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

南北方

<p class="ql-block">  李庄是个小镇。</p><p class="ql-block"> 李庄的名字太普通了,这样的地名在中国应该不少见。</p><p class="ql-block"> 这个李庄在四川省的宜宾市。</p> <div>  这个李庄,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镇”。</div><div><div> 金沙江和岷江在宜宾汇合成为一条更大的江,并有了新的名字,叫作“长江”。李庄镇在宜宾城区以东约20公里的地方,是长江沿岸的第一座镇。</div></div> <p class="ql-block">  李庄是个古镇。</p><p class="ql-block">  西汉建元年即设官驿于此,后南梁时期形成渔村,明朝时设镇。清代开始“湖广填川”移民进入,商贾往来,街镇发展,建起了“九宫十八庙”,烟火气旺了起来。</p> <div><div>  李庄,有故事。</div><div> 只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李庄沉寂低调,故事为人所知甚少。但当年的李庄,曾是大名鼎鼎——在抗战时期,从国外写信来,信封上只要写“中国 李庄”,信就会被送到这里。</div></div> 李庄的故事,源于一份只有十六字的电报。<div>  原在上海的国立同济大学,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遭日军轰炸,校舍损毁并殃及师生生命安全,教学难以为继,只得迁校避难。几经辗转,先后在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和吉安、广西贺州、云南昆明、贵州贵阳落脚,却仍躲不开战火的袭扰威胁。</div><div> 1940年,同济大学到四川长江一线,力图再次寻找新的栖身之地,而沿江城市都已被先来的大工厂和人群挤满。</div> <p class="ql-block">  正在无奈之际,同济遇到了李庄人。李庄的士绅们经一番商议开会决定,接纳同济大学和几所“国家级”文化单位。他们致电同济,表示“欢迎”。李庄的援手,无异于雪中送炭。</p><p class="ql-block">  而彼时的李庄,街镇不过一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三千。面对人数是自己四倍之多的来客,电文中的“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在抗战时期物资极度匮乏的环境中,分量和难度可想而知。</p> 于是,大学来了,“国”字头的学术机构来了,老师学生们来了,专家学者和他们的资料文物……都来了。李庄的“九宫十八庙”,无论大小远近,都成了校舍、课堂、实验室,成了研究所。 李庄最西缘的东岳庙,是同济大学的工学院。 大殿的房梁上,还留有当年机械系在这里做实验用的铁制吊具。 为准备抗战胜利后的战犯审判、战争索赔及国家法制建设,同济大学奉政府令开办法学院。1945年,同济大学法学院在东岳庙里挂牌成立。 <p class="ql-block">  南华宫,掩藏在民居中,又名广东会馆,同济大学理学院以此为临时校舍。</p><p class="ql-block">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在此任教,英国的生物化学家、科技史学家李约瑟,造访李庄与童第周先生在这里会面,并发表演讲。</p> <p class="ql-block">  在一条小巷深处有一座祖师殿。当年,同济大学的医学院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现代医学与古镇在这里相遇,医学院的解剖课一度让李庄的民众惊惧。后来同济的师生索性办起了公众科普,讲解医学常识。</p><p class="ql-block"> 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就是那时在这里读书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的校本部,设在地处李庄中部的禹王宫。禹王宫于清道光年间建成,也是李庄的湖广会馆。</p> 看1943年李约瑟拍下的照片,学生们挤坐在禹王宫听课的画面清晰如故。今天站在禹王宫的院子里,身临其境颇有代入感。 <p class="ql-block">  禹王宫的戏台保存得很好。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的校庆活动在这里举办。同济大学请来了军乐队奏军歌,空军飞机飞临李庄操场上空,作了花式飞行表演。</p><p class="ql-block">  戏台上,专程前来祝贺的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和同济大学的同学联合上演了曹禺的名剧《雷雨》和《日出》。这是同济校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年李庄的一件盛事。</p> <p class="ql-block">  张氏家族是李庄的大户人家,张家祠堂是小镇上最大最规正的建筑院落。当年李庄的士绅和家族代表们,就是在张家祠堂里开会商议,共同决定了接纳这些从长江下游来的外地“下江人”来李庄避难的。</p><p class="ql-block">  从1940年到1946年,“下江人”来了,张家祠堂也成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工作地和文物仓库。</p> 为躲避战火保护文物国宝,原在南京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将文物资料打包装箱,向内地迁徙转移。其中的3000多箱来到了李庄,存放在张家祠堂6年之久,直至抗战胜利才平安运出。 <p class="ql-block">  挂“中央”名头的国立学术机构,来李庄的,有“中央研究院”的几个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他们中的重中之重。他们大部分驻在李庄张家另一处宅舍,叫栗峰山庄。</p><p class="ql-block">  栗峰山庄不在镇上,而是在五公里之外一处偏僻的山坳之中。生活环境艰苦,但却是十分符合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日军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的要求,无敌机轰炸袭扰之忧,能让学者们安心做学问,让重要文物和图书资料安全存放,包括中国第一批出土的甲骨和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p> 史语所栖身的板栗坳几个院落,分布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竹木茂盛。从栗峰山庄牌坊头院子沿着竹林中的小路向东走,不远就见又一处宅舍。 这片竹木砖石结构的民居貌似并不“高大上”,但门口一块小小的说明牌却显示了它难以估量的身价。 这是史语所的图书馆。普普通通的民宅院落里,竟然存放了中文图书包括古籍善本13万册,西文图书1万多册,中外杂志还有2万多册。都是从广州、北平、上海、南京又辗转长沙、昆明等地,历尽艰辛带过来的。<div>  这些图书使得这里,被称为“战时最好的中国文科类图书馆”。也正因此,使得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从昆明到李庄都与之相伴,共享这份文化资源。</div> 穿过狭窄的木门廊,走进院子,能看到大体轮廓还在,但房屋老旧,院落凌乱。据当地人说,这里快要进行保护修缮了,正在腾退清理。 还是这组房屋,在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眼中却另有价值。它作为中国川南地区民居四合院的经典,被收进了《中国建筑史》。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东,就到了桂花坳,迎面又有一座老屋。虽不是讲究的院落,但稍微退后些仍能看出,这栋砖木结构的房子当初的格局并不太小。</p> <p class="ql-block">  一个角落里,说明牌上写着“傅斯年故居”。</p><p class="ql-block">  傅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史语所创办人,还是“五四运动”北大学生领袖之一,后来当过北京大学的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对历史学研究和明清历史档案有独到见解和特别的贡献。今天在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有鲁迅先生等人和他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他是当年著名的学术工作领导者,身兼多职,除了史语所所长,先后还担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等。这些机构到李庄来,多与他和他主持的史语所有关。</p> <p class="ql-block">  在板栗坳另一边的一个高台上是红炉坊,走过这个山门后再转入一个窄巷子里,看到的是戏楼院。</p> <p class="ql-block">  这里同样不凡。当年殷墟出土的甲骨18000多片,就存放在这里,避免了类似北京人头盖骨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史语所的董作宾先生也住在这个院子,他和同事对殷墟甲骨进行开创性研究,编写出了14卷的历史研究大著《殷历谱》。</p><p class="ql-block"> 时任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来李庄,在这里主持了北大文科所研究生的毕业答辩。</p>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国”字头的学术机构中,有一个与众不同。虽也冠以“中国”但却不是国立,而是民间组织,这就是中国营造学社,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奠基开路者。梁思成、林徽因等都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安身的地点,是镇外的上坝村,因为那时镇子里面已经十分拥挤。不过这个地方,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亮田”。</p> 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建筑史》,和随后英文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由梁思成写作,林徽因辅助,即出自这简陋的乡村农舍。<div><div>  美国历史学家和汉学家费正清也曾经到访李庄,来到这屋子里探望梁思成和长期卧病的林徽因。</div><div> 在这里,16岁的本地人罗哲文,1940年考入了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几十年后,他成为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为中国古建筑和长城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div><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  李庄码头。从1940年到1946年,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先生学生,由此匆匆上岸又急切离去。份量沉重难以估价的文物史料,被小心地搬上石阶,又平安装船运走。李庄在抗战期间为中国文化和科学事业,贡献了所能。</p><p class="ql-block">  人称中国抗战时期有“四大文化中心”,其一便是李庄。一个小镇,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p> 抗战胜利即将离开板栗坳时,史语所的学者们个人出资勒石,以载对李庄栗峰山庄六年护佑之谢。碑额铭文是甲骨文“山高水长”。 同济大学也制碑感恩。在2006年逢同济离开李庄60周年之时,同济大学在东岳庙前长江边再立纪念碑,形似风帆张扬,寓意同舟共济。 李庄的故事还有许多。<div>  前不久,月亮田临江一侧建起了“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与镇上各处旧址纪念展馆一道,收藏和讲述李庄那些不凡的抗战往事。</div> 今天的李庄古镇,与时俱进,声名日盛,成为人们追忆往昔艰辛与荣光,享受今日美好生活的地方。 <p class="ql-block">  大哉李庄,</p><p class="ql-block">  李庄同济纪念碑碑文如是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