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 “红日”有情

莉桦

<p class="ql-block">  九九寒天尽,春暖花开时。一纸招募令随春风而至,阳东红日义工队关爱老人、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在“学雷锋日”前夕铺开。</p> <p class="ql-block">  虽然预先了解过三姐的情况,当亲眼见到,我们还是被眼前的真实一幕惊呆了。</p><p class="ql-block"> 一间十来平方的出租屋是祖孙4人的栖身之所,狭小的空间既是卧室,也兼做厨房、卫生间,室内昏暗、潮湿、凌乱,置身其中,一阵阵臭味穿过口罩袭来。由于儿子残疾、孙子年幼,三姐帮人保洁的微薄工资,是这个家庭的全部收入。最令人揪心的,是三个年龄在5_13岁的小男孩从未上过学,甚至奶奶外出打工时,因无人照顾,他们只能被锁在小房间里。</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深深刺痛了志愿者们的心,大家纷纷给三姐解困建议,队长珍姐还当场致电村干部,三姐一家的帮扶救助事宜初现曙光。</p> <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我几个月没来看他们了,心里总是牵挂着”。珍姐口中的他们,是几位独居的老人家。</p><p class="ql-block"> 看见志愿者到来,掩饰不住的欢喜爬上老人家的眼角。他们迫不及待的与我们分享着日常喜忧,也零零碎碎诉说着暮年的微凉。看着他们,我的心突然潮湿。星移斗转间,日渐老去的,究竟是岁月,还是每天奔忙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87岁的谭婆婆衣衫朴素,小屋简陋却拾掇得整洁清爽。她远远唤着珍姐的名字,一路小跑而至,笑容明朗。</p><p class="ql-block"> 看着谭婆婆,恍惚间我想起自己的奶奶,“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隐痛瞬间浸漫心扉。临别时,我紧紧抱了一下谭婆婆,一如抱着奶奶。“你们都要好好的”,我心里默默祈祷。</p> <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就指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幸。面对谭婆婆的神伤、施爷爷的愁苦、刘婆婆的凄怨,你会发觉,所有的安慰语言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p><p class="ql-block"> 世事无常终有定,人生有定却无常。愿三月的清风,吹散所有的阴霾;愿春日的暖阳,温愈所有的创伤。</p> <p class="ql-block">  很喜欢鲁迅先生的那段名言:愿中国的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是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p><p class="ql-block"> 加入志愿者行列,是因为身边的那一束束光。比如珍姐,义工队的副队长,一个笑容和声音能熨贴躁动的知心大姐。献血将近9000亳升、获评全市道德模范、10多年不间断投身公益、志愿服务时长几千小时...在我眼里,她简直就是志愿者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比如娇娇,义工队的外联部部长,一个耿直率真、爱憎分明的女汉子。即便自己曾经被伤害过,仍愿意以善待人,以愛暖人。</p><p class="ql-block"> 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这是爱与被爱着的娇娇。</p> <p class="ql-block">  还有他和她。他们有时是抗疫战士,有时是淸洁使者,有时是助困慰问的爱心大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是他们,用不求回报的付出,不断地向世人释放善意;是他们,用永不打烊的温暖,让平淡生活更添期许。</p><p class="ql-block">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阳东红日义工队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  “阳东红日”,因为有爱,温暖了四季。</p><p class="ql-block"> “阳东红日”人,因为有彼此,温暖了彼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相片来自阳东红日义工队微信公众号,在此特别说明并致谢。)</p>