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山看杏花 作者 胡国栋

胡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到伊犁河谷的春天,人们走出户外,眼睛里便有了一种渴望,急切想找到一种有别于漫长雪冬暖暖、鲜鲜的景致。几场春雨过后,原野里、树丛中突然有了一抹亮色,粉里透白,亲近惹人,那就是杏花。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杏花是春天问候雪山最早的使女,是西域的花仙子,天山的小美人。</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河谷平原上的园子里的果树、梨树、桃树还在努力萌芽时,杏枝上已是早早落满粉蝶,引得蛰伏久冬的人们倜然涌出。一时间,果园中,山沟里,节会歌舞,人海熙攘,游人如织。只是好好的景观多了喧闹粉饰后,就少了自然和花趣。 </p><p class="ql-block"> 今年河谷杏花与往年不同,一场多年不遇的重度倒春寒,摧毁了人们的赏花梦。平原的杏花刚刚吐出娇嫩的花蕾花瓣,便生生凋谢在零下十度的风雪中。风雪过后,花枝黯然垂泪,人们唏嘘不已,无花可赏,少了春意,没了情趣,何处觅芳踪?</p><p class="ql-block"> 所幸的是,在西天山脚下的巩留县城南野核桃沟东面伊什格里克山中,有一条天然封闭的谷沟琼阿依拉萨依,暗藏大片野生杏花林,这里的绝色美景从未公开示人,是一出尚未开发的原始秘境。春寒过后,谷内依然花满芬芳,春色烂漫,是当地及少数熟知地形,热爱大自然探险、摄影和远足者们钟爱的杏花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巩留境内多雪山丽景,东有喀班巴依峰,西有伊什格里克山。伊什格里克山,山体海拔1400-3200米之间,是伊犁河谷和特克斯河谷的分界岭,是巩留南面的屏障,除了奇异,更是一座福山。奇是指伊什格里克山脉有大小60多条沟系,山地降水较平原多,冬季积雪较厚,且逆温层作用明显,气候湿润温和,成了众多稀有野生植物的庇护所和繁衍天堂,伊犁河谷著名的4A级景区野核桃沟就坐落在这座山中。北坡山地植被较为茂盛有多种呈孤岛状分布的珍贵树种和草本植物,尤以冰川孑遗物种野生核桃、欧洲李、野山杏、野苹果等最为珍贵,中西段分布有较大面积雪岭云杉。此外,有小麦原种节节麦及发菜、地耳、蘑菇、马勃和贝母等珍惜野生植物。福是指伊什格里克哈萨克语意为多山羊的山地。当地的哈萨克谚语说得好:伊什格里克,山羊保平安。伊什格里克山系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构成,成为护佑野生动植物无灾无难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驱车过县城朝东进入东买里镇,沿着乡村公路穿过公尚村往南过南岸大渠,再向东南经尘土飞扬的沟槽坡路上行驶5公里,就到了伊什格里克山系琼阿依拉萨依沟口。巩留早期农耕塔兰奇人大多居住在这一带,现多处沟谷口还分布有古村落遗址和古墓葬。如今,老村落里的人早就搬走了,剩几户牧民坚守大山。警惕的牧犬和懒散的牛羊在光秃秃的沟口巡视,看不出山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景致。沟中小溪水羞涩的流淌,山洪冲下的山石堆满河床,早已冲毁了进山的古道。任何传统或现代的交通工具只能望沟止步。沿着山势步行前往,进沟的小路崎岖蜿蜒,狭窄的地方只容得一人一马勉强通过,这或许是神秘杏花沟生态能完整留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慢慢的,脚下的路少了碎石多了绿草坪,两边山坡上渐渐有了几丛灌木和零星的山杏,谷内越来越湿润,眼前越来越绿,拐过三道湾,突然眼前一亮,直扑下来的山体裹着大片的杏花林,犹如一幅巨型山水画挂在你的面前。东西绵延、南北纵深的数平方公里,尽是层层叠叠的杏花林。山顶雪岭,山下花海,春韵葱葱,“冰雪初融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天山”。这,便是杏花谷,是库尔德宁森林脚下又一处原始生态园,千蜂引蜜,万蝶争艳,落英缤纷。多少年来,杏花谷与伊什格里克雪山千年厮守,万年妖娆,寂寞美艳。这片计数万棵的林子,静如处子,舞若飞天,亘古流长。每到四月如约开放,花满山坡,暗香四溢,尽占春风。只因山高路阻,鲜有人知,在自然屏障的呵护下,竟然匿藏到了二十一世纪,真是一种奇迹。当谷外的人们哀叹平原杏花红颜薄命时,杏花谷内的野山杏,沿袭第四纪冰川孑遗物种特有的生命坚毅,轻易抗击了这场严寒,树体坚毅如铁,根系深扎山石,树团紧簇在天山腹地,在残冬与早春的较量中怒放出生命的礼赞。风吹四月天山,带走了一冬的寒意,带来了久违的暖绿。花开四月天山,开满踏青的心房,送来雪山的祝福。如果说伊什格里克山的精灵都住在核桃沟,那杏花谷就是这座神山里花仙子久居的密闺了。</p> <p class="ql-block">  四月天山看杏花,探寻天山秘境杏花谷,鸟鸣幽谷,蝶满天山,宛如仙境。带着虔诚、带着惊喜、带着祈福,悄悄的来,静静的看。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别惊扰了这些远离尘世的仙子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文曾于2015年发表在《伊犁晚报》;第三张图片由张磊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