95✕89cm</p> <p class="ql-block">郭全忠 写意人物75✕73cm</p> <p class="ql-block">郭全忠《射天狼》68✕68cm</p> <p class="ql-block">《青橙世界》栏目采访郭全忠老师</p> <p class="ql-block"> 郭全忠 ,1944年生于河南宝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陕西美协顾问,原陕西国画院副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郭全忠一直在探索刻画农民形象的新途径,追求真实,追求笔墨表现。在表现农民形象真实性的同时,表现画家自己情志的真实。求笔墨表现就要改变以往只重“好看”造型而轻视中国画特色的倾向,充分发挥笔墨的作用,并创造自己的笔墨个性。</p><p class="ql-block"> 郭全忠写意性的人物画作品,乍看去,并不招人喜欢,人物形像太丑,但是非常耐看,越看越有味道,这对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是至关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郭全忠笔下的那些陕西农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他们的天地中,给人的印象有点像户县人在炎炎夏日吃的大肉辣子疙瘩,表层浮出的红色辣椒油让外地人看了吓一跳,却又香辣得诱人。又像听秦腔,像扯破了喉咙般的高腔,是从心底爆发出的激越高亢的情感,令人为之震动。画家抓住的是社会、时代中心灵的东西,一种属于大西北独有的“天籁”。</p><p class="ql-block"> 郭全忠的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种坚忍勇敢的气质,一种朴实无华的品格,一种乐观幽默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读郭全忠的画要耐心品味.不要放过画面中的任何细节,不要先以为这些寻常场面太平凡,不要为一眼看上去的人物形象有些丑陋而反感,不要被纷乱如麻的线条扰乱了视线,不要因太多的大团墨块压抑了心情,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显然,郭全忠的画不是那种平庸肤浅容易取悦于人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们在讨论人物画的问题时,一再强调人物画要表现现实生活、社会和现代人。郭全忠做到了这一点。他对现实生活,社会和现代人的态度是勇敢的直接面对。这是一种非常认真严肃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显然,他不喜欢矫饰,不愿意从众,不主张臆断。对于所描绘的现实的人,他的心里充满着尊重和虔诚。他笔下的众生相对于他来讲,其实是非常神圣的。</p><p class="ql-block"> 著名书画评论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士增这样评价: 郭</span>全忠的画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写意人物画。他的作品不但以意象为要义,描绘的过程更注重了“写”的意义。酣畅淋漓的写,与主题的阐释和对象的刻画,能如此协调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只有在这个境界中,艺术家的主题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所以郭全忠在刻画了真实的陕西农民的同时,也刻画了真实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郭全忠人物画的笔墨主要表现在笔线与块面两方面。笔线是造型的主要因素,它们除了造型的功能,还可以表现丰富的质感、力感和意趣,有相当的独立性。</p><p class="ql-block"> 郭全忠的笔线没固定程式,有重轻、粗细、干湿、浓淡、文野多种变化,它们都偏于涩、毛、拙和随意,而决不光、齐、巧和标准化。“块面”是由泼墨、积墨或皴染形成的笔墨团块,它们有时与结构有关,但更多的时候与质地、色调、光影有关,有时则纯粹出于形式的需要。这与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决非对山水画笔墨的简单套用。</p><p class="ql-block"> 总之,郭全忠的笔线、块面与粗服乱头并且有些“土”的形象相一致,又能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乡野的气氛和丰富的笔墨意趣。这是他的最大成功之一。</p><p class="ql-block"> 2010年11月,郭全忠为杭州“首届中国画双年展”所作文章中写道 : “中国人物画家需要有像鲁迅先生那样的灵魂。其作品需要有柯勒惠支作品那样的震撼,也需要有毕加索《格尔尼卡》那样的独特与分量,还需要有黄宾虹、齐白石作品那样的民族特色。在这个艰难的创作过程中,探索并实现中国传统绘画必须要具有和时代相应的现代文化形态。”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他的终极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白庚延(1940—2007.11.15)</b></p> <p class="ql-block">白庚延《黄河魂》114✕115cm</p> <p class="ql-block">白庚延《天柱山》107✕106cm</p> <p class="ql-block">白庚延 山水《君子在野 不凋不荣》</p><p class="ql-block">112✕247cm</p> <p class="ql-block">《中国书画报》介绍画家白庚延</p> <p class="ql-block"> 白庚延,中国山水画家,1973年至1985年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负责人,对教学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白庚延先生一生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创作,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作品的气势磅礴,热烈、奔放、拙朴、苍劲的风格,表现出他对中华民族终生不渝的热爱。其山水博大、厚重、洞达,更擅长画水,对前人有重大突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自成一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组负责人,天津市高职评委。擅长山水,兼工人物、书法、画论。</p><p class="ql-block"> 他主攻山水多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创造了自己的程式,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内外展览,并在国内外有大量作品发表并广为收藏。</p><p class="ql-block"> 白庚延先生笔下的大山,多取高远之势,壁立千仞,浑融沉厚,气势强悍。他笔下的坡谷丘陵,多取平远之势,或清明,或朦胧,或跌宕,或辽阔,流溢着北国土地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其画法,大致脱胎于北派的斧劈皴系,以水墨块面和虚实处理为主,引入光的因素,赋予画面以阴晴明灭的变化和生命活力。浑厚、真实、亲切,强烈的整体感、现代感和充沛的诗情,成为其山水作品的基本特征。师从王颂馀 先生修山水、书法、画论, 所作山水继承传统,并取西画之长,朴实厚重,气势畅达。</p><p class="ql-block"> 中国绘画的精髓源于“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等哲学理念,以达到“以形写神”为最高艺术境界。白庚延先生深知这“形”需得之于自然,而“神”则是画家对自然感悟之“思”,引发之“情”。于是他踏遍青山,他终于在九曲黄河与万里长城的交汇之处,触发起撼动心魄的黄河情结、民族情结。</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的创作讲究“无中生有、以有写无”,白庚延先生的创作实践不仅生动地诠释了这一优良传统,而且从无法中生法,把这一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极致。以水为例,他吸收了西方绘画光影的表现要领,取中国笔墨的表现技法,交融到他笔下的水中。不是用线和淡染,更不借助倒影,他常巧用纸上留下的高光造成浪花飞溅、堆积奔涌的艺术效果,不论是微波荡漾,还是狂涛翻滚,观之皆有形、有色、有声、有势,夺人心魄,引人入胜。世人赞赏其妙,称之为“白氏水法”,引为画坛一绝。</p><p class="ql-block"> 白庚延先生在思索探寻运用中国绘画的笔墨技法、点线意识,去宣泄如潮的情思,去表现特定的时空、体积、力度、质感、思维和联想。他努力使自已作品的精神内涵更强化、更鲜明、更突出,以气势开张、雄浑苍劲的风格创造出有别于古人、有别于今人、有别于洋人的独特山水精神。白庚延先生的作品之宏大,应来源于其心胸的博大、人格的高尚。他强调一个画家的胸中容纳的应是历史的沧桑、世间的风云、人间的波澜,应是民族的兴亡和芸芸众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李铎(1930.4.19—2020.9.17)</b></p> <p class="ql-block">田老师鉴赏李铎作品时给予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词(水调歌头)138✕34✕4cm</p> <p class="ql-block">李铎为洛阳邵雍书院题匾</p> <p class="ql-block">《刘禹锡诗句》69✕110cm</p> <p class="ql-block">李铎为家乡醴陵金煌瓷业公司书写尊瓶</p> <p class="ql-block"> 2004年7月,湖南珠州电视台记者采访李铎将军,在工作室与李铎将军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李铎,号青槐,字仕龙,男,汉族,文职将军,研究馆员,全国著名书法家。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1930年4月19日生,2020年9月17日于北京逝世,湖南醴陵市新阳乡易家渡人。曾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 李铎自幼习书,曾遍临颜、柳、欧、赵、二王等字帖。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广集博采,兼收并蓄,脱旧出新,独树一帜。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p><p class="ql-block"> 李铎的书法势大力沉,取法高古,不拘一格,笔锋坚韧,让人心生敬佩!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和沈鹏、欧阳中石、刘炳森被誉为当代书坛四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李铎的书法风格独具匠心,他融合了秦汉碑刻、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的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性色彩,而且表现出一种豪放、雄浑、刚劲、大气的气势,这种气势反映出他的军人精神和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李铎的书法注重结构和布局,追求平衡和对称,同时也富有变化和灵动,这种结构美观、动感十足的风格,使得他的字体具有既规整又自由的美感。他的书法笔法娴熟,用墨精湛,运用了多种笔法技巧,如点划、勾连、折折、摇摆、横竖、斜直等,让他的字形既有骨骼又有肉体,既有线条又有面积,既有明暗又有浓淡,形成了一种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他的书法作品包括《李铎书法集》、《李铎隶书集》、《李铎行草集》等,这些作品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李铎作为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和军人,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先,他的书法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书法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融合了多种书体,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性色彩,表现出一种豪放、雄浑、刚劲、大气的气势。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多次,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赞誉,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播。</p><p class="ql-block"> 其次,他是中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为培养优秀的书法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曾在多所院校和机构任教,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对于提高中国书法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此外,他还是中国书法理论的创新者之一,他的多部著作为中国书法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在《李铎论书法》《李铎隶书论》《李铎行草论》等著作中,他阐述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和见解,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书法的理论体系。</p><p class="ql-block"> 他的书法还教我们要注重技艺和细节,他的字体不仅形态优美,而且笔画严谨、结构完整,注重墨色的运用,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因此,他的书法启示我们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和技巧的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p><p class="ql-block"> 他的书法也启示我们要注重个性和风格,他在书法上的创新和突破,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个人风格,这也是他书法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也应该在书法创作中勇于表现自我,打破陈规,塑造自己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 最后,他的书法还启示我们要有追求和毅力,他在书法创作和研究中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技艺的不断探索,这也是他成为书法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也应该在书法创作和研究中保持持续的热情和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素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顺民本名刘金华(1957—)</b></p> <p class="ql-block">老顺民(刘金华)《人生路》68✕68cm</p> <p class="ql-block">老顺民(刘金华)《赶集》68✕68cm</p> <p class="ql-block">同行画廊介绍画家老顺民</p> <p class="ql-block"> 刘金华(老顺民),1957年生于天津市蓟县邦均镇西门外村,自幼喜爱绘画。北京老甲艺术馆创作室画家,现定居天津。</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曾多次参加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出版社、杨柳青画社等组织的各种美术创作组活动,作品《赶集》、《人生路》、《风雪送暖》、《送货归来》等参加市和国家级展览并出版年画和画册。</p><p class="ql-block"> 90年代师从贾浩义等多位著名画家,认真研习工笔、素描、速写、书法,主攻大写意,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画风大变,形成了自已的诗、书、画融为一体,笔墨轻松明快、情节幽默、趣味横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人说他的民俗风情画,能让人笑出声来。</p><p class="ql-block"> 其代表作《赶集》、《臭味相投》、《棋高一着》、《村长门前》等作品很受国内外行家们的赞赏。曾应邀去韩国搞艺术交流,全部作品被韩国麦粒美术馆收藏。</p><p class="ql-block"> 刘金华,性格刚直,为人低调,在浮夸的时代,坚持“作品说话”!</p><p class="ql-block"> 画家刘金华说:有的人喜欢把农民画得很苦,是的,农民的确生活得很辛苦,但是他们苦中有乐,我更愿意表现他们快乐和无忧的一面。所以我笔底的农民多是欢乐的。李可染大师曾经说过:“艺术作品就怕骚不到痒处”。是的,只有“搔到痒处”,才能和观者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涤《黄土情深》69✕69cm</p> <p class="ql-block">郭全忠《唐 . 顾况宫词》75✕52cm</p> <p class="ql-block">李长田 山水《秋青泉气香》68.5✕68cm</p> <p class="ql-block">李长田 山水《山谷清音》68✕68cm</p> <p class="ql-block">太康山水四页 138✕35✕4cm</p> <p class="ql-block">梁岩《老哥俩》97✕90cm</p> <p class="ql-block">王成喜 《傲雪图》 93X93cm</p> <p class="ql-block">孙建林 《千里送归心》 99✕89cm</p> <p class="ql-block">王明明《秋韵》68X68cm</p> <p class="ql-block">黎雄才《游北戴河所见》45X66cm</p> <p class="ql-block">薛亮《苍山斜照》 120✕97cm</p> <p class="ql-block">林湖奎 《鹤舞》 69✕69cm</p> <p class="ql-block">曹天舒 《故道渔歌》 58✕68cm</p> <p class="ql-block">杜应强 《杏花春雨》 96✕89cm</p> <p class="ql-block">黎雄才《黄山春晓》43✕66cm</p> <p class="ql-block">秦天柱 《金鱼》 69✕69cm</p> <p class="ql-block">宋涤 《藏族老人》 68✕68cm</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 《仙影》 68✕68cm</p> <p class="ql-block">陈国桢 《大吉图》 65✕65cm</p> <p class="ql-block">刘继彪工笔动物《沙皮犬》97✕112cm</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淡彩人物68✕138cm</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淡彩人物63✕64cm</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淡彩人物68✕138cm</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淡彩人物68✕138cm</p> <p class="ql-block">李传真淡彩人物65✕65cm</p> <p class="ql-block">范扬 书法 69✕138cm</p> <p class="ql-block">宋涤 《大吉图》 69✕69cm</p> <p class="ql-block">赵准旺 《山水》 69✕69 cm</p> <p class="ql-block">李铎《唐 柳宗元 . 登柳州城楼》</p><p class="ql-block">138✕34✕4cm</p> <p class="ql-block">李铎《唐.王之涣诗》69✕138cm</p> <p class="ql-block">李铎《刘希夷.白头吟句》65✕138cm</p> <p class="ql-block"> 春漫画廊还收入了黎雄才、彭先诚、殴阳中石、刘大为、许麟庐、康永杰(太康)、沈鹏、张海、刘金凯、李铎、范扬、郭全忠、白庚延、龙开胜、方放、方建光、李长田、王岩、毛国典、老顺民(刘金华)、汤清海、陈国桢、唐绍尧、赵青仲、王明明、曹天舒、王文博、任重、李剑晨、尹子文、钼振阜、李明、王小楼、张和、李学敏等几十位名家书法和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 但愿春漫画廊为您推开通往精神世界的一扇窗,请您在画廊里品茗,再放眼窗外尽收精神世界里赏心阅目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三 年三月十一日 </p><p class="ql-block"> 和风素雨于商丘</p> <p class="ql-block">“彩墨世界”(郑州展) 与宋涤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